APP下载

重庆缘何赢得西部之最

2016-07-14张永军张静

西部大开发 2015年7期
关键词:激情重庆文化

张永军 张静

重庆这座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山水交错环绕,城在山中,山在城中,水陆环抱,风景如画。翻阅三千年前至近代的历史,你会发现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历史与现代的交融繁衍了这座城市的文明。开放、包容体现的更是来自各方重庆人的坦荡与胸怀。现代化的立体交通,将这座城市处处连接在一起,天堑变通途、热闹繁华的现代都市商圈,体现的正是这座城市的成熟与激情。

今天,我们再次翻开重庆这座城市的美丽画卷,让我们惊讶的不仅仅是她的经济活力,更让我们看到和感受到的是这座城市繁衍生息的激情文化。

经济增长缘何独占鳌头

自2013年以来,全国大多数省市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传统的发展优势逐步减弱,以往的发展动力呈现不足,经济发展正处于“换挡期”和“转型期”,经济增长也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的“新常态”。

重庆清醒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记者在调研中得知,2014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65.40亿元,同比增长10.9%,较全国高3.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1.0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6531.86亿元,增长12.7%,其中工业增加值5175.80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6672.51亿元,增长10.0%。

2015年上半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37.90亿元,同比增长11.0%,较全国高4.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8.79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325.38亿元,增长11.5%,其中工业增加值2679.84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3593.73亿元,增长11.0%。

通过这一年半的数据比较分析来看,除GDP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各占经济增长的半壁江山,其中工业是重庆经济增长活力的引领和核心。

此外,2015年上半年,重庆金融业资产规模达4.1万亿元,同比增长7.8%,贡献税收141.4亿元,占全市比重11.2%,居全市行业前3位。

这就是重庆经济增长的激情。重庆市社科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李敬研究员对本刊记者说到,“重庆的经济增长激情满怀,增长速度西部第一,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对重庆的大力支持,未来五年内肯定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这就是重庆的激情,当然这种激情的产生来自各个方面。”

正如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员会主任郭坚所言,重庆这种成绩和激情,来自重庆务实创新的“五大主体功能区域”战略布局和指引。

重庆在实施“五大功能区”战略中,将重庆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这五大功能区域。这五大主体功能区,体现了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科学规划、合理定位、精准发力,实现了特色发展、协同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格局,这是引领重庆经济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举措,更是重庆激情发展的核心动力。

重庆市政府研究室主任赵强这样分析,“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的目标是全面小康,而不是‘被小康。”“从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来看,都市功能核心区的好几个区县已经达到,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实现80%以上,而渝东北、渝东南相对较低。今后,核心区、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成果要惠及两个欠发达区域,实现均衡发展”。这就是重庆“五大主体功能区域”战略的本质要义。

制造业何以引领新局

重庆经济的激情增长,制造业功不可没,而最值得骄傲的是汽车和笔电产业。据了解,2014年重庆其生产汽车263万辆,占全国的11%;笔电生产6349万台,占全球的1/3,重庆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基地和全球最大的笔电基地。

2015年上半年,重庆其生产汽车155.5万辆,增长21.9%,其中SUV49万辆,增长1.5倍,汽车产量增幅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实现了每8辆车就有1辆重庆制造。此外,上半年重庆共生产电脑2730万台、手机7953万台、显示器859万台……这些数据和成就,使得今年上半年重庆工业的完成值达到了9842亿元,增长1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1%……

这一系列数据说明,重庆取得的如此成就,与百余年来铺垫的工业基础,以及现有的优良的生产资源禀赋密切相关,更与百年传承下来的工业文明、工业文化和科学谋划息息相关,同时也与重庆2900万人民敢于担当、敢于突破、开拓包容、激情热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人文品质相关。

伴随着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化工、材料、能源、消费品等“6+1”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重庆开启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全面发展,工业总产值已突破2万亿,增速连续五年居全国前两位。笔电和汽车产业,实现了规模、速度、结构和效益的协调统一,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新形势,新常态下,重庆继续创新突破,立足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第一驱动力地位,寻找能够继续承载第一驱动力的新型产业,立足现状,响应“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提出加快培育发展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MDI及化工新材料、页岩气、生物医药、环保等十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部署。

郭坚说到,“这十大新兴产业,在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上,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接国家战略,让重庆制造融入全国的发展大局。”2015年,十大新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到2017年,基本建成新兴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动力体系;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批配套体系完善、技术储备完备、社会服务完整、市场运用广泛、具备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力争突破10000亿。

这就是重庆制造产业的万亿梦想,它将实现资金和技术于一身,带动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结算、人力资源等服务业发展,衍生出许多新的业态及新的商务模式。

开放激情何以续写未来

重庆的发展与它的全面开放相辅相成,对内对外开放已成为重庆全面提速的启动器。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是重庆向西开放的探索之路,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平台的开拓之路;向东,重庆依托境内600多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打造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向南,依托渝黔、渝昆,建设南向陆路通道,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产业腹地。这是重庆对内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

据李敬介绍,2014年重庆进出口增长速度达到40%,今年上半年重庆进出口总额达到426.8亿美元,增速均为全国第一。这种开放的态势,是激情重庆的生动写照。

这种开放激情,催生了一系列的效能反应,一是倒逼改革创新,把区位变成方位,把定位变成地位,筑牢开放型经济的根基。二是开放元素在聚合反应中裂变,拓宽了大通道、构建了大平台、深化了大通关、集聚了大产业、做优了大环境。

首先是以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信息及口岸为支撑,拓宽了五大对外通道体系;其次是以港口、铁路、机场三大区域性交通枢纽为基础,以水运、铁路、航空三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为支撑,以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和铁路保税物流中心为载体,形成联动开放平台的绝妙组合;第三是以内联+外接,关检合作全面推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推动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试点“进口直通、出口直放”的大通道;第四是形成了以汽车制造和笔电生产为核心,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十大新兴产业集群骨架;最后是净化了政务环境,让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构成城市宜业度、宜居度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是一座前进中的城市,我能感受到她的活力。”德国汉莎货运航空公司重庆代表处负责人许玲如是的感慨,也让我们看到了激情开放给重庆带来的变化。

此外,跨境电商、保税贸易、金融服务、贸易功能区,开放的新业态在创新中起步。今年一季度,重庆市跨境电商成交额达7180万元,超过去年总额。拓展保税贸易,去年交易额超1.3亿美元;金融业开放,已入驻外资银行16家。这都是全面开放所带来的增长激情。

重庆,从深居西南内陆后方,到跃身开放高地前沿,连接我国东中西部和欧洲、亚太、东盟三大经济圈,这种格局不得不令人兴奋,这种敢于担当值得期许。

城乡统筹何以富裕一方百姓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二元化特点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这是重庆的城乡结构特点。如何推动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重庆作为城乡统筹的直辖市、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如何有效的解决好城乡统筹,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据了解,自2007年以来,重庆以城乡统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和破解城乡统筹中人的问题、地的问题和钱的问题。

如何解决好人的问题呢?重庆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原理,把重庆分为五个部分,一小时圈为功能核心区、拓展区和城市发展区。渝东北叫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叫生态保护发展区。整个渝东地区以生态保护和创造制造生产生态产品为主,而整个渝地区作为城市一体化进行打造,以经济物质产品为主,把经济的功能和生态功能在这8.24万平方公里当中平衡起来。同时尽可能实现人口的梯度转移,实现主体功能区所追求的经济的强度和人口的强度相对平衡的价值。

在户籍改革方面,实施建立居住证制度,调整优化各级农民的落户条件,提升城镇的人口承载能力,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进城市民在农村三权财产分配收益权落到实处。

地的问题如何处理呢?首先是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组织所拥有的全部资产,完善手续,建立台账,权责部分,资产量大的按照全面清理、明细归属、量化确权、依法治理、合理分配、健全制度思想,探索集体资产量化确权的具体实现形式。

其次是继续深化地票的制度改革。推行分区域的差异化的地票制度,建立市、区、县三级交易平台,推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把三权统一处置,养殖水面经营权、农村“四荒地”使用权、农业设施装备、农村知识产权、林权等等,都能在综合交易所里进行交易,而且准备开展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权的流转和转让的试点,把土交落地功能进一步扩大。

最后就是钱的问题怎么解决呢?一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扩大农村产权抵押的范围。在五年前,重庆就要求地方的金融机构对农村的三权进行抵押。下一步是把农民抵押的范围扩大,让农民林权、土地和宅基地实现抵押贷款在之前586个亿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二是完善组织体系。就是让城市资源下乡与农村资本相融合,通过直补,实现农村人和城里人的公平。

在城乡统筹中重庆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定位,坚持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产业和人口走,完善和实施配套政策措施的整体思路,让全市一体化进程得到了充分发展。

交通立体化如何演绎激情重庆

有人说,重庆像一座“迷宫”,只因它的地形特点造就了重庆梦幻般的立体交通格局。也有人说,重庆的地图三个月就得变换一次,这说明重庆的发展速度之快、活力之足。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重庆有了“桥都”、“桥梁博物馆”的美誉,拉近了大江两岸的距离;城市轨道穿山越岭、跨越两江,穿梭在街巷和楼宇间,成为重庆独具特色的风景线。作为城市“名片”,一座座跨江大桥,改变的不仅是交通出行,还加速了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城市“名片”,重庆轨道交通更是助推发展、便民利民的“快车道”。环环相扣、路路相连的城市路网及桥在水上、轨在桥中、路桥相并的立体交通,让重庆的激情在四层交通体系中得以释放,演绎着精彩的重庆乐章。

回顾过去,从1929年的第一座城市桥梁到现在,重庆桥梁拥有了无数重庆之最、中国之最,甚至是世界之最。据粗略估计,现在重庆全市的各种桥梁,已超过一万座。而重庆跨江大桥就有90多座,数量和密度远超中国其他城市。茅以升桥梁委员会认定重庆是中国唯一的“桥都”。

而轨道交通又是重庆的另一大特点,轨道交通是重庆城市交通的“动脉”。“轨道交通在哪建、建到哪,不单纯是线路选择的技术性问题,而是事关民生福祉和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庆城乡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吴波说到,重庆轨道交通的路线选择、站点布局、换乘接驳、功能配置和建设时序都要讲究科学、慎而又慎。“线随人走,人跟线走”是一个重要原则。

重庆轨道交通规划“十七线一环”线网布局,共18条线、总长820公里。第一轮建设是从2000年至2014年;第二轮建设于2013年年底启动,预计于2020年完成。截至2014年底,重庆市轨道交通建成通车202公里,位居全国第四,中西部首位。2015年在建线路超过150公里。到2020年,得到批复线路将基本建成,构筑起重庆轨道交通线四通八达运营网络。

这样,重庆的交通网络将多元化、快速化、便捷化,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演绎了城市激情,对经济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

文化应为激情重庆的城市内涵

十年发展比经济,五十年发展比制度,一百年发展比的则是文化。文化是流淌在一个民族肌体里无处不在的软实力。只有文化才能让人类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也只有“以文化人”,人的素质和境界才能全面提高,进而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化的高度决定了发展的高度,培育的是城市的根与魂。用先进文化引领发展,发展将呈现境界之美;用先进文化浸润生活,生活将呈现细节之美。重庆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引领,离不开根植人心、根植城市角落的文化的根与魂。

重庆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巴渝文化源远流长、抗战文化影响深远、三峡文化灿若星河、移民文化开放包容、统战文化聚力同心,这都是重庆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而今巴渝人民要做的,就是把民族的、传统的、富有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宝藏发掘好、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不断发扬光大,使之成为重庆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深入发展,除了有其深刻的经济意义之外,需要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重庆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重要枢纽,需要展现独特的文化优势,提升重庆的综合竞争力。

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十分重视重庆的文化建设,他说,“重庆文化建设的空间和潜力很大,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提供强大支撑。”

目前,重庆正处于文化发展的最好时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拓展文化发展新空间,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努力培育文化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让文化遗产得到充分保护利用,提升重庆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着重推进五大功能区域文化建设协同发展,推进渝东北、渝东南两个生态区基层文化设施的标准化建设。

这一切都应成为激情重庆的文化内涵,延续历史,融合内外,走向未来。

猜你喜欢

激情重庆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萌动的激情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图志
谁远谁近?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