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美术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表现与变革分析

2016-07-14王晓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时尚与工艺学院20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1期
关键词:皮影戏民间艺术民间

王晓萍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时尚与工艺学院 200000)

民间美术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表现与变革分析

王晓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时尚与工艺学院200000)

新媒体促进了民间美术朝着现代化专业制作方向发展,突破了地域化限制。新媒体时代中,民间美术在传承传统的优良工艺之后融入了现代制作技术,让民间美术有了创新性的发展。文章简单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民间美术的表现以及变革。

民间美术;新媒体时代;表现与变革

一、民间美术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表现

民间美术的种类多样,如木雕、年画、剪纸、皮影戏、风筝等。作为前人与现代人的艺术沟通桥梁,民间美术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民族特色元素,展现出了民族特色文化。例如在剪纸艺术展上,李守白以及女儿李诗忆的多幅作品中都渗透浓郁的上海生活情趣与地方色彩,从中可以看出民间美术剪纸的延续和发展。民间美术中蕴含了精神以及物质双重功效,在日常生活中均有体现,关联着人们的岁时风俗、日常起居以及人生礼仪等。民族本土文化虽受到国际文化的冲击,但民间艺术是民族精神载体的地位不会变,因为其表现了民族特征,展现了民族凝聚力,树立了我国独特的文化气质。

(一)民间美术在文化蕴含中的表现

因为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多少民间美术艺术品被当作是过时物品,人们的接纳程度大大降低,造成我国多数民间技艺消亡。民间艺术理论家与保护者尽力保护着民间美术,将其作为古代生活形态中的一颗活化石,作为艺术的一部分留存在博物馆中。当西方文化侵入民间美术时,文化保护者及艺术家等将“民族特色”放在首位,明确保护及振兴民间美术的重要意义。

(二)本原文化中突显生命意识

民间艺术中融入生命意识呈现出了对生命文化的追求,主要体现在繁衍和护佑上。例如,“繁衍”艺术主题中,南瓜、葫芦、老鼠等均可以作为艺术的主体。生命护佑也是生命意识中的一个主题思想,如送病、辟邪等,目的是护佑生命,延续文化。民间美术中体现生命意识的作品也有很多,如生命树等,能够体现出人们向往和祈求的幸福和对繁衍的敬仰崇拜。

(三)体现出淳厚质朴的生态审美观

人们在自然中生产劳作,和自然建立起较为深厚的联系,并从中领悟到了自然哲理与规律。在民间美术活态传承中,生态美观性被保留到现在,展现出了淳厚质朴的特征。加上民间美术中承载的民族精神,让其产生无可限量的价值力,突显了人文主义情怀,得到了自信、愉悦的审美体验。

二、民间美术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变革分析

(一)民间美术技术偏向数字化

新媒体时代以网络化和信息化为主要特征。民间美术中蕴含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但逐渐被主流艺术去中心化。在新媒体环境的大背景下,运用数字化技术来保护民间美术作品及工艺,如三维技术、录像摄影等,以虚拟现实的形式保存与记录下来,逐渐构成一个民间美术资源的网路平台。根据不同类别、地域进行归纳整理,制定系统搜寻检录,再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其进行归档,形成了有关于全国乃至世界的美术资源数据库,可以长期甚至永久保存国内民间艺术资源,并可以随时查阅。

(二)民间美术作品发展趋近数字化

北工大研究出的最新科技产品,触摸式数字皮影交互网络平台,适应了新媒体时代下艺术发展传承与保护的要求。皮影戏数字化是利用网络技术把皮影戏表演直接转换为数据及数字,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数字化的模型,转化成二进制代码,计算机进行统一处理。充分运用人机交互技术掌控模型的的行为及运动方向。运用游戏、动画等技术进行特效展示,构成特殊的表演形式。同时,还能够支持多人异地在线的皮影表演。皮影戏数字化让表演者操作皮影道具,加上视听觉的针对性渲染,传统皮影戏相比,数字化的皮影戏可以能够实现较高的吻合程度。

在新媒体时代,应该充分利用现代视角全方位、立体化的了解民间美术,让民间美术和新媒体时代特点充分融合,构建起具有目的性、有机性的连接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具有时代性的民间美术作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要求,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三)满足受众多元化情感需求

民间美术传承者逐渐意识到新媒体时代对传统工艺构成的巨大挑战,因此部门民间艺术抛弃了原生态的技术制作,运用快捷技术满足当前受众群体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这属于理性化的传承。改变制作技术,但仍旧保留文化底蕴,民间美术艺术图形结合新媒体,适应了当今时代美感特点,也是民间艺术和现代元素的结合形式。

民间美术的艺术境地取决于商品的消费性与市场化,多数人已经将迎合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作为追求目标。不少民间美术传承人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冒着文化精髓消亡的危险设计民间美术的具象化表征,确实能够适应消费文化需求,但文明并未保存下来。

(四)民间美术在新媒体时代中的活态传承

民间美术的动态性视觉表征主要是以活态传承为前提的。因为民间美术传承的方式及终极目标的不同,不同的传承主体所秉承理念有较大的差异。当下艺术活态传承一般是运用口口承接的方式将艺术传给后人,始终坚持原生态观念,不运用技术创新,此种方式可以保证原生态的本真性。在新媒体时代下,此种方式会使民间美术陷入更为窘迫的境地。

三、新媒体时代下的民间美术发展趋势

新媒体时代下的民间美术离不开数字化理念,民间美术的设计、创造和保护中均要用数字化手段来进行,并运用此种方式进行应用与推广。当前比较盛行的民间美术数字化保护方式有三种,互联网光盘及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逐渐发展而来,在其中可以进行各种信息的发布、查询、储存、展示、传播。民间美术数字图书馆中的对象数据是经过处理的视频、文本、图像、音频等,方便艺术的视觉化传播。互联网方式是最快捷、方便的一种方式,可以对民间美术作品、制作过程等进行动态、静态或三维动画进行展示,实现身临其境的效果,也可以运用VOD系统给民间美术提供最为简单的欣赏服务。多媒体光盘只是一种拓展补充的方式,使用期限长,读写次数多,维护的费用也较少,对民间美术的传播也有重要的作用。

[1]王驰.民间美术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嬗变——以巢湖石文化为例[J].出版广角,2015(16).

[2]翟浩澎.黑龙江民间美术在新媒体艺术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美术大观,2016(6).

[3]林德勇.数字化时代的民间美术[J].大舞台,2012(8).

[4]白晓霞.新媒体时代下民间艺术的视觉传播形式探讨[J].艺术科技,2015(2).

猜你喜欢

皮影戏民间艺术民间
我们来演皮影戏
皮影戏
民间艺术篇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