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当代装饰绘画研究路径中的困局

2016-07-14许身玉东北大学艺术学院110004

大众文艺 2016年21期
关键词:媒介装饰绘画

许身玉 (东北大学 艺术学院 110004)

探究当代装饰绘画研究路径中的困局

许身玉(东北大学 艺术学院110004)

近年来装饰绘画逐渐走入研究困局,本文试图通过重新定义装饰绘画核心概念、特征,对比装饰以及绘画属性,联系当代发展迅速的新媒介情境,探讨未来装饰绘画的崭新研究路径。

装饰绘画;新媒介情境;研究路径

装饰画在我国经历了短暂的繁荣之后,在后期发展中进入瓶颈,逐渐淡出了专业研究领域。原因主要是初期设计基础教学薄弱,教学中遵从绘画同源理论,强调二者共同的形式美法则;其次在装饰绘画创作中技法和材料手段单一,完全没有任何创新;近年更是随着设计行业的爆发性发展,绘画专业的萎缩,装饰绘画研究逐渐难寻其迹。笔者认为装饰绘画应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装饰画”,即环境空间的装饰绘画作品,装饰绘画在造型、构图、色彩、材料等多个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研究特色,既可以作为设计和绘画的衍生品,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创新发展,也可以研究美术评论中与装饰绘画相关的特殊现象。

一、装饰绘画核心概念界定

目前针对装饰绘画之前的研究局限,重点要从新界定它的核心概念。装饰绘画包含装饰和绘画两个研究范畴。装饰和绘画艺术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起源:源于原始宗教的绘制、刻画洞窟壁画和露天岩画,以及人类自身的装饰行为,都具有实用功能。

绘画是一种造型艺术,通过运用艺术手段和艺术语言创造视觉图像。按使用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等主要画种;依据描绘内容题材的不同,分为人物画、风景画、历史画、宗教画、风俗画等;根据作品的形式,分为连环画、漫画、插画等。绘画因为某些因素的转换,有时也具备装饰的功能。

装饰绘画通常是指以装饰为目的或装饰性很强的一种绘画艺术,它偏重于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装饰性特征,具备美术与工艺设计的双重性。在众多的艺术领域中,它以其雅俗共赏的审美特点以及丰富性在人们的日常精神生活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发挥了自身流行文化媒介的载体作用。纯绘画反映了创作者个人主观意识,同时充分表达个人风格。装饰绘画虽然也有纯绘画的这种特点,但是强烈的装饰感是二者最为不同的地方。装饰绘画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从属特征,即装饰绘画首先是特定环境或承载物的附属物,因此它通常会围绕主体进行创作;独立特征,装饰绘画由于自身特有的审美特色,追求强烈的形式感与装饰性,以及加工工艺等时代元素的使用让其在主体设计之上有着鲜明的独立特色。纯绘画装饰则通常没有主体概念,特别是在对装饰语言的具体运用上是有所区别的:纯绘画的装饰性自然天成,个体艺术表现语言强烈,追求独立的创作意境与内涵。装饰绘画则刻意为之,程式化与形式感服务于创作主体,画家自由的想象空间以及创作风格也无法逃出主体需求的范畴。

装饰绘画根据装饰对象,分为从属于器物造型的装饰绘画,依从于特定环境,用于装饰环境的装饰绘画,从属于工艺品装饰的装饰绘画,用于人类日常用品的装饰绘画,用一般性绘画材料、工具绘制的装饰绘画,各画种中带有明显装饰性的绘画作品等。装饰绘画的基本特征是装饰特征、适应特征、工艺特征。装饰绘画的创作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必须适应主体的氛围。装饰手法也是根据主体的需求,按照形式美法则,创作者运用各种装饰手段加工“变化”而成。它的形式、构图、图形、色彩及各种表现技法等等,无不从变化中得来。装饰绘画可使用绘画所有的表现手段。同时装饰绘画扩展了不同的载体范围,载体包罗万象:架上绘画、壁画、器物、产品、生活用品等等,甚至一片土地和山脉。由于装饰绘画创作高度依赖材料的研究与运用,材料的加工结果直接导致作品的终极效果,如何实现必然依托工艺的可行性范畴。

二、装饰绘画核心专业研究路径

围绕装饰绘画研究的传统领域包括:艺术史,装饰绘画的评论:美学,装饰绘画的学习:实践,装饰绘画的创作心理:心理学和画家生平研究,还有绘画基础、图案基础、构成基础、材料学、美学、心理学、新科技与新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领域。现代装饰绘画围绕研究人类装饰美实践的一般规律。创作实践活动中则需要注意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关系三个因素。

形式美规律是装饰绘画创作中心,变化与统一是形式美的总法则,也是符合装饰属性当中基本的审美方式。装饰绘画形式感的核心是:程式化和秩序化。程式化已经成为一种显见的形式。程式化的形成过程是复杂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承袭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程式化造型语言。秩序是按理性的组织规律在形式结构上形成的视觉条理。秩序化往往富有节律。秩序感还包含比例与平衡以及反复和韵律。程式化和秩序化二者存在相互依存与制约之处。

装饰绘画表现内容和情节富有时代特色,利用形式美的特征,反映大众需求。画面造型经过对自然物象的创意,具有简洁化、平面化、意象性、抽象性等特征。观察方法具有透视的自律性,多表现主观时空,按主观意识构成画面,具有平面效果。装饰绘画的构成理论是指在限定的二维(两度)、三维(三度)或四维(四度)空间内,按照客观规律组织形态等创作要素,从而建立一个新的视觉世界。构成的研究对象一般限定在边框、骨架、形象定位三个方面。

装饰绘画色彩学是重视研究以色彩来美化主体环境的理论和实践学。装饰色彩与写实性绘画偏重于再现自然色彩的表现形式不同,它具有表现性,具有艺术家的主观性特点。装饰色彩表现具有主观的、理想化和象征特色,偏重于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同时离不开主体的色彩控制。现代装饰绘画的色彩,继承我国传统装饰艺术的色彩表现,同时融合西方现代色彩学的科学理论正向着更具有时代精神,更富有表现力的方向迈进。

三、未来装饰绘画研究发展趋势

早期作品《北京国际机场装饰壁画》曾经代表了我国装饰绘画的创作顶峰,结合了传统重彩画、陶瓷拼镶画、磨漆画、丙烯画、油画、贝雕画等风格工艺材料加工手段,对绘画(壁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代表了我国装饰绘画研究的高峰,对其研究发展具有启示作用。特别是当下架上绘画衰微,设计教学忽略绘画体系中博大的专业内涵,也是对装饰实用功能研究的最大阻碍。

笔者认为当下围绕新媒介的路径研究是探究装饰绘画困局的关键,同时研究可以推动装饰与绘画的深度发展。新媒介以创新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依托网络载体互动传播信息。新媒介颠覆了无数传统领域,美术领域的发展也一直与媒介相伴,美术学科无法忽视新媒介技术的介入。

新媒介情境决定了美术领域的艺术表现进程。艺术家创作离不开物质媒介,美术的传播也依赖媒介来实现,媒介随时在艺术实践中起着中介作用,欣赏者通过媒介了解创作者的意图。媒介与美术在两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术创作的载体和美术功能的传播。装饰绘画的研究应该把握这种趋势,推动研究新形态的演进和发展。当下的新媒介情境无疑是课程开发研究的突破点,给予装饰绘画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和深度专业研究层次,带给专业研究者思考,解困装饰绘画目前的研究困局,为装饰绘画开拓崭新的未来。

猜你喜欢

媒介装饰绘画
鲤鱼旗装饰坠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DIY装饰沙漏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
DIY节日装饰家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