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本无界——与吴昊一起观“建筑之外”

2016-07-14王兴彬黑龙江工程学院15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1期
关键词:扎哈吴昊本源

王兴彬 (黑龙江工程学院 150000)

艺术本无界——与吴昊一起观“建筑之外”

王兴彬(黑龙江工程学院150000)

时日与导师吴昊前往贾平凹艺术馆,吴昊老师对于贾馆正在展出“建筑之外”巡展,有其本源的、真正艺术语言的解析。吴昊老师的“艺术本无界”,对于众多艺术家的对“跨界”理解给与了重新的阐释;对“建筑之外”这一命题构建了新的思维框架。“形式在建筑之外,本原在建筑之内”,对建筑师、设计师等艺术从业者也会给予更深的思考。

“建筑之外”;设计;跨界;形式;本源

一、观“建筑之外”

“建筑之外”作为一个国际巡展项目,2013年12月3日在今日美术馆第一站,至今已经走过包括罗马、东京、伦敦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城市,以及艺术界“公认”的威尼斯双年展。几百位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及艺术家以不同形式参与展览,涉及家具设计、雕塑、绘画等诸多形式。

举几个在贾馆展出的“建筑之外”的作品。

山山的作品《空间容器》:从冰冷庞大的建筑设计转向日常生活细微事物的关注。这套参展餐具关于江南小吃的承载,是一种温柔的设计(雅昌艺术网专稿评价)。不是所有的建筑都冰冷庞大,艺术家的创作源泉就是更多的关注日常生活细微得事物,没有生活,哪来艺术而言。江南小吃不尽温柔,设计不“温柔”也不能用“厉害,暴躁,粗鲁,蛮横”来形容。

冯国安的作品《山高水长》:用纯黑色人造石打磨成人造山水,人体圆润如女人体、绵延相连。选用黑色意在道教精神和水墨色态,低洼处可积水,养鱼,同时有砚台的文人气息(雅昌艺术网专稿评价)。“人造山水”本已没了意境,又把“人体圆润如女人体”的词汇错杂衔接;黑色是道教精神么?“低洼处可积水,养鱼”,有文人气息的砚台来养鱼么?

建筑设计师陈展辉同时是出品人、参展者、策展人多重角色的跨界,这次带来了作品《凹凸架》。凹凸是陈展辉一直坚持的创作造型,和贾馆不谋而和。这次的凹凸书架上放了贾平凹先生的书籍,更是致敬(雅昌艺术网专稿评价)。不说“凹凸架”的概念与形式是否陈老师原创,“凹凸架”放在“贾平凹”艺术馆里展出,总觉得有些生硬和讨巧之嫌。

因篇幅有限,笔者不一一列举参展的作品。山山和冯国安的作品也许本意不是“专稿评价”的思路。不管怎样,建筑师拿出自己的除了建筑之外的作品,即使所呈现的是工业(产品)设计也好,雕塑、装置、绘画也罢,作品都在作者本源的艺术构架中衍生,可能就是情怀的转接,灵魂的休整,何谈建筑之里外。

“展览亮点:扎哈·哈迪德专场”:“此次展览最大的亮点便是:扎哈·哈迪德专场。序厅之后,便是扎哈专场。这也是这位著名的女建筑师去世之后第一个为她做专场的展览。陈展辉说,之前和扎哈一直有合作,收藏过她的作品,也合作过展览。这次为她做专场是我们对于这位建筑跨界代表的致敬。”(雅昌艺术网专稿评价)。扎哈专场里只有她设计的果盘和高跟鞋,她的巨幅照片以及作品图合集到是占满一墙。

扎哈·哈迪德(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先后在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任教,设计作品几乎涵盖所有的设计门类,门窗、家具、雕塑摆件、灯具、椅子、水杯和餐具。她的绘画作品前卫,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兰克福德意志建筑博物馆等业内权威机构永久收藏。有谁说过她做的事情是“建筑之外”么?有过介绍她是“跨界”艺术家么?

二、“艺术本无界”

安藤忠雄推出了他的第一个家具作品《梦之椅》,以此向他尊崇的丹麦家具设计师致敬。建筑师拥有几件甚至一批为人熟知的家具作品,在艺术界并不罕见。从柯布西耶的休闲躺椅、高迪的Casa CaIvet扶手椅、阿尔托的芬兰花瓶,到包豪斯、孟菲斯建筑学派的诸多家居作品,乃至斯蒂凡诺·乔凡诺尼的Yuyu椅椅、中兴nubia z5手机、法恩莎卫浴,建筑师从不吝惜为其他艺术领域提供智慧。建筑师与画家一身的达芬奇、乔托等人更是无界限的在完成自己的艺术创作。

建筑,造型艺术之一。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从古至今,中外建筑史也是一部艺术史,建筑是艺术的一个重要载体。建筑师作为艺术的承载着,涉猎了其他的艺术形式,怎可言“跨界”与“建筑之外”呢?

搁浅建筑艺术,回到现实中。整个社会对建筑师的印象仅仅局限在建筑物本身(真正具有内涵的设计作品甚少),偶有建筑师涉及其他艺术形式,便被大众媒体称为“不务正业”,或者“跨界”。“跨界”这个词本身就表明,公众为建筑设计划定了明晰的界限,这使得建筑的场域越来越窄,建筑师的思维空间无法延展。作为建筑师,造型基础、绘画语言的掌握应该是基础;雕塑、装置是空间营造的基本手段;家具、家纺和家装设计是建筑的一部分,更不用说材料、装饰、花纹等必需考量的元素了。建筑与艺术本来就无界限,何谈“里外”。建筑作为艺术创作的形式再现,有其本源的思考价值。

三、“形式之外,本源之内”

艺术的形式语言:是艺术家反映生活,塑造艺术形象所使用的表现手段,也是构成艺术作品的物质手段。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的范畴,形式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中世纪:形式的神秘化;近代:纯形式与先验形式;现代:超越形式回归存在;后现代:形式的解构。 形式与质料的关系;形式与符号的关系等研究完结,得出形式与艺术本性的是关联的结论。

因为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形象有人的存在根基,自然界的风景画、动物类作品也需要展现。生活情景就是生活中的事物,不管多么古怪离奇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生活。有关虚拟、幻想、外太空的艺术作品也在繁衍滋生,只是有些艺术因素被变形了。这又关系到艺术家的创作与创新。人们对生活和艺术形式的理解应该扩大点,发散点。

陈展辉指出“建筑之外”是建筑与艺术、设计互动的创意行为,是一场回归本源,从生活出发的运动。而实质上它由一系列的巡展、论坛、研究、教育、旅行、产品开发、品牌推广、新人推介、游学活动等组成。形式在“建筑之外”,而没有离开作为人的本体的实质,也没有超脱自然生活的境界。无视形式本源的研究或简单化处理都将无助于增进对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

望建筑设计的从业者能在“建筑之内”多些艺术创作,为自己专业的充实与饱满多些可溯之源。规则不是人创造的,它天赋于人类本性之中。艺术是人的自然思考而产生的形式,不是人的后天干预而划清的界限。

王兴彬,西安美术学院设计学在读博士,师从吴昊教授,研究方向: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生态环境研究。

猜你喜欢

扎哈吴昊本源
BEEAH集团新总部
——扎哈事务所新作,可持续的漠中“沙丘”
怠速开空调车内噪声的优化
探本源,再生长:基于“一题一课”的生成式专题复习课的探索
保函回归本源
侨领吴昊:传递中俄世代友好的接棒者
吴昊、吕十锁国画作品
何以为家
结晶之美
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从“女魔头”进化成“神”
著名女建筑师逝后首展水城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