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龙体育思想的传承与武陵山区特色体育发展探究

2016-07-14文理中刘少英

运动 2016年10期
关键词:武陵山贺龙民族

文理中,刘少英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贺龙体育思想的传承与武陵山区特色体育发展探究

文理中,刘少英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贺龙同志作为我国老一辈的革命家、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坚持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十分有利于我国特色体育的发展。武陵山区民间有百种以上体育项目,若想很好的发展武陵山区特色体育,那么就需要对体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武陵山区特色体育的发展对策。本文就贺龙体育思想的传承与武陵山区特色体育的发展进行探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贺龙体育思想;武陵山区;特色体育

贺龙同志的一生都与中国体育事业的建立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已经逐渐形成了全面、特别的贺龙体育思想,为进一步传承贺龙体育思想,需要对贺龙体育思想的基本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从中获得贺龙体育思想的传承方向。武陵山区的民族色彩十分强烈,为了实现武陵山区特色体育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对武陵山区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挖掘,在发展传统武陵山区体育的同时,更要适当加入现代化体育色彩,这样才能使武陵山区特色体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1 贺龙体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1.1政治性、人民性

在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同志依旧坚持执行革命体育路线,势要将体育转变成为强身健体、为共产主义服务的工具和手段。在抗日战争时期,贺龙同志曾明确指出,开展体育运动就是为了打败日本法西斯,因此贺龙同志经常在军队开展体育活动,让战士们的身体素质得以加强,整个部队的战斗力也因此上升。体育是为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的服务手段,同时也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工具,贺龙同志曾说:“要想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平,那么就需要搞好体育运动,要将体育运动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展现出来。”贺龙同志认为人民才是体育运动的主体,因此一定要倡导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体育运动,这样才能实现我国体育建设、国防建设共同发展的目标。

1.2民族性,继承性

在不同地区成长起来的伟人有着不同的体育思想,这都是在当地民族文化和思想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色彩。随着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渐发展,生活在这一时期的贺龙同志的体育思想自然也有很强的民族性。贺龙同志为了将我国东亚病夫的帽子摘掉,势必要将我国改变我国体育落后的现状与民族振兴进行结合,通过加强民族凝聚力来使我国民族复兴加快速度,这也是贺龙体育思想的民族宗旨。

1.3科学性,实践性

贺龙体育思想本身就来源于实践,具备一定的科学性。贺龙同志从小习武,在部队时也将体育与军事进行结合,这为贺龙体育思想奠定了发展基础,其科学性表现在普及与提高结合、因地制宜办体育以及科学训练方式三方面。贺龙同志经过不断地总结得出,三从一大、三不怕、五过硬几个原则,且要求专门建设军事体育队伍,为的就是不断发展我国体育事业。

1.4广泛性,开放性

要想提高全民身体素质,那么就需要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贺龙体育思想中的广泛性特征正好能够满足这一要求。贺龙同志提出在国防建设过程中每一位战士都应练就健康的体魄,因此贺龙同志在军队开展了十分丰富的体育活动;在群众体育活动中,则采用各种方法使广大人民群众都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让其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以此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2 贺龙体育思想的传承方向

2.1教育引导

教育是弘扬体育思想的基础,通过系统地介绍贺龙主要事迹,学习贺龙精神思想,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了解贺龙体育思想的内涵,以便让贺龙体育思想得到更好地传承。贺龙体育思想的传承需要培养教育引导人,也就是培养青少年来传承贺龙体育思想,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把握理论深入研究贺龙体育思想精髓,对于贺龙体育思想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才能将贺龙体育思想的发展带入更高的层次。

2.2媒体网络

如今,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了最具宣传力度的手段和平台,当然也是传承和发展贺龙体育思想的重要途径。媒体网络既能将贺龙体育思想渗透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角落,也能使人们更加容易接受和主动传承贺龙体育思想。贺龙体育思想的传承可以利用媒体网络来实现,如开展网上教育平台、开展红色教育网站等,为了提高宣传的力度,也可以适当建立一个完善的贺龙体育思想研究网站,这样就能很好地实现贺龙体育思想的对外传播。

2.3长效机制

文化体制对于我国社会流行的文化资源有很大的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健全的文化体制制度能够促使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体育运动,间接性的加快了贺龙体育思想的发展和传承脚步。贺龙体育思想既然被确定为优秀的文化建设成果,那么就需要将其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起到规范人民群众思想行为作用。只要能够形成积极的社会联动机制,那么就能有效地推动贺龙体育思想的发展与传播。

3 武陵山区特色体育发展现状

3.1竞技化

人民群众作为传承贺龙体育思想的主体,使得近年民族体育发展速度逐渐有所提高。武陵山区很多的体育项目被列入民族运动会项目中,使武陵山区的体育得到了特色化发展,并且部分武陵山区周边学校还将武陵山区民族特色运动项目纳入了学生的体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之中,有专业的民族体育教师为其进行讲授,使其以竞技化的形式逐步走向世界,这都起到了很好的学习与宣传作用。

3.2大众化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有所提高,武陵山区人们的健身意识也逐渐上升,大家都在武陵山区的各个地方做着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比如,具有武陵山区民族特色的清江舞,随着武陵山区举办特色体育赛事的数量的增多而日益增加演出,使得武陵山区特色体育的发展也迎来了一个高潮。另外,武陵山区每一年都在春节、端午节等重大节日举办了体育竞赛,多数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武陵山区的特色体育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3.3体育基地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特色体育,武陵山区投资修建了大型的民族体育馆,从此有了自己的民族体育运动中心。从2000年开始,武陵山区周边民族体育项目不断地修建和完善,并且已和多数优秀的教师进行合作,作为培训的主力军,重点培养人才,通过不断地学习与设施的逐步改善,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武陵山区特色的体育基地,使之文化体育精神不断传播并发扬光大。武陵山区人口较为密集,若在此处建立民族特色体育基地,那么不仅能够间接地推动武陵山区特色体育发展,更能直接提高武陵山区的竞技水平。

4 武陵山区特色体育发展前景

4.1理论研究

为了进一步对武陵山区特色体育文化进行研究,需要对武陵山区潜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分析,逐渐将其转变为社会财富,使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社会化,这样才能更加利于武陵山区特色体育的发展。

4.2项目开展

竞赛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是促进体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武陵山区特色体育有更好的发展,需要让其走向竞技之路,在保留武陵山区原本体育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其内涵,加入更深层的经济色彩,譬如高脚竞速项目等活动,就可以将其作为武陵山区特色竞技项目。

4.3知识普及

不断地加强武陵山区特色体育人才建设,培养理论与实践掌握牢固的专业人才,那么就要聘用熟悉民族体育项目规则的优秀才子才能不断提高武陵山区体育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水平,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更能增强武陵山区特色体育的软实力,有助于推动其发展。

4.4传承作用

青少年作为发展武陵山区特色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具代表的就是校园体育。青少年对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且自身好奇心也较高,若想使武陵山区的特色体育有更好的发展,那么就应该从青少年的发展做起。

4.5结合旅游

武陵山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意味着武陵山区的特色体育发展有了更好的途径,将武陵山区的特色体育融入武陵山区的旅游产业当中,能够为其增添新的内容和发展前景,有利于推动武陵山区特色体育的发展。在武陵山区独特的旅游线上,可以将土家摆手舞与土司城风景进行结合,使更多的外来游客在欣赏武陵山区美景时,也加入到武陵山区特色体育活动之中,更有利于武陵山区特色体育的发展。

4.6国际接轨

如今,现代体育对民族体育的冲击已经无法避免,因此要尽快地将民族体育转变为更加科学的民族产业特色,那就要增强对外宣传力度,使武陵山区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继而帮助武陵山区特色体育有更好的发展。另外,就武陵山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看,陀螺、高脚竞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体育竞争实力,只要再对这两个项目进行规范和加强,就能将其作为武陵山区特色体育表演项目,推广到国际的舞台上,真正形成与国际接轨,使更多的人了解到武陵山区的特色体育,自然就能促使武陵山区特色体育更好地发展。

5 结 语

本文就贺龙体育思想的传承与武陵山区特色体育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知要想传承贺龙体育思想,那么就需要深入研究贺龙体育思想,并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弘扬贺龙体育思想和精神。同时,武陵山区特色体育的发展也要从多个角度入手,从宣传、教育等方面逐渐提高武陵山区特色体育的认知度,这样就能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 1 ]刘少英,赵志强. 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1):46-48.

[ 2 ]姚小敏,饶平,尹龙.多民族聚居的武陵山区农民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2):93-96.

[ 3 ]何斌.探析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前景及作用[ 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47-152.

[ 4 ]贾瑞光,栾桂芝,谢光.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体育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其优势[ 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4(4):430-432.

G85

A

1674-151X(2016)05-15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0.082

投稿日期:2016-03-27

2014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14YBX056);吉首大学校级教改课题(2014JSUJGB26)。

文理中(1984—),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武陵山贺龙民族
秦巴-武陵山区重庆段乡镇域多维贫困测度及类型划分
贺龙:下定决心跟党走
诗二首
过武陵山区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贺龙威望哪里来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