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服务的SWOT分析

2016-07-14婷,李

运动 2016年10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户外运动社会化

陈 婷,李 岩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服务的SWOT分析

陈婷,李岩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随着终身体育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户外运动以其拥抱自然、挑战自我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社会群体的青睐。而在高等体育院校中,除已有的场地设施、优美的自然环境外,先进的健身理念和专业指导人才,无疑为户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实现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的社会化服务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的社会化服务进行SWOT分析,认为:高等体育院校中可利用的环境、场地设施、师资力量是实现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的优势;安全、管理、经费制度不健全是制约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的劣势;群众的迫切需求与校企合作新思路是发展机会;环境破坏和器材维护是未来可能面临的威胁。

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服务;SWOT分析

户外运动,是一项在自然场地举行的一组集体项目群,其中包括攀岩、速降、露营、野炊、定向运动等项目。随着终身体育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户外运动以其拥抱自然、挑战自我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社会群体的青睐。目前,大多数户外运动社会资源选择在远郊区县开辟活动场地,这些场地一方面距离市区较远,另一方面在花费上往往超出参与者的实际支付能力,很难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而在高等体育院校中,除已有的场地设施、优美的自然环境外,先进的健身理念和专业指导人才,无疑为户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实现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的社会化服务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的社会化服务进行SWOT分析。

1 相关概念界定

高等体育院校是指以体育事业、教育、发展为核心与发展方向的高等院校。

1.1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的概念

高校体育资源是高校开展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所利用或可利用的各类条件及要素。体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实施需要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因此,高校体育资源就包括了有形的物质资源,如体育馆、运动场及各种运动器材、体育工作者和学校体育人口数量等;也包括了某些无形的非物质资源,如学校发展水平、对体育投入的力度、体育课的质量、体育训练和科技水平、师资力量、学生体质、体育传统和习惯等等。

高校户外运动资源是指所有与高校户外运动相关的有形的物质资源和无形的非物质资源的总和。因此,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则可以定义为包含在高等体育院校中的与户外运动项目相关的所有有形的物质资源和无形的非物质资源的总和。

1.2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服务的概念

高校户外运动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是指:社会个体或者机构为满足户外运动锻炼的需求,对高校所拥有的这些户外运动项目相关的运动场所、人力、财力、时间、信息等的合理利用,达到愉悦身心、增进健康的目的,从而实现高校户外运动资源与社会共享。因此,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服务指的是高等体育院校中的户外运动资源能够面向社会群体所使用,达到资源共享的最佳状态。

2 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常见于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2.1优势分析

2.1.1环境 环境是指围绕在一定主体周围并对主体产生影响作用的各种客观事物和条件,一般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高等体育院校拥有优雅的自然环境、充足的绿化区域,是开展户外运动的理想场所;此外,高等体育院校具有浓厚的体育文化底蕴、先进的健身理念及良好的运动氛围,能够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对社会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2.1.2场地设施 场地设施是影响和制约社会群体参加户外运动的主要因素。随着户外运动在大学生群体中倍受青睐,越来越多的高等体育院校开始重视户外运动教学课程的开设,建立了专门的训练场地并配备相应的装备设施。除部分专业项目(如人工岩壁攀爬、高空拓展等)对场地限制比较严格之外,一些户外运动(如露营、定向越野等)只需要在开阔的场地中即可开展,而高等体育院校中的非体育专用空地也相对较多,完全能够作为可利用的户外运动资源,为社会群体提供服务。

2.1.3师资力量 由于户外运动逐渐普及,很多高等体育院校已经开设了户外运动课程,并聘请了专业的户外运动教师,能够进行户外运动的教学及指导;高等体育院校拥有一流的教师团队,拥有先进的理论储备及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满足社会群体对于科学健身的指导需求。此外,高等体育院校作为培养未来体育人才的基地,能够充分依托资源社会化服务的平台,整合人力资源,达到既服务广大社会群体,又丰富学生社会实践水平的双赢效果。

2.2劣势分析

目前,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代表的高校户外运动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其开展的整体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定问题。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服务尙处于起步阶段,安全、管理、经费仍是制约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的三大因素,也是高等体育院校在面向社会开放资源时不得不考虑的方面。此外,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还未形成相关的运营、管理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无法面向社会开放,资源价值未能真正实现。

2.3机会分析

2.3.1社会群体的健身需求与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的空闲时间不谋而合 户外运动的社会资源难以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因此,建立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拓宽社会群体参与户外运动的积极举措。据调查,高等体育院校的课程安排基本集中在周一至周五的白天,由于户外运动项目涉及到相关专业场地及安全要求,在校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大多选择在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或室内运动场馆开展,几乎不会占用专业户外运动场地进行锻炼,因此,周一至周五的早晨及傍晚、节假日即为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的空闲时间。而社会群体的健身需求也与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的空闲时间不谋而合,只要合理安排使用时间,相信能够同时满足学生和社会群体同时进行户外运动锻炼的需求。

2.3.2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服务的新思路 高等体育院校拥有巨大的体育资源优势,在满足自身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服务,这一观点已经得到认可。据调查,大多数高等体育院校都有意向开放体育资源服务社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面临着重重矛盾。

“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服务的有益模式。对高等体育院校而言,一方面,能够依托企业在商业运作、管理模式方面的经验,规避一些服务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另一方面,在实现其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以体养体”为学校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对企业来说,与高等体育院校合作能够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设施,减轻了运营成本的投入,同时依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利益效果显而易见。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实现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服务,对高校、对企业、对社会来说都是共赢的。

2.4威胁分析

在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服务过程中,相应的环境破坏及器材损耗不可避免,管理人员的劳务费,场地器材的保养和设备维护的相关经费等等,这些是高等体育院校在对社会履行责任与义务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如何兼顾户外运动资源的共享与维护,处理好发展性与持久性的关系,也是高等体育院校在尝试实现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点。

3 结 语

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的社会化服务是解决社会群体日益高涨的户外运动需求的有益举措。高等体育院校在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既拥有环境、场地设施、师资力量的条件优势;也存在服务体系建设空白与不足的劣势;既承担着社会群体的迫切需求与“校企合作”新思路的探索;也面临着校园资源的损耗与破坏的威胁。因此,要实现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的社会共享,要切实完善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解决好安全、管理、经费三方面的问题,充分考虑与优势企业达成合作,形成行之有效的运营机制,才能够保证高等体育院校户外运动资源社会化服务价值性与长久性。

[ 1 ] 孙永生,史登登. 户外运动相关概念辨析[ J ].体育学刊,2013(1):56-59.

[ 2 ] 岳东坡.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色研究[D].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14.

[ 3 ] 李荣,杭子星.论高校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开发[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6):29-30.

[ 4 ] 叶常青.高校户外运动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的实践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J ].浙江体育科学,2013(2):94-98.

[ 5 ] 叶常青.高校户外运动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可行性与对策研究[ J ].浙江体育科学,2012(1):52-54.

[ 6 ] 黄光彬.贵州省高校发展户外运动的SWOT分析[ J ].当代体育科技,2013,27:115-116.

[ 7 ] 赵新慧.湘西州户外运动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 J ].当代体育科技,2015,36:196-197.

[ 8 ] 马克,丁斌,张晓健.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J ].体育世界,2011(1):20-21.

[ 9 ] 刘瑞峰,张峡,李孝其. 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研究[ J ].体育文化导刊,2009(6):82-83.

[ 10 ] 蒋小勇.校企合作——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新思路[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8):87-95.

G807.4

A

1674-151X(2016)05-08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0.045

投稿日期:2016-04-13

陈婷(1992—),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户外运动社会化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及其影响作用
冬季户外运动
户外俱乐部提升户外运动者环保素质研究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场馆资源整合优化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