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舞舞姿跳的形态特点训练及应用

2016-07-13广西艺术学院53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4期
关键词:舞姿古典舞发力

刘 晶 (广西艺术学院 530000)

中国古典舞舞姿跳的形态特点训练及应用

刘 晶 (广西艺术学院 530000)

中国古典舞的弹跳技术极其丰富,所需要的能力也十分全面,既要轻盈灵活的起跳能力和空中短暂的滞留感,又需要急速的爆发力和肢体形成拧倾仰俯的身法变化。而作为其中最具训练意义的舞姿跳,更是集灵活、轻巧、迅捷为一体的跃动动作体系。其技术所具有的独特爆发力,弹性的节奏变化和拧倾俯仰的运动动势,都需要极为精湛的技艺和超高的艺术表现力。在教学训练中,把握和运用好中国古典舞舞姿跳的教材,其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的。

舞姿跳;形态特点;科学训练;实践应用

一、舞姿跳的形态特点

舞姿跳的主要特点是上身躯干在不同的典型民族舞姿变换基础上进行的跳跃,大多呈现出“拧、倾、俯、仰、开、合”等躯干元素的变化。但基础的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过于单一简练,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而身韵运行规则尤其是对学生上肢表现力的深层挖掘,恰好弥补了其中的缺憾,将独特的民族性舞姿发挥到极致。不管是从外形的雕刻到神韵的磨炼,还是从气息劲力的掌握到情感的表达,都使学生有了更为深刻细腻的体会。身韵遵循上身动律加上膀臂的动作,运用抹手盘手穿手等动作形式延伸上肢;加上腿部动作脚下步法和头部动作,由此带出各类跳跃动势,使身韵技术化成为可能。打破原有动力定式,赋予动作不同的力度节奏处理,改变原有的固化表现形式,使舞蹈语汇更为丰富。让身韵溶化在古典舞的一切舞姿技巧中,去发展民族的跳跃,让它闪转腾挪如龙飞凤舞,为古典舞的剧目发展也带来了新的转机。舞姿跳强调身体躯干上身与下身的协调配合,上下身多呈拧倾,对抗形式出现。在跳跃时从不平衡的舞姿动作中寻找到平衡点,并在瞬间起跳时将身体的重心与动力保持完美的协调统一。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午相向,阴阳相容的技术体现。

二、舞姿跳的科学训练

无论是轻盈灵活的舞姿小跳,还是飘逸俊朗的舞姿中跳大跳,掌握合理有效的起跳和用力方法才是其重中之重。都说没有好的蹲就没有好的跳,清楚地反映出舞蹈中蹲对跳跃能力,跳跃高度的直接影响。其次,在起跳的节奏处理上也要注意快慢的节奏变化,平均的干拔节奏则会直接影响跳跃的弹性和质感。最后,手臂的合理正确使用会为舞姿跳的完成起到固定姿态的作用,同时会使肢体的协调度得到提升。

在舞姿跳的训练中应遵循准备、起跳、空中舞姿和落地缓冲的四个过程进行逐个的针对性训练。准备主要是基于起跳时蹲的发力和特定的步伐训练,而其训练核心是引导学生掌握好蹲的幅度和步伐的步幅,并因不同的舞姿跳种类进行适应性训练;其次,起跳是基于利用肌肉弹性和整个身体状态的改变而获得的向上加速性训练,其训练核心是引导学生做好髋、膝、踝关节蹲的深度和肌肉蹬伸的拉力变化,达到腹部、腰和背肌收紧效果;空中舞姿主要强调手臂与身体的配合或两腿配合,训练学生的平衡能力,达到对古典舞舞姿最完整的呈现;最后,落地缓冲是基于对空中动作完成后着地动作的处理,训练核心是引导学生做到轻盈和干净利落落地。只有对舞姿跳的发力方式和发力方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清楚其中的每一个发力细节,并能全面把握其舞姿风格及韵律内涵,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古典舞舞姿跳科学有效的训练技法。

三、舞姿跳在剧目中的实践运用

舞蹈中的意境总能呈现出独特的变化姿态,时而凌空而起;时而仿若腾云驾雾,这样的变化只有跳跃技巧的适时运用才能够充分得以实现。“舞姿小跳”的运用让人感觉轻盈自然;“流动小跳”的运用会使人感觉欢欣雀跃;“斜探海跳”的运用则能够完美展现回旋;而“紫金冠跳”的运用却能够成功体现出飘逸延展。整个舞蹈作品就会因为舞姿跳的运用让观众因为瞬间的腾空收获出其不意的舞蹈意境。

古典舞剧目中,不同的人物性格要用不同的舞姿跳来展现,才能凸显人物性格的鲜明性。“矫捷舒展的舞姿大跳”展示的是舞蹈人物形象阳刚稳健的性格特点。例如舞蹈《木兰归》,开始就以舞姿大跳揣燕接翻身出场,生动塑造出英姿飒爽的舞蹈形象。随着舞蹈情感色彩的丰富多变,舞蹈中多以“凌空跃”“紫金冠跳”“元宝跳”等大幅度舞姿跳跃出现,舞蹈充分体现出人物阳刚威武的性格特征。最后,花木兰以舞姿小跳劈叉跳的交替出现,在塑造激烈亢奋人物性格的同时又不失女性的灵动活泼,给观赏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中国古典舞是一种集技术技巧,身法韵律于一体的超高要求的表演性艺术。倘若没有精湛的技法和精准的身法表达,都会使古典舞的展现变得寡淡无味,失去了其本身的动作质感和审美情趣。而作为推动情绪高潮的舞姿跳,更是在学习和训练中需要极为重视的一种训练程式。在课堂训练中,应高度重视跳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法,除了要掌握与运用人体运动理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以外,更要着重运用舞姿跳的完整训练去体现中国古典舞浓郁的民族舞蹈风格。在实践运用中,要清晰把握不同舞姿跳的风格特点,不能一视同仁没有变化。通过进一步对中国古典舞舞姿跳的研究探索,将舞姿跳与中国古典舞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相结合,使技术得到民族文化的融会贯通,将使其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为我所用。

指导教师:殷强

[1]李炜,任芳著.《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法课教程》,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第1版,ISBN 978-7-5614-6439-7。

[2]沈元敏著.《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中专女班》,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ISBN 978-7-80667-609-7/ J.575.

[3]田湉著.《中国古典舞的形式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5月,第1版,ISBN 978-7-04-045285-3/J.722.4.

[4]杨成《舞蹈中跳、转、翻技术技巧训练的特点与运用——以中国古典舞为例》来源:学术期刊 《艺术研究》 2015(2).

[5]李佳妮.《关于中国古典舞三大技术技巧的科学训练探析》来源:学术期刊 《音乐生活》 2015(6).

刘晶,女,专业方向:中国古典舞表演与教学。

猜你喜欢

舞姿古典舞发力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当前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困境及对策
看看,春的舞姿
浅析古典舞对传统舞蹈的继承和演变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石头也会舞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