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财务队伍建设探究

2016-07-12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建设

汪 红



“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财务队伍建设探究

汪红

摘要:本文论述了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加强财务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高校财务队伍建设存在的现状,提出了优化高校财务队伍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财务队伍;建设

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首次实现4%的突破,随着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不断增加,特别是互联网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需要。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革新离不开财务人员参与,当前经济形势下高校急需建设一支学习能力强,业务水平高,作风硬派的财会队伍,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加强高校财务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一、高校加强财务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适应互联网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的发展引起高校内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促使高校的财务管理环境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日益复杂。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财务人员,传统的高校财务人员只注重服务而忽视管理,日常工作的核心是简单的会计核算、工资发放,并不能适应高校经济环境变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网络信息化时代下,要求高校财务人员不仅具备精湛的业务素质水平,而且应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化操作技能,因此,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财务队伍意义重大。

(二)满足师生多元化需求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高校经济业务日益复杂化。特别是近年来,高校经济业务市场化、国际化趋势明显,国际交流、校企合作业务等对高校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财务人员要全面发展,不仅要具备财务业务知识,而且要具备计算机、英语、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学校师生面临的复杂业务问题。加强高校财务队伍建设对服务全校师生需求、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三)提高财务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需要

高校财务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财务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高低。高校财务人员的工作任务不仅是简单服务好全校师生员工需求,而且也要为学校发展提供财务决策和资金保障,这就需要高校的财务人员由简单地日常报账、工资发放向参与学校管理、决策转变,由被动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转变,对财务知识的宣传由事后宣传向事前、事中宣传转变,财务工作手段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只有建设这样一支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财务队伍,才能更好地提高财务管理与服务水平,服务学校科学发展。

二、当前高校财务队伍建设存在的现状

(一)财务队伍结构不合理

网络信息化时代下,传统的高校财务队伍结构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专业结构不合理。目前高校财务人员主要是财会专业出身,但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高校经济业务市场化、国际化趋势明显,单一的财务专业知识难以满足高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2)学历、年龄结构不合理。高校财务人员大多数是引进高层次人才或领导的家属,多数人员学历层次较低,专业结构复杂,难以胜任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由于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高校财务队伍年龄结构也不太合理,年龄偏大者居多,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较弱。(3)人员结构不合理。具有关数据统计,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占全校教职工的比例为100:1,这还不包括与财务业务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在校学生和临时工作人员,可想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工作压力之大。

(二)缺乏有效的考核和监督机制

目前,高校财务人员工作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高校财务人员缺乏工作动力和积极性,导致高校财务管理与服务工作水平较低。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服务意识差,导致师生员工与财务人员矛盾较多,对财务部门意见较大,财务部门开展财务工作阻碍多。一方面,由于高校财务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多数财务人员得到职称晋升机会少,超工作量严重、工作成果显著的人员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导致师生员工服务态度差,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缺乏激情。另一方面,部分财务人员工作存在的频频失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惩戒措施,滋长了财务人员侥幸心理,安于工作现状,对财务工作更加粗糙。

(三)缺乏自主学习机会和创新能力

由于高层领导不重视和不了解财务工作,认为财务工作只是简单地核算和发工资,不需要多么高的业务素质,因而提供给财务人员培训学习和出外交流的机会较少。由于高校财务日常工作量较大,财务人员疲于应付工作,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和了解最新的业务知识,这样导致才财务人员知识结构陈旧,专业知识老化,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欠缺,视野狭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满足不了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多元化经济业务发展的需要。高校的财务工作的离不开财务理论的创新,财务人员一味的进行工作,不善于学习、研究、总结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方法,缺乏科研创新能力,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

三、优化高校财务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优化高校财会队伍结构

首先,优化财务队伍的专业结构。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下,高校经济业务日益复杂,财务人员单一的专业结构知识难以满足高校业务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需要财务人员自身加强学习,学习计算机、经济管理、法律,英语等方面知识,另一方面在招聘环节,可以选聘有管理、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专业背景的优秀毕业生。其次,优化财务队伍学历、年龄结构。转变传统的内部招聘单一模式,通过外部选聘学历层次高的优秀毕业生,注入新鲜的血液,优化财务人员学历和年龄结构。财务人员自身也可通过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层次。最后,优化财务人员结构。财务人员匮乏一直是制约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瓶颈,一方面财务部门可通过内外部招聘选拨优秀人才,增强财务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可实行人员外包政策,招聘大量临时人员或由财务中介机构进行日常简单的会计核算工作,解放正式员工,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去指导、研究、管理财务工作。

(二)建立有效的考核和监督机制

从财会人员的思想素质、工作质量、工作效果、服务态度等方面制定奖惩办法,根据岗位的不同将指标进行量化,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按考核制度进行考评,将考核结果与分配制度结合,形成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良性互动。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推行竞争上岗制和末位淘汰制,避免高校人员懈怠心理,来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此外,财务部门可设置投诉和建议信箱,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监督财务工作的积极性,督促财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品质。

(三)加强学习培训和创新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财务管理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地位日益重要。首先,应从思想上提高高校领导人员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只有领导重视才能提供更多的机会让财务人员加强学习培训,出外进行学习交流。其次,解放财务人员,让财务人员有充沛的时间和精力去参自主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新财务知识结构,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转变财务工作思维和方式。最后,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外,应加强科研创新,总结先进的财务工作经验,研讨最新的财务热点,难点问题,为更好地开展财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文璐,刘艳华.高校财会队伍建设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2(11).

[2]浅谈如何提升高校财务队伍能力建设[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1).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财务处)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