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食品加工企业成本核算问题及完善建议

2016-07-12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1期
关键词:食品加工问题及建议成本核算

章 回



水产食品加工企业成本核算问题及完善建议

章回

摘要:水产食品加工企业供、产、销具有单体差异大、季节性强等多样特点,同时,随着企业规模扩大,水产食品加工企业业务链不断延伸,这就会为企业的成本核算带来诸多难题,如何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实现高效的成本管控,已经成为企业进一步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水产食品加工企业的成本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当前水产食品加工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关键词:水产;食品加工;成本核算;问题及建议

一、水产食品加工企业经营特性

(一)生产特性

首先,生产环节较多,水产食品加工企业原料来源与水产养殖息息相关,且原料需要经过初加工、深加工等多个加工程序才能进入大众餐饮领域。第二,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部分水产品只有在某个季节才能生产或者生产规格达到最高。第三,企业生产规划直接影响成本核算,不同生产流程、车间成本耗费差异明显。

(二)销售特性

食品行业产品具备一定保质期,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如果又涉及出口业务,这就对食品生产、保管、配送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企业、不同产品成本耗费会存在差异。同时,由于具备保质期,有的水产食品若在期间内无法销售,就会造成更高的存货成本,食品生产需按销售需求量进行,特殊性较强。

(三)管理特性

水产食品加工、保管、配送运输过程中的管理,特别是水产冷冻食品原料在加工过程中的解冻、速冻环节,对产品成本影响较大。对于外贸食品加工企业,出口创汇成为企业利润链的核心构成,这就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条件的影响,外贸很可能发生波动,若无法强化企业成本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很可能将企业淘汰,因此,管理上,水产食品的成本核算要求较高。

二、当前水产食品加工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统计相对模糊

以广东某水产品加工企业为例,企业集水产、苗种、饲料、养殖、加工、贸易于一体,产品出口至欧美、日本、中东、台湾、香港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产品也开始进入国内东、西、南、北、中区域的市场。随着市场需求的转变,企业不断调整生产模式,由原有的养鳗、烤鳗、水产畜牧饲料加工、销售等业务为主,拓展转变为集烤烙鱼片、面包鱼、虾、鱼丸、鱼糜制品多元化生产的大型企业。由于企业原料来源、生产制造中工序、外贸出口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企业的产销及管理环节都会发生众多不确定因素导致的零散生产成本,在成本统计时,如果采用模糊化方式进行处理,使得部分零散成本统计笼统,核算时科学性不高,成本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企业利润,为企业决策造成阻碍。

(二)精细化核算不足

当前大型水产食品生产企业绝大多数已经采取了现代化生产模式,但是,不少企业的部门工作安排合理性还是不高,尚未切实达到精细化、专业化的成本管理与核算。例如,在产品价值链周期中,设计部门只考虑产品的功效,不考虑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部门通常只管销售,对于生产方面顾及不足,在沟通不畅的情况下,产品定价过低、营销费用失调、生产不匹配等现象仍有发生;采购部门在采购时,通常也只管采购价格及数量,对于采购过程中需发生的物流配送成本不重视,而水产品采购、运输及保管需要用到冷库、冷藏车等专业化设备,费用高,若采购中不关注采购全流程,极有可能导致费用偏高;生产部门在生产时,由于水产品产生的残次废品基本无法回收利用,若只关注生产质量及效率,不顾损耗、工艺优化,很可能造成过量的生产成本。

(三)部分核算人员无法适应新管理模式

首先,大中型水产企业多已利用ERP等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然而,操作时,由于人员素质限制,操控能力不足,软件应用范围较窄,难以提升企业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的精确度,在培训机制建设不足的状况下,人力资源水平也成为了限制企业有效控制成本的瓶颈。再者,部分管理者对于成本核算的认识不深,有的管理者认为成本核算是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无法切实按照现代化生产要求进行成本控制,导致了会计核算的薄弱。

三、水产食品加工企业成本核算完善建议

(一)注重全流程管理与成本核算的贴合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保障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耗费的真实体现,确保企业运营全流程系统管理与成本核算的贴合,让全体员工自主改善不断降低成本。以广东某食品公司为例,公司按照原料、生产、销售三大流程,构建了集苗种、饲料、养殖、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来源可追溯系统以及海洋捕捞产品从海域、捕捞船认证、检验、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质量监控体系,针对金融风暴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公司严抓产品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各项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经营指标逆势飘红,2009年公司产值和销售额比前年均增加30%。在稳定外销的同时,积极扩大内需,当年投资两千多万元兴建第二车间,主要生产内销产品。成本统计过程中,注重全流程管理与成本核算的贴合,将供、产、销流程、尤其生产流程与成本核算相契合,只有这样,成本模糊问题才能得以避免。

(二)完善分工结构,提高部门协作能力

成本核算系统的高效运作需多方协同,为成本核算人员分析、测定标准成本进行核算提供基础信息,成本核算人员利用标准成本方法,实现成本差异的动态分析。完善的生产流程数据系统又能使企业更好采用作业成本法对间接费用按成本动因分配,消除或改进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分清责任,实现精准高效的成本核算,利于绩效考核,利于企业产品决策。以本企业为例,本企业先前是以水产品粗加工为主,逐步转型为水产食品深加工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也经历了从粗转细的这个过程,考虑到水产食品深加工产品核算中品种多、批量少、利润空间小等问题,在原有信息化系统基础上完善成本核算流程,推行作业成本法。首先,企业分析生产作业相关流程,剔除不增值作业,合并同质作业,进行资源消耗归集,确认生产消耗成本。其次,根据成本动因理论,企业管理层开展了动因分析,并进行统计确认,再将作业消耗费用归集到成本对象中,产品成本的准确核算为企业产品营销决策提供了保障。

(三)提升人员素质,为成本核算提供坚实基础

首先,针对水产企业较长的业务链,建议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需要关注成本模型的构建、生产流程的分解以及成本动因的确定,提高成本核算的精度。这就需要企业全员具备成本管理的共识。其此,构建优良的人力资源基础,制定较高的核算岗位准入机制及持续培训机制。成本核算管理者应当自觉学习成本核算相关方法,建设更为扎实的会计基础。本企业在聘用财务人员时除了必须的人品考核外,还要考虑专业对口、工作经验、学习和适应能力、细心谨慎、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水产食品加工行业不断提高的产品标准,日益严重的产品同质化,使得国内外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要想通过成本领先战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完善成本核算管理,有效减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席珩.现代企业成本核算问题探讨[J].财税研究,2013(03).

[2]王柯力.企业在成本核算与管理方面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2:189-190.

[3]桑芙蓉,试论加强企业成本核算控制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3(06):133-133

(作者单位:广州禄仕食品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食品加工问题及建议成本核算
浅析通过产品质量统计的改进规范质量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案例教学法在《食品加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
基于特征的复杂工件数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存在问题的研究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煤矿岩巷机械化作业线在新安煤矿的推广与应用
谈食品加工人员用工作服的质量控制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