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改革

2016-07-12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改革

张 剑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改革

张剑

摘要: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小型企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成长速度、数量以及对GDP增长所做出的贡献都是及其可观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体的平稳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却存在着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对企业债权人、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都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所以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体制现状及改革的研究是及其必要的,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高速地发展,也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相关管理办法起到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分析,从中小企业内部和我国相关政策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改革方向。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体制;改革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出现的问题

1.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会计账面混乱,会计数据真实度、准确度欠缺,会计披露虚假信息时有发生。会计信息披露时间不及时,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的决策失去时效性。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影响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表现为公司对应披露的信息不作全面的披露,而是采取避重就轻的手法,故意夸大部分事实、隐瞒部分事实,误导投资者等问题。

2.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中小企业常出现任用不具备上岗资格的会计人员担任会计岗位、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账薄设置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私设帐外账、为减少纳税谎报利润。会计岗位的配置不符合内部牵制政策、违反会计核算的独立性情况也时有发生。

3.对财务报表使用人的参考价值不大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不高,影响政府对企业纳税申报的审核、银行对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投资者及股东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以做出投资决策、企业管理者对企也做出相关决策。

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出现的原因

1.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不充裕、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不高、企业人员培养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中小企业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欠缺、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责任感不强,另外中小企业由于工资待遇不高、发展前景不理想导致会计人员的流动性太高,难以聘任和留住优秀人才,所以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素质欠佳,造成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严重失真。

2.企业法律意识淡薄

近年来我国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相应出台,使中小企业产生了对政策的依赖心里,在利益冲突时他们更愿意上访而不愿意诉讼,更愿意找党委和政府而不愿意找法院,更愿意找媒体曝光,而不愿意进行法律咨询”。这种心理误区的存在,导致中小企业不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且,中小企业也缺乏真正属于自己的保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自我保护组织,长此以往,中小企业无法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缺乏在资金、客户、成本、商誉、市场占有率、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致使企业管理者想方设法的钻法律的空子,以谋求减少税收降低成本,节省企业开支,所以企业管理者便授意或诱使企业的财务人员在会计报表中隐匿收入、少计利润,造成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的真实状况严重不符。

3.会计监督力度不够

中小企业负责人会计监督意识淡薄、机构设置不规范、内部控制不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许多中小企业内部人员经常谎报出差费、在账目上做手脚,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即使是内部管理者也很难辨别账目的真实性,对与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来说就更不具有参考价值了。

我国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即各级财务部门,主要侧重于管理政策、制度的建设、业务指导工作和证书管理工作,而忽视了对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指导监督。另外,职能部门对会计监督工作缺乏联动机制,财政、审计、税务、经信、海关、工商、金融、证券等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造成对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重复和漏查。

许多会计事务所审计评估水平参差不齐,其职业操守的状况也有待提高。在审计水平上,许多事务所的通用做法是外聘一两位具有签字权利的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以满足其出具报告在形式上达到法定法规要求。实际上自身审计人员的能力往往不足以应对各种企业的状况,不能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更为严重的是许多事务所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在承接新客户或保持固定的老客户时,往往服从客户的需要,对于一些不合规或不合理事项不予调整,对企业的一些不正常事项不予披露,出具粉饰或虚假的审计报告等等。这种做法将职业道德、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置之脑后,甚至认为只要是事务所可以承担的、赔得起的报告都做。这样事务所的评估审计作为社会中介监督的顶梁柱就难以支撑,出具的审计报告可信度低。

三、对解决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1.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监管,提高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加大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力度,企业在录用会计人员时审慎考察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会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坚持遵守会计人员任职资格,从而建设高效廉明的财务团队。

2.完善法律制度

政府相关部门要贯彻落实各项会计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对不合法合规的会计行为要严格执行处罚措施,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对中小企业会计法律法规的制定,规范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合法、合规性。

3.加强会计监督力度

企业内部要加强对会计部门、会计人员的监督,完善内部控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职位责任机制。政府部门要强化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由审计部门负责专项工作,定期对中小企业进行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而对于重点企业则要求按期报送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对所其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严格审查。财政部门应定期举办关于会计法律、财经法规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得培训,加强财会人员的法律意识。税务部门要在征税时,对除定额征收以外的企业,应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严格审查,并与财务部门相互核对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存在偏差。相关部门对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制度,从而增加企业信誉。会计事务所要明确自身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坚持客观性、专业性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韩红星.浅谈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1,9.

[2]杨晓玲.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J].中国证券期货,2011,10 .

[3]曹建武.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思考[J].中国商贸,2011,27.

(作者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