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控管理构架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启示

2016-07-12寇明芳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1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内控管理财务管理

寇明芳



企业内控管理构架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启示

寇明芳

摘要:随着我国行政事业相关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以及管理水平,能够加快建立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步伐,保证行政事业内部财务管理能够稳定运行。

关键词:内控管理;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系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前提,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健全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系,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行政事业建立内控管理的必要性

1.可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顺利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增加经营模式,受到了政治经济改革的影响,从以往的行政拨款和依靠行政收费的方式转变为一个多渠道融资形式,不仅实现了一些机构原有的功能,而且还开展了合资以及对外投资等多项经济活动,为了确保这些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行政事业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内控制度,全面的内控制度不但可以制定合理的经济活动计划,而且也能有效的控制和监督管理资金的流动,最大限度的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进程。

2.满足现代经济发展需求。内控制度主要是建立完整的流程和体系,防止行政事业内部人员出现舞弊以及错误的情况,从而确保行政事业内部的管理效率,加强行政事业的内部控制是实现行政事业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一些发达国家常常将这种做法应用在企业以及机构治理方面,如此才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我国行政事业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内控制度,不但能够提升行政事业的管理效率,而且也能够保证行政事业内各项任务可以顺利完成。

二、影响行政事业内控制度建立的因素

1.内控制度有待完善。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我国内部审计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阶层对于内部审计不够重视,错误的认为审计只是查账,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效益并没有直接关系,相关管理人员仅仅只是按照惯例和经验办事,没能够正确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忽略了内部审计的严肃性和刚性。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内审制度,对于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因此,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不但可以保障会计核算的质量,而且能对会计核算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2.没有合理运用人才。行政事业单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增强会计岗位间相互监督以及相互制约,从而实现提升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目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阶层一定要正确的认识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不能草率的认为建立内控制度会导致工作上程序复杂、手续繁琐,甚至是对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在人才合理运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科学、不完备的用人机制,导致人员配备要求降低,使得会计任用人员结构不合理,且自身的综合素质较低,不能满足新时代对于会计人才的要求。

3.监督不到位,内控意识薄弱。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建立包含社会监督、政府监督在内的外部监督体系,却由于标准不一、功能交叉,以及管理较为分散、信息缺乏沟通,从而导致有效监督合力没有形成,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不仅仅是一个行政事业单位的事情,还应该是一项社会工程。就目前而言,一些审计、财政部门只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内资金运用的合法性重点监督,很少将重点放在行政事业单位内是否建立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方面;社会公众的监督力度微乎甚微,公众甚至都不知道怎样参与到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之中;一些专业的会计师也可能只会以单位的效益为重点,做出相关的审计报告,导致内控意识进一步减弱,不利于行政事业的发展。

三、企业内控管理构架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启示

1.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要行政事业单位内各个部门进行紧密配合,仅靠相关人员自主性执行发挥不出内控制度真正的作用来,行政事业在实施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强化责任追究,确保所实施的内部控制管理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实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仅仅是健全制度、改善管理的客观要求,更是衡量一个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重要的标准,是增强内部监督制约的重要手段。应该将不相容的岗位互相分离、严格审批支出,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从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有序、正常的对财务进行管理。

2.加强外部监督力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财政部门应该积极给予指导和组织,将之作为会计管理工作主要的任务,查找出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彻底改变行政事业内会计控制制度仅仅只是流于形式的局面,大力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对于一些控制较弱的环节,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堵塞漏洞,从而避免因为制度不完善而导致不良的后果。

3.规范人员任用机制。内部控制制度在行政事业中实行时,相关的负责人员应该要有“第一责任主体”的意识,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执行,从而推进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良性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会计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财会知识,增强财经法纪理念,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内部监督。

4.增强内控意识。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阶层应该加大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对于从事会计的相关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对工作责任理解的程度,明确各级部门的工作范畴,增强事业单位内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并且建立科学有效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他们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识。

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保障了会计核算能够准确、高效以及安全的进行。本文着重探讨了行政事业建立内控管理的必要性、影响行政事业内控制度建立的因素、内控管理构架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启示,其中影响内控制度建立因素主要有内控制度有待完善、对于人才没有进行合理的运用、监督不到位,内控意识薄弱。针对内控管理构架行政事业单位得到的启示,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其次加强外部监督力度;再次规范人员任用机制;最后增强内控意识,如此才能够健全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体系,推进我国行政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飞.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思考与分析[J].经营管理,2015,(18).

[2]张华.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控制度的思考[J].经营管理,2012,(11).

(作者单位:青海省土地统征整理中心)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内控管理财务管理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集团预算及内控管理的思考
浅谈电力施工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行政事业会计人员管理 提高依法理财能力
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的重点解析
谈构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模式的思路
内部控制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