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公安消防部队审计的发展与转型

2016-07-12方朝佳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5期
关键词:公安消防审计

方朝佳



浅析公安消防部队审计的发展与转型

方朝佳

摘要:审计工作作为经济活动独立客观的监督者和评价者,担负着促进消防部队经济管理,保障根本任务和宗旨实现的重要使命,它的发展和进步关乎消防事业的有序健康运行。本文分析了公安消防部队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公安消防部队审计发展应重点抓好的三方面内容:一是创新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审计工作环境;二是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履职能力;三是健全问责机制,保障审计职能的实现。

关键词:公安消防;审计;发展转型

一、公安消防部队审计发展的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公安消防部队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执法环境日趋复杂,经费保障较快增长,经济业务日益繁杂。新形势下消防部队的审计工作相对薄弱,不适应当前快速的发展的形势。

(一)审计工作体制不够完善,审计的独立性受限

从公安消防部队审计工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受限制。从公安消防部队现行的审计管理体制来看,各审计处、科室作为消防部队的内部审计机构,与审计对象在一个党委领导下,审计人员的任免、调动、奖惩,保障都受本级部队甚至被审计对象的影响,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受到较大限制,不能有效发挥审计应有的职能,造成审计工作缺乏权威性,审计人员的地位也随之降低。二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差。有的基层单位领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经费增长上,追求领导容易看到的,短期能见到效益的工作上,不注重经费管理的效益,存在虚列开支、挪用经费现象,在执行财经纪律上打折扣。审计过程中,有的单位和个人认为审计是对其工作的不信任,把审计当作是给自己挑毛病找麻烦,没有意识到审计监督是为了纠正违规行为,促进部队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从心理上排斥审计,存在抵触情绪,缺乏主动接受审计监督的思想。

(二)审计方法和技术相对落后,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

一是审计技术方法单一落后。目前的审计方法仍然以手工查账的方式进行,不但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效率低、准确率不高,问题查找中会有遗漏,导致被审计对象存在侥幸心理。审计工作上缺乏联系实际、深究到底的作风,大多数时候以单纯的账本为审计主体,仅对账本上所反映的要素进行检查监督,很少从经济活动的真实性上进行核查,工作浮于表面。这就导致一些财务人员片面认为,只要会计账目做平了,收支结余调整好,该有的材料齐全就可以,审计就不会有问题。二是审计人员编配不合理。从当前消防部队干部编制实际来看,审计力量相对薄弱,存在“岗位编制不合理、专业知识缺乏、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支队级单位审计干部多数为其他岗位干部兼职,有的是后勤财会人员、有的由不懂审计的纪检干部担任,他们在审计业务能力上下的功夫十分有限,缺乏应有的业务知识,在开展审计工作过程中无法对单位的经济管理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工作中出现顾此失彼、疲于应付的现象。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审计职能的发挥,也无法满足领导干部对审计工作的需求。

(三)审计的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审计成效不明显

原审计署长李金华说:“审计的目的就是要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整改、纠正这些问题,审出问题不处理问题就等于没有审”。一是审计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目前公安消防部队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审计责任追究机制,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无法准确定性,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也无据可依,审计的问责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党委和纪委等机关的查处,追究程序较复杂,难度较大。二是对审计质量的管理不健全。审计过程中审计机关自身管理是规范和严格的,才能去检查和督促别人。虽然公安消防部队审计建立起相对适应的内部管理体系,但也存在程序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尺度把握不准的现象,对审计质量的考评管理和审计人员的责任追究机制尚不健全。

二、实现审计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审计要发展转型,首先要创新工作机制

公安消防部队审计工作,要逐步通过创新审计模式,改进审计方法,在履行监督职责的同时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切实可行、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意见建议,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经费管理使用效益,并以此来提高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的水平,促进审计工作良性发展。一是创新性地开展绩效审计。根据当前公安消防部队实际,在审计工作中可以适当引入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审计部门或人员,采用现代技术、方法客观地对各级单位、部门实现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成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改善决策和管理的一种审计方式,把原来的单一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转变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综合审计模式。二是健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经济履职情况的评价,是衡量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方法,它既不能对领导干部德勤能绩的全面评价,也不能对单位财务工作的全面评价。当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重点是在财务数据上设标准,划红线。对营房车辆、器材装备等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评价较少,可以尝试将领导统筹、规划使用资产的效益性纳入到评价体系中,不仅仅只局限于从简单的法律法规、超支结余角度审计,而是将整体效益审计结合起来。

(二)审计要发展转型,必须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消防部队审计队伍对于促进公安消防部队的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高审计监督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为保障消防部队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具有重要意义。公安现役部队独立审计机构成立较晚,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政策不配套、机制不科学、能力不适应的问题,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审计干部的培育机制。优化现行审计干部培训机制,创新学习培训载体和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在每年一次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拓宽后续教育的渠道,立足于消防部队审计工作实际,强化对专(兼)职审计人员的短期视频培训,通过自我进修、视频短训等方式,尽快提高审计专业水平。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因地制宜,满足不同层次基层部队和审计干部的需求,把专业理论、方法技能和专业价值观的塑造和培育融为一体,培养实战型人才。二是建立审计干部的评价体系。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就像一面旗帜,它能引导人、塑造人,发现人、激励人,使审计队伍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审计干部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应紧贴公安消防部队审计工作实际,以客观公正为出发点,在评价中结合业务上级、业务下级和被审计单位等不同层面,多角度进行评价评议,反映考核对象工作实绩,最后将评价结果运用到对审计人才的使用和评价管理中。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设置“审计人员津贴”、“优秀审计员”或者推荐优秀审计人员参加学习研究等形式,让审计干部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三是探索建立审计干部的垂直培育机制。在部局、总队、支队搭建“审计专业人才库”,形成系统的审计人才培育机制,摸索审计干部的考核、评价、提拔、任用,为审计工作业绩突出,业务水平好的同志创造平台,建立审计干部上下流动的内部人才培育机制,如业务水平高的干部可以通过借用、参加大型项目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晋升提拔技术晋级的依据,统筹组织审计师职称考试等,让这个服务平台成为一个发现人才、服务人才、使用人才的中心,成为审计工作者的“基地”和“靠山”。

参考文献:

[1]夏青.将变革的思维方式嵌入到内部审计的DNA中[M].中国内部审计,2014:12-29.

[2]郭彦卿.完善我国审计监督的思考[J].法制论坛,2009(01):199-211.

(作者单位: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审计处)

猜你喜欢

公安消防审计
最美的逆行
新时期公安消防机构火灾事故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数据时代公安消防信息化的应用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数字集群通信保障工作中的风险管理
水上公安消防文学创作发展状况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