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

2016-07-12石国华吉林省吉林市结核病医院吉林吉林132506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胸外科风险管理

石国华(吉林省吉林市结核病医院,吉林 吉林 132506)



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

石国华
(吉林省吉林市结核病医院,吉林 吉林 132506)

【摘要】目的 探讨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60例胸外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而后分析两组护理规范和护理满意度、患者各功能状态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态度、专业技术、沟通能力和书写规范评分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3.75%,P<0.05;在患者身体、情绪、社会、角色等功能评分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操作质量,保证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各项功能状态。

【关键词】胸外科;风险管理;围术期护理

在美国,胸外科属于高危性科室之一,因此在胸外科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针对科室患者现存危险因素做针对性的管理提升,例如坠床意外损伤、压疮、拔管、药物使用不当、护理操作差错、沟通纠纷等,从而降低患者围术期的潜在危险,提升手术治疗效果,给与患者舒适的治疗体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60例胸外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范围为25~77岁,平均年龄为(65.2±5.3)岁;疾病类型中,肺部疾病者34例,胸部外伤29例,食管疾病11例,其他疾病6例;观察组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范围为27~78岁,平均年龄为(63.6±4.7)岁;疾病类型中,肺部疾病者31例,胸部外伤26例,食管疾病15例,其他疾病8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围术期护理风险:与疾病相关的护理主要集中在意外拔管、压疮、坠床等;与护理人员有关的风险因素主要集中在护理中的沟通处理不当而导致患者的不理解或者不良情绪与纠纷,专业护理技术不规范,护理记录不规范而引发的法律纠纷,护理中给药剂量、给药方式、药物配伍等不当而引发的患者身体不良问题。针对潜在的危险因素做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才能避免问题的发生[1-2]。

1.2.2 护理管理方法: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要对胸外科围术期护理制定规范完善的护理制度,将护理流程、标准和操作细节要求进行制度化,而后以制度为参照做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要依据科室情况建立应急预案、监督机制、考核奖惩制度、岗位晋升制度等。让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同时有明确的管理效果目标。严格三查七对等制度的执行,对于风险环节要做好醒目标注,提升强化管理,同时加强对依从性患者的监察,在围术期护理中要提升巡查力度[3]。

对现有的护理人员要加强培训制度,依据经验、资历、岗位的不同做针对性的护理操作规范培训,加强新护理人员的带教和基础培训力度,对于高级护理人员要加强高水平护理能力的提升,甚至可以依据情况安排相关参与高端护理培训课程,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日常管理采用分层管理,让护理人员对专科急救等技术有充分的掌握能力。培训要与考核联合进行,考核成绩进行公示,并与个人晋升、奖励关联,提升培训人员的参与热情和谨慎程度。培训中不仅要提升专业的技术护理技能,还要注意文书记录所涉及的法律知识、护理贯穿中的沟通能力以及患者心理护理能力的培训,此外,还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个人责任意识,强化个人风险意识,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1.3 评估观察:评估观察两组患者对应的护理工作中服务态度、专业技术、沟通能力和书写规范评分结果,患者身体、情绪、角色、社会等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满意度百分制调查表进行,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90分基本满意,满意率为60分以上群体总比。

1.4 统计学分析:将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 结 果

两组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态度、专业技术、沟通能力和书写规范评分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3.75%,P<0.05;在患者身体、情绪、社会、角色等功能评分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3。

表1 两组患者对应的护理工作考评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对应的护理工作考评对比(±s)

注:两组对比,P<0.05

分组  服务态度  专业技术  沟通能力  书写规范观察组(n=80) 93.5±5.6 95.4±2.5 92.8±3.1 94.2±3.1对照组(n=80) 81.3±2.4 79.4±5.4 77.9±5.3 81.4±8.4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身心各功能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身心各功能评分对比(±s)

注:两组对比,P<0.05

分组  身体功能  情绪功能  角色功能  社会功能观察组(n=80) 81.44±3.93 84.32±5.98 87.42±2.53 90.32±7.93对照组(n=80) 70.53±5.32 68.43±8.32 71.53±4.25 76.25±43.25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强化对各项护理技能的再学习深造,积极鼓励护理人员对护理中的涉及到的技能提升做不断地自我学习与改善,加强护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同时也提升护理对护理管理中问题的发现、上报,而后针对现存问题以及发现的潜在问题做对应的护理管理规范制度化完善,从而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规范进行。

加强医患双方对现存护理问题的发现,通过患者投诉或反映的问题来对临床护理工作做有力监督,并且与个人平时考核成绩紧密相连,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工作的谨慎思想。

参考文献

[1] 王晶茹.风险管理在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价值工程,2013,32(12):312-313.

[2] 潘艳芳,谢彩颜,朱玉兰,等.风险管理在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254-255.

[3] 刘素梅,孙红梅,黄宇华.风险管理在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34-135.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275-02

猜你喜欢

围术期护理胸外科风险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指导意义分析
腹主动脉瘤75例围术期护理思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