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压疮的护理干预效果

2016-07-12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河南新郑4511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压疮护理干预小儿

赵 珺(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新郑 451100)



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压疮的护理干预效果

赵 珺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新郑 451100)

【摘要】目的 研究对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压疮进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行头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4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40例)和研究组(2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压疮护理。根据国际压疮评估标准评定。结果 两组患儿均为Ⅰ期及Ⅱ期压疮,并无Ⅲ期或Ⅳ期压疮发生。研究组患儿Ⅰ期和Ⅱ期的压疮发生率为3.75%,对照组高达17.08%,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防治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压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压疮;护理干预

压疮又叫压力性溃疡,因身体局部长时间处于压迫状态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缺血缺氧症状坏死[1]。小儿头部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时,由于绷带或敷贴固定过紧等原因,留置针处常出现压疮,进行压疮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2]。本院为研究对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压疮进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选取患儿480例进行对照观察。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头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4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40例)和研究组(240例),研究组中男122例,女118例,年龄2~26个月,平均年龄(10.8±8.6)个月。呼吸道疾病患儿112例,腹泻患儿86例,其他疾病患儿42例;对照组中男116例,女124例,年龄3~28个月,平均年龄(11.2±7.3)个月。呼吸道疾病患儿109例,腹泻患儿80例,其他疾病患儿51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的数据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儿进行头部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压疮护理:①操作前正确评估局部皮肤的状况,询问家属患儿的过敏情况,仔细把握穿刺静脉,防止漏液、静脉炎症状的发生。②正确进行穿刺操作。穿刺过程中保证安全无菌,做好消毒准备,严格根据医疗程序进行操作。③注意局部皮肤反应。密切观察输液前后是否出现发红、肿胀、液体渗出的症状,如有,必须马上拔除留置针。④掌握相关压疮知识。对护理人员进行集体培训,掌握足够压疮知识以及防治压疮意识。⑤保证患儿饮食健康。护理人员应正确规划患儿饮食,在病情允许情况下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以增强患儿的机体抵抗力。⑥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关压疮护理指导,以防家属做出不当护理行为。

1.3 压疮评估标准:采用美国压疮协会制定的压疮评估标准,分为4期[3]。压疮Ⅰ期:皮肤完整,手指按压受压区皮肤不变白;压疮Ⅱ期:皮肤损伤及表皮或者真皮,溃疡为表浅性,可看到轻微伤口;压疮Ⅲ期:压疮处有伤口,伤口侵及皮下组织,不伤及筋膜;压疮Ⅳ期:压疮处组织被破坏,坏死至肌肉层、骨骼结构。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压疮发生率对比:两组患儿均为Ⅰ期及Ⅱ期压疮,并无Ⅲ期或Ⅳ期压疮发生。研究组患儿Ⅰ期和Ⅱ期的压疮发生率为3.75%,对照组高达17.08%,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压疮发生率对比 [n(%)]

2.2 压疮时间对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出现压疮的时间明显更晚(P<0.05)。见表2。

3 讨 论

静脉留置针输液有着避免多次针刺血管造成创伤的优点,尤其是在小儿输液治疗中,便利性更高[4]。当然,静脉留置针输液也有一定弊端。对于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输液,由于小儿头部皮肤娇嫩,患儿活动大、易哭闹,而静脉留置针处采用绷带或敷贴固定,影响局部皮肤散热,容易促使受压皮肤发红,进一步增加压疮的发生[5]。同时由于绷带或敷贴固定过紧形成压迫,也易容易在受压处发生压疮。此外,患儿营养不良,皮肤弹性差,造成皮肤抵抗力的下降,这也是引起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表2 2组患儿压疮时间对比(n)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均为Ⅰ期及Ⅱ期压疮,并无Ⅲ期或Ⅳ期压疮发生。研究组患儿Ⅰ期和Ⅱ期的压疮发生率为3.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8%(P<0.05),且研究组患儿压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与常规护理相比,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预防压疮的发生。临床进一步总结认为,预防压疮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几点:穿刺操作前正确评估局部皮肤状况、采取正确的穿刺操作、仔细注意局部皮肤反应、护理人员掌握相关压疮知识、保证患儿饮食健康、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等。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能够防治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压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丽萍,林英燕,王碧娥,等.护理干预对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压疮的防治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0):129-130.

[2] 杨萍.自粘式弹力绷带与布胶布固定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34):3932.

[3] 汪晓翠.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9):2946-2948.

[4] 周莲凤.浅析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与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7):1532-1533.

[5] 杨萍.自粘式弹力绷带与布胶布固定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34):3932.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260-02

猜你喜欢

压疮护理干预小儿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质量持续改进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