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评估

2016-07-12常培江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放疗科山东胶州2663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疗效

常培江(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放疗科,山东 胶州 266300)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评估

常培江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放疗科,山东 胶州 2663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共200例,其中轻度疼痛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1组与治疗1组;中度疼痛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2组和治疗2组,对照组均予以三阶梯止痛法缓解控制,治疗组均予以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比疼痛患者效果及作用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疼痛缓解率显著,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2.8±0.7)d、最佳缓解时间(3.3±0.7)d、持续时间(4.8±1.1)d,最佳缓解时间和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提升率58%、生活质量稳定率30.0%,总体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用药止痛期间恶心呕吐率4.0%、头晕发生率2.0%、便秘发生率0%,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使用可显著控制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同时很好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作用时间、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疗效

癌症中期之后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疼痛表现,这主要是因为癌症的恶化以及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会影响正常治疗、干扰患者正常生活、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和家庭和谐,需要予以个性化治疗[1]。三阶梯止痛法为代表的西药是缓解癌性疼痛的常用药,但存在作用时间短、容易诱发不良反应等弊端。而复方苦参注射液为代表的纯中药抗癌制剂则有更稳定、持久、显著的镇痛抗癌效果、不良反应轻微[2]。本研究为证实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恶性肿瘤癌性疼痛临床的应用价值,对比了不同病情癌性疼痛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于三阶梯止痛法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证实前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共200例,其中轻度疼痛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1组与治疗1组,对照1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48.5±2.7)岁;病情为大肠癌12例、乳腺癌11例、肺癌10例、食管癌8例、肝癌9例。治疗1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48.3±5.1)岁;病情为大肠癌14例、乳腺癌13例、肺癌10例、食管癌10例、肝癌3例。治疗中度疼痛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2组和治疗2组,对照2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0~82岁,平均年龄(47.6±3.4)岁;病情为大肠癌13例、乳腺癌13例、肺癌9例、食管癌8例、肝癌7例。治疗2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29~77岁,平均年龄(47.7± 3.7)岁;病情为大肠癌10例、乳腺癌13例、肺癌12例、食管癌7例、肝癌8例。各组患者基础资料及病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均予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的三阶梯止痛药物对患者进行镇痛治疗,若为轻度疼痛患者,则予以非甾类抗炎药物联合其他辅助药物镇痛,如双氯芬酸盐、阿司匹林、布洛芬、百服宁等治疗。若为中度疼痛患者,则根据病情实际予以阿片类药物联合非甾类抗炎药物联合镇痛,如曲马多、强痛定、双克因、奇曼丁等治疗。治疗组均予以复方苦参注射液静滴治疗,用法为0.9%氯化钠250 mL+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静滴,1次/天,10 d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3个疗程,观察对比镇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等情况。

1.3 评价标准。疼痛评估:应用NRS疼痛数学评估法对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共分为10级,1级无痛、10级重度疼痛,1~3级为轻度疼痛,4~7级为中度疼痛,8~10级为重度疼痛[3]。

疼痛缓解疗效判定:结合患者疼痛评估结果设定镇痛疗效为显著缓解、有效缓解、微效缓解、缓解无效。完全缓解即患者自觉疼痛感基本消失或控制十分显著、生活质量大大改善;有效缓解为患者自觉疼痛感减轻、生活难度降低;微效缓解即患者自觉疼痛症状有微弱减轻、依然存在困扰;无效即患者认为完全无改善或疼痛加重、生活更困难[4]。

生活评分: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的评估工作依照Karnofsky评分原则进行,若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前基础上提升10分及以上,即为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若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相较治疗前评分提升或下降在10分以内,即为生活质量相对稳定;若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相比治疗前降低10分及以上,即为生活质量下降[5]。

1.4 数据处理: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轻度疼痛患者缓解效果:治疗1组用药后疼痛显著缓解18例、有效10例、微效16例,总有效率88.0%,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轻度疼痛患者疼痛缓解效果[n(%)]

2.2 2组中度疼痛患者缓解效果:治疗2组用药后疼痛显著缓解6例、有效14例、微效18例,总有效率76.0%,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中度疼痛患者疼痛缓解效果[n(%)]

2.3 2组患者止痛作用时间:治疗组起效时间(2.8±0.7)d、最佳缓解时间(3.3±0.7)d、持续时间(4.8±1.1)d,最佳缓解时间和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提升率58%、生活质量稳定率30.0%,总体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4。

表3 2组患者止痛作用时间对比(d)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n(%)]

2.5 不良反应:治疗组用药止痛期间恶心呕吐率4.0%、头晕发生率2.0%、便秘发生率0%,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3 讨 论

3.1 本次研究成果分析:本研究为证实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恶性肿瘤癌性疼痛临床的应用价值,对比了不同病情癌性疼痛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于三阶梯止痛法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6]。对照组患者均予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的三阶梯止痛药物对患者进行镇痛治疗,分别对轻度、中度疼痛患者予以针对性的阶梯性药物镇痛治疗。而治疗组则均予以复方苦参注射液静滴治疗[7]。

两组患者根据方案规定予以各自不同的疗法连续治疗2~3个疗程后,对比疗效,治疗组疼痛缓解率显著,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证实了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静滴镇痛的方法在镇痛率上能达到盛行西医镇痛方案相近的效果;治疗组起效时间(2.8±0.7)d、最佳缓解时间(3.3±0.7)d、持续时间(4.8±1.1)d,最佳缓解时间和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复方苦参注射液静滴镇痛法的使用可显著达到延长作用时间、持续稳定控制病情的目的;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提升率58%、生活质量稳定率30.0%,总体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静滴镇痛法的使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减轻生活压力、并从根本上减轻心理压力和家庭负担;治疗组用药止痛期间恶心呕吐率4.0%、头晕发生率2.0%、便秘发生率0%,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复方苦参注射液的静滴镇痛能在获得满意疗效的同时避免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和配合率[8]。

3.2 相关研究对比分析: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癌性疼痛表现,降低生存质量、治疗配合度的同时,还大大恶化了患者的治疗体验甚至引发医患纠纷。因而在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过程中,需要兼顾疼痛控制。

国内外临床上使用广泛的三阶梯止痛治疗法为西医镇痛疗法,尽管能收到一定的镇痛效果,但效用时间不够长、患者镇痛过程中不良反应频发,还会对其他系统功能造成负面干扰[9]。国内近年来有很多关于中医控制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报道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是常用的中药镇痛药物[10]。相较于三阶梯止痛法所用西药来讲,中医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成分更有助于持续控制癌性疼痛、作用温和而持久,临床工作者及患者评价均较高[11]。另外,复方苦参注射液成分有很大优势,取自天然,不会产生药物依赖和耐药现象,如有必要可满足持续使用的需求。注射液成分还能促进功能遭到削弱的脏器血管发生扩张、改善脏器组织缺血现象,同时还有助于消炎镇痛[12]。

有临床工作者尝试对复方苦参注射液有效成分对前后端粒酶活性作用情况进行PCR Elisa检测分析,发现其中所含的苦参碱成分可直接诱导K562细胞发生分化,这种作用的内在机制很可能与干扰细胞周期、降低端粒酶活性有关。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成分还可对肿瘤细胞的复制转移产生显著的抑制效用,其可干扰肿瘤细胞、内皮血管细胞黏附作用并对CD49、CD44等典型癌症因子表达过程产生干扰,可同时降低内皮细胞通透性、维持内皮细胞完整性[13]。在具体的生活质量评估指标中,专家学者们发现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后,患者睡眠状态更好、饮食情况改善,同时精神状态也大大好转,这也直接促进了恶性肿瘤日常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14]。

总之,复方苦参注射液的静滴可显著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作用时间长、有极佳的稳定性,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生理痛苦和心理压力,从而支持肿瘤治疗工作顺利开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肿瘤治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大荣,高军.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5(2):104-105.

[2] 芦殿荣,芦殿香,冯利,等.中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临床应用概述[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251-253.

[3] 赵志正,刘杰,林洪生,等.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4,9(7):851-856.

[4] 陈琼,章华丽,董咏梅,等.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 (27):3468-3472.

[5] 陈莉林,曾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阿片类止痛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临床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6):868-870.

[6] 巫桁锞,蒋参,蒋唯,等.攻癌镇痛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2):215-216.

[7] 陈衍智,李元青,王薇,等.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1):61-64.

[8] 刘冯,肖丁华,文飞球,等.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J].山东医药,2010,50(45):103-104.

[9] 康凤河.针刺联合自拟消瘤止痛汤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8):31-32.

[10] 漆辉雄,杜珂.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82例晚期癌痛患者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9):1048-1050.

[11] 姚萍,王莉敏.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研究与进展[J].上海护理,2013,13(5):64-67.

[12] 黄浩.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0(5):283-284.

[13] 沈春勤.癌性疼痛患者的护理现状与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29):520-521.

[14] 孔天东,张彦华,张洁,等.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及唑来膦酸注射液对中重度骨转移疼痛的治疗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8):105-106.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205-02

猜你喜欢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痈的疗效观察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