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臭氧液联合改良VSD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术前应用的效果分析

2016-07-12许圣犬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

许圣犬 周 刚 宋 杰(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臭氧液联合改良VSD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术前应用的效果分析

许圣犬 周 刚 宋 杰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摘要】目的 分析臭氧液联合改良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皮肤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 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外伤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20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3组(臭氧+VSD组、VSD组、对照组),各40例。采用模拟视觉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计算创面感染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创面渗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表达水平。比较3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d)、第10天创面愈合率(%)、换药次数(次)、疼痛评分、创面感染率。结果 臭氧+VSD组、VSD组、对照组患者创面渗液IL-6、TNF-α水平逐渐升高,EGF高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VSD组、VSD组、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d)、第10天创面愈合率(%)逐渐减少,换药次数(次)、疼痛评分、创面感染率逐渐增加,3组间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可以明显减少创面渗液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肉芽组织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提高临床创面愈合率。其中,以臭氧液联合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效果较好 。

【关键词】臭氧液;负压封闭引流;软组织损伤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增加,四肢严重开放性损伤患者逐渐增多。严重开放性损伤患者软组织严重缺损同时多伴有创面严重污染,伤后创面感染概率明显增加,临床行Ⅰ期植皮或者皮瓣移植手术风险较高。因此,该类患者多在彻底清创基础上给予换药治疗,待创面好转稳定后给予Ⅱ期植皮手术。但创面缺损越严重,患者创面感染概率越高。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作为一种新型引流技术,自德国引进后,经我国维斯第公司研制成功后作为负压创面治疗的关键技术逐渐推广应用于临床。VSD技术适应证广,在受伤创面形成负压状态,吸取创面渗液,促进创面血液循环,减少创面感染概率,但临床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引流管易堵塞,创面易发生厌氧菌感染或者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等发生。近年来,研究[1]显示臭氧水在防治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中具有一定作用。课题试研究采用臭氧水联合改良对流冲洗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皮肤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外伤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20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41例;年龄34~76岁,平均(49.04±9.73)岁。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3组(臭氧+VSD组、VSD组、对照组),各40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创面面积、受伤原因、伴发骨折情况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清创换药,四黄油纱布覆盖包扎。VSD组患者在常规清创后,使用聚烯醇明胶海绵材料紧贴创面,生物透性薄膜缝合创周形成负压区,内置多孔硅胶冲洗管,Y形引流管连接中心负压装置,持续负压吸引。臭氧液+VSD组患者在VSD组治疗基础上将制备好的臭氧水(10 μg/mL)经引流管对流冲洗,循环创面60 min,每日1次。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②严重凝血机制异常者;③活动性出血创面者。课题研究得到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人民医院科研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验指标:采用模拟视觉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计算创面感染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创面渗液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表达水平。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d)、第10天创面愈合率(%)、换药次数(次)、疼痛评分、创面感染率。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糊法,将0~9分作为无痛与最痛起止点,依据患者感觉选择评分,代表疼痛程度。创面感染率评定创伤后第10天时取创面渗出物做细菌培养,计算细菌培养阳性率。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3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3组患者创面IL-6、TNF-α、EGF水平比较:臭氧+VSD组、VSD组、对照组患者创面渗液IL-6、TNF-α水平逐渐升高,EGF高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创面IL-6、TNF-α、EGF水平比较

2.2 临床疗效比较:臭氧+VSD组、VSD组、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d)、第10天创面愈合率(%)逐渐减少,换药次数(次)、疼痛评分、创面感染率逐渐增加,3组间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

3 讨 论

四肢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后,由于组织缺损严重,同时又合并严重污染,因此,大部分患者缺乏临床I期缝合机会,特别对于某些难愈性创面。长期的清创、换药增加了创面愈合难度。自Fleischmann等首次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四肢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患者并取得良好效果后,2005年后VSD技术经德国引进,并由维斯第公司研制成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外科有力推广支持下,VSD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严重软组织损伤创面处理。VSD技术原理是利用高分子聚烯醇明胶海绵材料贴附创面,利用生物透性膜将创面封闭覆盖,形成密闭状态,在中心负压持续吸引状态下,创面形成高负压区。创面渗液经过泡沫材料与引流管有效间隔,保证了引流管通畅。及时清除了创面区渗出物以及坏死组织,同时封闭的生物薄膜减少了外界细菌感染概率。相关研究[2]显示VSD负压引流技术可以使创面始终保持干净、清洁状态,减少了创面细菌防治,防治细菌以及内毒素的二次吸收,有效预防了二次炎性打击损伤。VSD持续负压吸引造成创面组织处于负压状态,可以使创面组织处于牵张状态,终末动脉血管扩张,增加组织含氧量,减少毛细血管渗漏现象,减少炎性渗出以及毒素等二次打击,减轻组织间隙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但VSD技术应用中存在引流管易堵塞,造成引流不畅或者易脱落。有研究[3]统计VSD堵管发生率约在12%左右。长期封闭的创面存在厌氧菌感染概率增加等缺点。有研究显示在VSD治疗早期创面存在需氧菌繁殖下降,压氧菌生长概率增加现象。针对VSD技术缺陷,有研究[4]提出采用对流冲洗+复合VSD技术应用于创面的处理。认为间断对流冲洗可以降低创面炎性渗出物及促凝物质浓度,减少血凝块或者坏死物质斑块产生,减少堵管概率。对流冲洗复合VSD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创面毛细血管压、减少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保持创面清洁,减少细胞外基质降解,增加创面再上皮化过程[5]。臭氧溶解入水后具有高效杀毒、灭菌功能,对创面损伤刺激作用小,适用于口腔含漱等黏膜表面消毒灭菌处理[6]。针对以上疗法优缺点,课题设计在VSD技术上复合臭氧水对流冲洗方法。研究发现臭氧+VSD组、VSD组、对照组患者创面渗液IL-6、TNF-α水平逐渐升高,EGF高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渗液IL-6、TNF-α水平高低与创面炎性反应程度有关,创面炎性反应越明显,合并细菌感染概率越大,肉芽组织生长越慢,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越少,创面愈合时间越长。臭氧+VSD组、VSD组、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第10天创面愈合率逐渐减少,换药次数、疼痛评分、创面感染率逐渐增加,3组间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题研究结果表明改良负压封闭引流可以明显减少创面渗液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肉芽组织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提高临床创面愈合率。其中,以臭氧液联合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王杰,杨开波,范亚生,等.两种不同方案治疗上肢难愈性伤口的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5):3363-3365.

[2] 杨帆,白祥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各类创面的应用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1):82-85.

[3] 唐志豪.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创伤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5):118-119.

[4] 朱磊,李国庆,王来斌,等.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7):534-537.

[5] 王波,罗建成,连海云.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临床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102,18(1):81-83.

[6] 陈磊,王维山,阮智,等.使用VSD治疗的开放外伤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2):208-210.

中图分类号:R6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190-02

猜你喜欢

负压封闭引流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一期治疗尺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27例效果分析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护理分析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含氧液冲洗治疗慢性创面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医用三氧水修复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技术治疗压疮感染创面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髓炎伴皮肤软组织缺损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研究
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外科复杂创面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