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的临床研究

2016-07-12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新乡453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妇科

张 英(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的临床研究

张 英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高危型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CIN患者100例,其中Ⅰ级50例、Ⅱ级20例、Ⅲ级30例;检测并观察各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 DNA载量的变化,对比各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阳性率。结果 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阳性率分别为78.00%、85.00%、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阳性率与CIN病变级别呈正相关(r=0.783,P<0.P5);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 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CINⅢ级患者的HR-HPV DNA载量明显高于Ⅱ级、Ⅰ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级别CIN患者住院期间HR-HPV DNA载量明显高于出院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患者住院期间HR-HPV感染情况与CIN病变级别密切相关。

【关键词】妇科;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宫颈癌重要的前期表征,能够反应宫颈癌的发展趋势[1]。临床研究发现患者中高危型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type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与CIN的发生、发展有关系。但对于CIN患者与HR-HPV感染关系的研究尚比较少见。本研究检测不同级别CIN患者住院期间的HR-HPV DNA载量,观察住院期间HRHPV阳性率,探讨CIN病变级别与HR-HPV感染的关系,希望能对CIN患者的病情预测及诊治提供一定的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CIN患者100例,年龄21~22岁;其中Ⅰ级50例、Ⅱ级20例、Ⅲ级30例。纳入标准: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筛查结果异常;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CIN;自愿加入本研究,能够配合检测及观察者;排除既往有阴道手术史、习惯性流产史,前置胎盘及精神疾病者。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TCT及病理检查:采用TCT系统采集宫颈表面及经管脱落上皮细胞,送细胞学检查,诊断标准参照国际癌症协会宫颈细胞学分类系统分类法(2001年版)。TCT检查异常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使用莱卡电子阴道镜,按照标准步骤进行检查,对宫颈组织进行活检,病理诊断参照WHO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2003年版)。

1.2.2 HR-HPV DNA载量检测:采用宫颈管刷(美国Digene公司)在宫颈外口旋转3周并停留1 min,采集宫颈外口分泌物。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技术进行HR-HPV定性及半定量检测HR-HPV类型,HR-HPV DNA载量半定量检测具体方法参照WHO制定的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病毒载量检测方法。

1.2.3 随访复查:CIN患者住院期间每8~12周复查阴道镜,对宫颈可疑病变取活检并同时HR-HPV DNA载量检测。出院后复查阴道镜,对宫颈可疑病变取活检并同时HR-HPV DNA载量检测。若住院期间病情进展为宫颈癌,适当处理。本研究无住院期间进展为宫颈癌病例,无出院后失访病例。

1.2.4 统计方法:采用SPSS20.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CIN病变级别与HR-HPV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级别CIN患者住院期间HR-HPV阳性率:CIN患者HR-HPV阳性率为85%(85/100),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阳性率分别为78.00%、85.00%、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阳性率与CIN病变级别呈正相关(r=0.783,P<0.05);见表1。

表1 不同级别CIN患者住院期间HR-HPV阳性率

2.2 不同级别CIN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HR-HPV DNA载量变化: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住院期间HR-HPV 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CINⅢ级患者的HR-HPV DNA载量明显高于Ⅱ级、Ⅰ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级别CIN患者住院期间HR-HPV DNA载量明显高于出院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级别CIN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HR-HPV DNA载量变化

3 讨 论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宫颈癌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HR-HPV持续感染已成为公认的宫颈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2]。HPV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HPV目前已分离出130多种,其中黏膜高危型HPV-16、18、30、31、33、35、39与宫颈癌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大量文献已经证明,宫颈病变程度越重,HR-HPV阳性率越高。朱利等[3]报道,非住院期间CINⅠ、Ⅱ、Ⅲ患者中HR-HPV阳性率分别为30.5%、57.8%和64.6%,在宫颈癌中高达100%。万晓春等[4]报道合并CIN的患者HR-HPV阳性率为86.5%。本研究发现CIN患者HR-HPV阳性率为85.00%(85/100),并且随着CIN病变程度的升高HR-HPV阳性率也逐渐升高,与以往的报道基本一致。可见,住院期间检测HRHPV对于预测CIN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同时对CIN不同病变级别患者出院后的HR-HPV自然转阴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发现,CIN病变级别越高术后6个月的HR-HPV自然转阴率越低,也说明宫颈病变越高,越容易造成HR-HPV的持续感染,提示对于CIN尤其是Ⅲ级患者,出院后应尽早进行复查,并根据活检结果给予适时合理的治疗。文献报道,高HR-HPV DNA载量是进展性CIN及宫颈癌的危险因素[5]。研究HR-HPV DNA载量对于CIN的诊治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者]报道非住院期间CIN患者病变级别越高HR-HPV DNA载量越高,二者呈正相关。但有学者报道非住院期间CIN患者的病变级别与HR-HPV DNA载量无明显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病变级别CIN患者住院期间HR-HPV DNA载量无明显差异,而出院后时CINⅢ级患者的HR-HPV DNA载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级别,表明住院期间CIN病变级别越高出院后HR-HPV越难清除,尤其是Ⅲ级患者。本研究同时发现同级别CIN患者住院期间HR-HPV DNA载量明显高于出院后,分析原因为CIN患者住院期间免疫力低下,同时感染多种HR-HPV亚型的可能性升高,出院后患者的免疫力逐渐恢复,低致病力亚型的病毒容易被清除,由低致病力亚型病毒引起的CINⅠ级和Ⅱ级患者,可能会降低为正常或Ⅰ级;而高致病力亚型病毒(如16、18型)不容易被清除,由高致病力亚型病毒导致的CINⅢ级患者出院后自然逆转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对于CIN的患者,住院期间应进行HR-HPV分型筛查,并可根据出院后复查的病毒载量预测疾病转归。

综上所述,住院期间HR-HPV分型及DNA载量检测是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指标。对于合并CIN的患者住院期间进行HR-HPV分型检测,出院后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对于判断病变程度、预测疾病发展,预防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牟玲,胡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29):3895-3896.

[2] 常小垒,郭科军,张颐,等.HPV亚型与子宫颈癌前病变及癌变的关系探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8):720-723.

[3] 朱利,汤伟伟,叶宇齐,等.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细胞学阴性患者宫颈病变诊断中的意义[J].江苏医药,2014,40(10):1140-1141.

[4] 万晓春,杨慧娟,周晓燕,等.高危型HPV亚型及亚型组合检测宫颈癌及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比较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14,24(5):342-348.

[5] 智艳芳,徐雪峰,李肖甫,等.河南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HPV感染型别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4,48(2): 142-146.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185-02

猜你喜欢

妇科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健康教育在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浅谈妇科中急腹症的临床治疗
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分析
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