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平板训练对学龄期脑瘫患儿平衡功能与步态的影响

2016-07-12吐鲁娜依万力不艾吉尔艾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步态

吐鲁娜依·万力 不艾吉尔·艾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运动平板训练对学龄期脑瘫患儿平衡功能与步态的影响

吐鲁娜依·万力 不艾吉尔·艾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训练对学龄期脑瘫患儿平衡功能与步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4例学龄期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增加运动平板训练。治疗期前后分别对两组患儿步态与平衡功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平板训练应用于学龄期脑瘫患儿治疗过程之中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学龄期脑瘫;步态;平衡功能;运动平板训练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为脑瘫。这一疾病患者通常是由于受孕到婴儿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脑部、四肢,伴随不同程度的癫痫、听觉神经,语言障碍、智力缺陷等症状。小儿脑瘫以痉挛型脑瘫居多,占据所有比重的70%。患者患病时间逐渐增长,其行为以及运动功能也会逐渐产生障碍,因此步态与平衡训练成为临床最为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运动平板训练逐渐成为改善脑瘫患者平衡功能与步态最直接措施,获得临床与患者一致认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4年收治的24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与对照组12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脑瘫诊断标准。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5~16岁;辅助下能够自行行走,能理解医师指令,具有一定认知能力;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

1.2 训练方法

1.2.1 常规训练:对照组常规训练全程分为三阶段,隔天进行,1周3次,每次45 min,维持12周。①配合降低肌张力治疗,进行关节力量训练;②展开平衡与步态训练;③进行大幅度,大运动量训练。

1.2.2 运动平板训练:采用DP一130电动平板,1周3次,持续12周。患儿在治疗师指导下首先进行慢速度训练,掌握要领,再根据康复进程逐渐加速;训练时躯干务必直立;迈步时,足部先着地;步行时,髋关节保持伸直状态。

1.3 疗效评定标准

1.3.1 Berg平衡功能[1]:平衡功能测试包括起立、坐下、转身、站立、拾物、踏台阶等在内的14个项目。将最低分设置为0分,最高为4分,满分56分,所有项目务必在20 min内完成,患者全程赤足;每一项目测试时在一定时间内需要保持同一姿势;某一项目如果经过多次测试,则取最低分。

1.3.2 步态分析:患者以粘贴地面2 m×20 cm为标准,赤足行走;跨步长主要测量着地时两足距离;步宽测试以足与中点投射为标准,测量两足间的横向距离;步速测试时空参数[2]为u2-,根据视频时间和地面标准线比例,测量每秒距离(m/s)。

1.4 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实验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以χ2进行组间疗效比较,量资料用(±s)表示,患者Berg平衡量表对比数据采用(±s)表示,P<0.05时则表明两组间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发现,观察组Berg平衡功能与步态评定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8.479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erg平衡与步态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erg平衡与步态对比(±s)

对照组(n=1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Berg平衡 18.53±5.76 26.23±8.45 18.17±5.34 24.93±7.98跨步长(cm) 39.05±4.86 43.75±5.67 38.57±4.25 41.25±6.03步速(cm/s) 28.46±6.24 34.87±5.18 27.48±6.10 32.54±4.93步宽(cm) 15.04±1.34 15.75±1.70 15.20±1.24 15.52±1.14 P >0.05  <0.05  >0.05  <0.05测试项目  观察组(n=12)

3 讨 论

活动平板训练应用于脑瘫患儿治疗中主要以实际操作为根本依据,利用悬吊装置减少对下肢重量,对促进患儿步态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以基线[3]无差异性的42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别进行常规与平板训练、步态训练,比较两组康复程度与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erg平衡功能与步态对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学龄期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应用运动平板训练方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存在一定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天聪,叶一卫,程佩锋,等.运动平板训练对学龄期脑瘫患儿平衡功能与步态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7):633-636.

[2] 袁俊英,曾宪旭,孙二亮.活动平板训练对痉挛型双瘫患儿粗大运动与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6):557-559.

[3] 汤加利,史惟,郭金颖,等.学龄期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

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6):552-556.

中图分类号:R7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098-01

猜你喜欢

步态
基于步态参数分析的老年跌倒人群步态特征研究
特别策划《步态分析研究综述》
多运动状态下自适应阈值步态检测算法
基于面部和步态识别的儿童走失寻回系统
步态识人
“刷脸”正盛,步态识别又来了
能充电并识别步态的新设备
步态异常,老人病了
步态异常,可能是病了
步态研究及其在踝关节不稳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