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保胆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疗效比较

2016-07-12宋小文刘远春重庆市荣昌县棠城医院普外科重庆40400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内江64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宋小文刘远春( 重庆市荣昌县棠城医院普外科,重庆 40400;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 内江 6400)



微创保胆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疗效比较

宋小文1刘远春2
(1 重庆市荣昌县棠城医院普外科,重庆 402400;2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 内江 641100)

【摘要】目的 对比胆囊良性病变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微创保胆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胆囊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治疗意愿后,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保胆术进行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有着较为良好的恢复,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通过B超对患者进行检查,没有发现严重症状。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术后疼痛、术后排气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 微创保胆术具有住院费用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生活质量高等优势,胆囊良性病变患者采用微创保胆术进行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创保胆术;腹腔镜胆囊切除;胆囊良性病变

肝胆外科常见疾病中胆囊良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与饮食、遗传等方面的原因有关[1]。临床症状腹痛、腹胀反复发作为主,一旦并发急性症状时,会发生绞痛、发热、黄疸,甚至并发胆源性胰腺炎等症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胆囊良性病变采用内科方式进行治疗,无法获得稳定的治疗效果。腹腔镜手术是胆囊良性病变常见的手术,获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2]。但通过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得知,患者在采用手术治疗后,会严重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本文为了探讨胆囊良性病变的治疗效果,分别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微创保胆术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胆囊良性病变治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34.6岁;手术治疗前患者均采用B超进行检查,其中胆囊息肉6例,多发结石12例,单发结石24例,结石合并息肉16例;存在疾病症状患者43例,17例患者无症状,患者均无黄疸病史,患者病程时间最短为12个月,最长为21年;征求患者治疗意愿后,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类型、病程等方面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该手术方法采用三孔法进行手术治疗。

1.2.2 研究组:在全身麻醉的状态下,以肚脐下部5 mm处作为手术切口,然后进行穿刺,将5 mm Trocar置入,并在此建立气腹。采用腹腔镜观察患者的盆腔与腹腔情况,找出胆囊部位,观察肋弓与肝下缘之的部位,包括其大小和形态等,并观察其有无粘连现象。如果患者的胆囊壁呈淡红色,无张力增高现象,提示胆囊壁炎症未发生恶化病变,可采用保胆手术进行治疗。若患者的炎症较为严重,出现严重水肿现象,且张力明显提高,胆囊壁明显增厚,则应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若患者提出保胆要求,手术时应以胆囊的松弛度及体积作为准,决定是否采取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该手术适合活动度较大、粘连症状较轻、胆囊体积较大的患者。可在胆囊底与肋缘下之间最近的部位切开一个长为15 mm的手术切口,然后将10 mm Trocar置入切口内。采用腹腔镜进行监视,观察胆囊底部情况,并采用无损伤抓钳固定胆囊底部,逐渐将其拉出腹壁,并使其排出气腹。采用1号线进行缝合处理,缝合胆囊底切口上方,然后以结石体积为准,将胆囊切开,长度为10~20 mm。对胆囊外侧切口及下方下口进行缝合处理,使之缝合至相应腹壁上,然后将置入Olymps CHF-P20 胆道镜置入其内,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将胆汁吸引出来。通过Olympus 取石网篮,将胆囊结石取出,仔细观察胆囊黏膜,如有残留,应清除干净。结石取出后,注意观察胆汁引流情况,确保结石清除完成,无残留。最后,采用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处理,关闭胆囊切口。再次进行注气。通过腹腔镜观察患者腹腔内是否存在积血现象,有无胆汁流出,如果有,则采用冲洗或吸出方法,清除积血和胆汁。术后无需在腹腔内放置引流管。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3 临床观察标准:分别统计以及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排气、术中出血、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准备,两组研究对象在痊愈出院后均给予6个月~3年的电话或者门诊回访。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治疗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一定的差异,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随访情况:两组患者均给予6个月~3年的电话或者门诊回访,研究组手术后2例出现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对照组手术后6例出现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手术后患者回院复诊,研究组没有发现胆总管结石,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胆总管结石。两组研究对象胆总管结石发生率没有明显区别(P>0.05)。

3 讨 论

通过分析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资料得知,胆囊良性病变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如胆囊息肉、胆囊结石、单发结石、结石合并息肉等,总占>10%。该疾病主要是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传统开腹手术由于并发症多、创伤大等缺点,不宜使用在胆囊良性病变的临床治疗中,腹腔镜切除术作为胆囊良性病变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一定的优势[3]。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迅速提高,微创保胆术由于腹泻、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逐渐获得患者的青睐。微创手术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等优势,同时能够较为彻底的清除病变组织,良好的保障手术治疗效果。据学者指出,采取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后,结肠癌患者出现危险性和未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患者相比,增加46倍;主要因此进行切除手术治疗后,体内胆汁分泌过多,导致肠道细菌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降低肠道细菌抵抗能力,使其胆盐池中劣质胆酸含量增多,由于劣质成分胆酸具有致癌作用,因此导致患者出现结肠癌疾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胆囊三角中解剖不清晰以及人体内胆囊管出现异常现象,如果患者采取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会引发周边系统组织以及胆管出现不同程度损伤情况,严重会危机患者生命安全;据相关统计分析,采用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出现胆管损伤占整体治疗1%~2.4%,治疗过后出现死亡患者占0.23%;由此得出,采取该手术进行治疗会出现较为严重后遗症。患者采取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后,出现综合征状者占16%,其中患者出现消化系统不断下降、体质量下降等现象,导致治疗后对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但是,患者胆囊得到保留这一问题是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息肉)复发的根据,据相关学者观察得出,数据显示在3%~8%内。患者采取微创保胆手术治疗后,患者复发病例较少,通常认为,人体胆囊功能出现异常现象是胆囊结石复发的重要原因,并和胆囊内部中的脂肪、蛋白质、胆汁三者之间浓度升高存在较大联系。研究组采用微创保胆手术治疗后,不但可以减轻患者手术所受到的痛苦,还能促进其术后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4-5]。研究组治疗后,患者并发症例数2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排气、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显示采用微创保胆手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降低术后排气、疼痛等,还能降低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治疗时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通过电话以及门诊回访,研究组手术后2例出现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对照组手术后6例出现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回院复诊,研究组未出现胆总管结石,对照组患者复诊后,1例出现胆总管结石症状。

患者术后治疗质量获得提高后,应严格把握手术禁忌证以及适应证。适应证通常为:①患者体内胆囊管整体畅通,无复发结石和单发结石现象,直径大小为<0.3 cm;②经检查,胆囊管整体功能良好,无不良症状出现;③排除胆囊癌症现象;④无急性胆囊炎病史,胆囊内壁厚度显示>0.3 cm[6-8]。如患者出现胆囊收缩功能异常,那么应给予腹腔镜探查后,方能决定是否采取微创保胆手术进行治疗,这样避免术后不良症状出现。研究表明,胆囊良性病变患者采用微创保胆术进行治疗,具有临床效果明显、出血少、手术短等优势,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赖才广.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0):132-133.

[2] 余武林,姚红岗,刘文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4):148-149.

[3] 李毅,张伟,田银生,等.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6例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12):688-689.

[4] 王坚,王昊陆,李可为.胆囊结石治疗策略的争论与选择:胆囊切除还是保胆取石[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1):793-796.

[5] 朱鸿波,付中华,韩宗明,张学贞,赵同胞.微创保胆取石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5):812-856.

[6] 詹海涛,李炎铭.保胆取石中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胆囊管结石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5):893-914.

[7] 艾正友.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胆囊良性病变中的疗效对比[J].医学信息,2014,27(37):18-19.

[8] 徐培文,邓小军,郭进.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良性病变并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8):58-59.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028-02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Gallbladder and Biliary Surgery Compar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Benign Lesions

SONG Xiao-wen1, LIU Yuan-chun2
(1 Department of Common Surgery, Rongchang Tangcheng Hospital, Chongqing 402400, China;2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Neiji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Neijiang 641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gall bladder benign lesions were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biliary surgery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Method Extract from March 2011 to December 2013 were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benign lesio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tention after treatment for patients,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 the team used minimally invasive confirmed biliary surgery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rapeutic effect and operation situation. Results The team after surgery had a good recovery, and no severe complications, by B ultrasonic inspection on patients, found no serious symptoms. Team in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 pain,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 blood loss,hospital stay, operation time and so on index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Minimally invasive biliary surgery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low, fewer complications, and shorter hospitalization time, short operation time, less blood loss and high quality of life advantages, gall bladder benign lesions were treated by minimally invasive confirmed biliary surgery treatment, get more obvious effect,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Minimally invasive confrmed biliary surgery; Laparoscopic gallbladder excision; Gall bladder benign le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