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探究

2016-07-12许珊珊

中国市场 2016年46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借贷金融机构

许珊珊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00)

我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探究

许珊珊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00)

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金融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影响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仍旧存在,需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文章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三大主要影响因素。

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6.097

区域金融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薄弱地位。我国农村中的金融长期处于竞争力不足、信用机制缺乏以及治理结构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在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同时也使我国农村经济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影响农村金融持续发展的因素仍旧存在。

1 城乡二元结构是属于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元经济是1933年伯克提出来的,主要指的是高工资与低工资并存的经济现象,而我国确实存在着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的情况。农业经济发展远远低于非农业经济发展,使农村金融发展与城市金融发展出现较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缺少必要的动力,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所获得的储蓄远远大于所流出的资金,并且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再加上我国的农村处于二元经济结构中低工资经济中,集资相对困难,这就使农村地区的资金供给出现比较大的缺口,此种情况在长期内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很容易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阻碍。而从金融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农村资金的缺口相对较大,而又无法通过正式的金融渠道去解决这些问题,虽然通过非正式金融会在短期内解决农村的资金短缺的相关问题,但是由于非正式的金融存在很大的不可控制性,导致农村金融出现很大的不可控风险,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种情况,我国应该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减少农业水等财政政策,以增加并存收入,从而有效地改变城乡之间出现的二元化经济结构,缩短城乡之间的差异,并适当地为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注入适当的资金,以增强农村金融发展的动力促进农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2 非正式金融也是我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非正式金融主要指的是不受我国法律监管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机构,也就是没有被正式管制以及记录的部分,主要包括地下市场、货币经纪人等。非正式金融在我国农村存在的时间相对较长,我国农村中的非正式金融形式种类相对较多,主要分为有组织以及无组织两种形式,无组织非正式金融形式主要包括民间借贷,而有组织的非正式金融形式主要有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民间借贷主要是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形成的一种农村非正式金融形式,能够有效地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中逐渐增长的资金需求,但是民间借贷属于是非法的,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但是民间借贷却是一直存在的,而且民间借贷由于没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利率都没有统一标准,可能受季节、地域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很大的差异。民间借贷可以分为下几种:一是互相借贷,主要发生在农村的邻里以及亲朋好友之间的借贷,这种形式一般是不收取利息的,即便是收取利息也是非常低的;二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借贷,这种借贷的利率相对于信用合作社的借贷率而言,要高一些,但是却低于借贷者的实际使用利率;第三种属于是以高额利息为主要目的,也就是所说的高利贷,这会给农村社会经济带来不良的后果,也是坚决要取缔的一种形式。民间借贷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村借贷存在融资速度快、信息费用相对较低以及资金利用率相对较高等特点在农村中发展较为快速,对农村金融结构的影响也比较大,成为农村非正式金融的重要组成,但是由于民间借贷存在着不规范以及高利贷等形式,给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农村合作基金会属于是一种有组织的农村非正式金融,是具有互助合作的资金融通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农民由于缺少生产资金而产生的一些问题,也有效地抑制了农村高利贷的发展。但是农村合作基金会属于是非正式金融组织形式,虽然合作基金会对农村金融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有的合作基金会在发展壮大以后,逐渐改变了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原则,再加上对资金管理相对低下等问题,对我国的农村金融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国只能对其进行整顿与清理。而农村中的非正式金融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农村金融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针对此种情况,我国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政策,将传统中互助性的民间借贷转化为正式的金融,比如说,可以放宽互助性的民间借贷,并给予其合法的法律地位,从而促使民间借贷能够朝着规范化发展。除此以外可以把非正式的金融机构逐步转变为民营金融机构,这也能够有利于保护正式金融机构的财产权利以及经营活动,保证金融秩序的有序进行。另外对于非正式金融可以加强引导与扶持,改善非正式金融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从而使非正式金融服务成为较完善的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化发展。

3 政府机构对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政府机构不但在我国农村金融持续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也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的主体。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较为快速地增长,政府机构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政府机构仍旧对农村金融发展起着过度干预的作用。虽然中央政府机构已经把很多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比如说:财政权力,但是很多地方政府机构为了提升自身的政绩开支,积极地接入到金融领域方面,不断地扩建金融机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国有金融机构拓展了多条资金渠道,但是由于政府机构的介入使原有的金融结构遭到改变,原有的统一的金融结构被分割成多个块状结构的机构,这就造成金融机构的附属机构出现了变化,从原有的贯彻人民银行的指示改为受制于政府机关,这不仅会造成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的诸多业务受政府机构的直接管辖,甚至连农村的生活条件以及居民的福利待遇等都要依赖于政府机关,而为了居民自身以及金融机构的利益考虑,只能够以政府机构的安排为主要的宗旨。因此需要加大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力度,从而使政府充分发挥出引导作用:首先要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比如市场准入制度、信用评估制度以及风险补偿制度等,并要逐步完善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指标等,发展农村产品,激活充分的利用农村期货市场,发展农村社区基金以及小额信贷机构等,从而改善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的局面,促进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影响我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差异、非正式金融存在、政府机构的过度干预等,因此为了改善这些情况,我国应该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使农村非正式金融逐步正规化,完善进度体系建设,减少政府对农村金融的过度干涉,促进农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

[1]王娟.我国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责任与定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

[2]梅波.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和应对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6).

[3]李瑞晗.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2016(20).

[4]朱洪强,邢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及特点探析[J].中国市场,2015(43).

本文系吉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项目“金融驱动推进吉林省现代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20150418060FG)的成果。

许珊珊(1986—),女,吉林长春人,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金融。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借贷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资本运作的影响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