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困境与对策探析

2016-07-12张贺胜

中国市场 2016年46期
关键词:国有银行民间银行

张贺胜

(中国建设银行 江苏分行 个人金融部,江苏 南京 210002)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困境与对策探析

张贺胜

(中国建设银行 江苏分行 个人金融部,江苏 南京 21000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开启了我国民营银行设立的大门,从总体发展趋势上看,发展民营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促使其规范化发展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我国民营银行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前谋划好相应的对策。

民营银行;困境;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6.085

1 引 言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的产值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60%,而得到的贷款不到30%。信贷结构的扭曲,使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发展民营银行首先可以解决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但是,其主要意义却是在制度创新方面。在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情况下,组建一些民营银行,让民营银行来挑战国有银行,逐步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局面,并使国有银行在竞争中完善自身的运行和监管机制,以期有效地建立高效率的、稳定的金融秩序。

2 民营银行的概述及特征

所谓民营银行就是由民间资本控制与经营的,权、责、利统一的现代金融企业,或者说民营银行是由民有、民治、民责、民益四有构成的统一体。目前学术界对民营银行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产权结构论、资产结构论和治理结构论三种。产权结构论认为由民间资本控股的就是民营银行;资产结构论认为民营银行是主要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的银行;治理结构论则认为凡是采用市场化运作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这三个定义都是从一个侧面罗列了民营银行的特征,但未能对民营银行的本质特征形成全面的认识。

就其特征而言,民营银行是由民营资本控股,并采用市场化机制来经营的银行。民营银行的核心特征是其具有有别于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只有不但在资本金来源上实现了民营化,而且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的银行,才是我们努力要建立的民营银行。在我国现阶段建立和发展民营银行对于启动民间资本,降低政府负担,化解金融风险,完善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民营银行发展的困境

3.1 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门槛难以把握

银行是一个高利润行业,因而人们投资办银行的积极性很高。但银行又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其负债经营的特性决定了银行必须将“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因为银行的破产倒闭将使存款人遭受损失,并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由于民营银行的资本来自民间,由民间自发组建,其在股权安排上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种情况是,股权过于集中,从而造成少数人控制银行;另一种情况是,股权过于分散,股东人数太多,他们彼此又相互冲突,从而造成事实上的经理人控制。

3.2 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后的监管挑战大

市场准入后民营银行的发展格局将会呈现三个特点,数量多、分布广以及普遍扎根基层。我国民间资本犹如冰层下的暗流不断涌动,民间借贷的繁荣便说明了这一问题。一旦破冰之后民营银行极有可能会一拥而上,这种现象不是局部性而是全国性的,而且民营银行普遍会设立在竞争少且金融稀缺的基层,甚至是农村,并以此为基础向外扩张。民营银行的这一发展格局,将会对我国现有的银行监管体制提出严峻的挑战。

3.3 民营银行存款担保缺失

银行的破产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缺少为民营银行存款担保的机构(如存款保险公司)。同时,银企间的不正当关系直接关联到银行账面的生态环境。国有银行有国家信用作为担保,可以保证存款的安全性;外资银行有其母国的总行作为支撑,随时可以拆借流动性;而民营银行以什么机构作为担保,这是亟须解决的难题。如果采用国家信用担保会侵蚀其民营的属性,影响其市场化运营;而民营经济机构的信用等级普遍较低,担保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如此之多的民营银行担保需求。民营银行存款担保问题得不到解决,储户资金的安全便得不到保证,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很多的不稳定因素。

3.4 民营银行的内部风险管控不成熟

负债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银行的健康发展必须以健全的内部风险管控机制为前提。这一点对于民营银行尤为重要。因为民营银行的资本金主要来自民间,其对利润最大化有着更为强烈的追求。在此情况下,民营银行从事高风险运作和金融创新的冲动也就更强烈。如果没有健全的内部风险防控机制,民营银行很容易因风险问题而陷入失败。

4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民营银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按市场机制自主运作,这是其相比国有银行的优势所在,但这一优势的发挥是以健全的信用环境、发达的金融市场和有效的监管体系为前提的。

4.1 加强市场准入环节,即把好入门关,防止资产不良者蒙混过关

成立银行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由国家(政府)作为主要出资者组建;二是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三是从高利贷(民间借贷)机构转变过来。由于成立民营银行的主体形式多样化,进入门槛的设置尤为重要。目前前两种方式在我国已经付诸实践,唯有最后一种银行成立方式还未实施。但相比较而言,民间借贷转型成为民营银行要比民营资本直接设立民营银行的风险小得多,前者已经对市场和业务有所熟悉,后者则要进一步加强对设立的准入监督。

4.2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要积极推进存款保险机制的建立,推进保护投资人、存款人、投保人机制的建立,令风险一旦出现后,能够迅速得到消化和减轻。在出现系统性风险时,根据国际国内经验,应该在货币政策和流动性方面作出及时、正确的反应,来减轻系统性风险对整个金融业和国民经济所产生的危害。存款保险制度应当明确规定存款保险限额;实行限额赔付原则;强制存款保险,防止出现逆向选择;实行与各机构风险相联系的差别费率,促进金融机构公平竞争;存款保险机构由政府管理并具有履行职能所需要的职权,其职能暂时设计为赔付和受托清算;投保机构按期缴纳保费累积基金。

4.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民营银行市场生命力

民营银行准入后的生存环境堪忧,只有在政策的保护和扶持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民营银行成立之初可以考虑给予定向补贴和税收减免,定向补贴可针对民营银行风险相对较高的资产业务,并按照资产业务的总额发放补贴以抵补其风险升水,税收减免政策则可以先征后退的原则,根据其金融服务绩效办理退税业务。应考虑对民营银行实施差别准备金政策,降低其准备金率,提高其贷款余额。

4.4 加强引导,选择最合适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模式

民营银行在金融发达国家是一个成熟的产业,许多国际知名的大银行甚至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是私有的,这些银行可以在相对完善的金融市场内选择自由化经营的发展模式。而在我国民营银行还属于幼稚产业,市场准入后不可完全套用西方模式任其自由发展,民营银行在初期还需要国家的政策保护才能在市场生存,因此,当前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模式应经历“保护—成长—独立”三个阶段,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保护而不是行政干预,其目的是为了民营银行日后完全市场化运营积累物质基础和提高生存能力。

[1]孙璐,李丹.浅析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J].商业研究,2005(1).

[2]王继权,董杰,付跃东.试论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J].深圳金融,2005(3).

[3]马曼,阮文婧,汤学敏.我国民营银行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J].中国市场,2015(34).

张贺胜(1984—),男,河南南阳人,经济师,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江苏分行。

猜你喜欢

国有银行民间银行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银行激进求变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