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祥云县普淜镇折苴么彝族传统歌舞乐

2016-07-12张建华祥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671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1期
关键词:劳作同胞彝族

张建华 (祥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671000)



浅谈祥云县普淜镇折苴么彝族传统歌舞乐

张建华(祥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671000)

祥云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源远流长。在众多的民族民间文化之中,彝族民间文化以其独有的特色自成一体,文化遗产丰富,有着较高的保护价值。其中祥云县普淜镇折苴么彝族歌舞乐之乡,有相对完整的体系,保护和开发价值较高,应成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一、基本情况

折苴么村位于祥云县普淜镇的南部,与普淜镇政府相距16公里,东与普淜镇黑苴村相连、南与南华县一街乡相依、西与鹿鸣乡相连、北与下庄镇接壤,属边远高寒彝族聚集山区。地处红河水系与金沙江水系分水岭的红河水系源头,全村有18个自然村,辖12个村民小组。国土地面积3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415米,最低海拔1772米,平均海拔1943.5米,年平均气温16度,年均降雨量825mm。主要世居住以彝族为主,总人口2995人,其中彝族人口2902人,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

二、历史内涵及发展现状

打歌,普淜彝族也叫“歌些”。折苴么村的“打歌”据民间流传起源于公元1279年明朝年间,据记载起源于对民族斗争胜利的欢庆、祭奠祖先,折苴么彝族以火、神羊、神牛为图腾。

折苴么原名“兴文河”,彝语称“所左么”,“所左么”本意是一个虚名。折苴么彝语另称“佘左么”,“佘左么”彝语为中药“半夏”。原折苴么地区森林茂盛,林下盛产中药半夏,因采挖半夏人员多,众口相传这一地区就名为“佘左么”。

折苴么彝族有罗、鲁、自(字)、李、普、王、夏、段姓氏。折苴么人也称自己为“罗罗”,据说罗姓从南京充军到四川凉山,因战乱游牧至楚雄南华路巴地,后迁入折苴么长期定居;鲁姓从南华五街必乍迁入;自姓从刘厂松梅迁入;李姓、普姓从下庄(原龙润)庄子迁入;王姓、夏姓从南华一街龙潭河迁入;段姓从弥渡五台山迁入;属于氐羌氏族的后裔。

折苴么彝族“打歌”时由吹奏者吹着笛子(唢呐)先行,吹笛子主要起到正音、正调的作用;弹三弦者(3至6人)跟随其后,弹三弦起到调节奏的作用;拉二胡者(1人)跟上,拉二胡者主要起到配音的作用;村中老者紧跟其后,中年人随后,小孩跟在最后,然后由吹奏者带领后面人员跳着脚围成一个圈。人圈中放有八仙桌一张,桌上用升(一种容器)装满米(或者玉米),米上插上一个牌位,(牌位上写有“天地三界,十方满堂,万灵真载”是为喜事;牌位上左边写有“周公盛人”,右边写有“桃花仙女”为婚嫁;牌位上写有“勤丰国公竖子,张鲁两班,心思神会,左边墨斗童子,右边丈尺大神”为竖柱),在牌位前插如三支生香,红蜡烛点上两支,然后在八仙桌上放上酒、花、茶、果品等供品。

“打歌”按传统及脚上的动作,可以分为“跺脚”、“合脚”“甩脚”等三种形式;根据不同的环境跳不同类型的曲调,如结婚时主要跳《正音歌》;劳作休息时主要跳《南山调》;栽种季节主要跳《紫瓜秧歌》;祭祀活动以祭拜山神、火神、土主为主,在祭祀过程中以祈求风调雨顺、驱魔除妖,回村聚众狂欢歌舞共祝来年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打歌”的人群中,老年男子身穿黑色长衣;中青年男子身穿青色短衣,身上挂弦子、手持唢呐、笛子、二胡等;女子头戴包头,包头上有银制桂花(富着36朵,贫者18朵),身穿青、蓝色短衣,短衣袖口上绣上花朵,围上绣有转头花(在围腰两边)和牡丹花(在围腰中间)的围腰,围腰上的挂链为纯银制造,脚穿尖头绣花鞋,右手提毛巾一条;小孩随意穿戴。

彝族男女老少一边跳,一边唱,从日落跳到日出,也不感疲倦。

“打歌”的活动内容及形式:

祭祀、喜庆、自娱、狩猎、传统节日、生产劳作

关于“打跳”的来历,有三个传说。

传说一:

传说在远古时候,彝族祖先部落和其他部落发生纠纷,战败后被迫赶着牛、羊退到一座大山上,但是对方仍然进攻,在进退两难有可能遭灭族之灾的时候,部落首领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看天色已晚,便叫大家在每只羊角上捆上火把,并点燃火把,受惊吓的羊在山上东跑西窜,似千军万马在奔腾,加上彝族同胞粗犷的怒吼声,敌人以为来了救兵吓得撤退了。从此,彝族同胞便世世代代纪念这个日子,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晚,家家户户燃火把,村村寨寨都打歌。

传说二:

传说是纪念孟获夫人。折苴么彝族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孟获家族,孟获夫人祝融,她在战场上骁勇无比,在生活中,她教彝族妇女做衣服、纺线,传说农历二月初八是她的生日,于是,每年的这一天,彝族同胞都要穿上艳丽的服装载歌载舞纪念孟获夫人。

传说三:

传说是赶节令种庄稼。古时候,生活贫困的彝族同胞,每年都要先为头人种庄稼,等种完了头人家的田地,节令快要过去了,彝族同胞历来是刀耕火种,于是烧扎把地,还来不及等火灰熄灭便去翻地,打赤脚的彝家汉子一边翻地,一边因火灰热而左右脚换来换去的跳,妇女们便在后边点种,真是“右边转三转便成了盘庄稼的舞”,于是,彝族同胞只要是农闲时节便打歌,以此来告诫后代,劳动是光荣的,同时也是艰苦的。

三、“打歌”习俗的主要特征

折苴么彝族“打歌”是彝族独特的民族歌舞表现形式,它涵盖了彝族农耕、狩猎、宗教、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具有较高的彝族考证价值、艺术价值和民族文化价值。民族“打歌”在当地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祭祀、喜庆、自娱、狩猎、传统节日、生产劳作等方面。

折苴么村“打歌”作为本土彝族的一种文化现象得以传承和发展,真实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折苴么彝族先民认为,要生活就得劳动,有了劳动,就产生了劳动的歌声,也就有了表现歌声的打歌。折苴么地区的打歌不断发展,成为本地区彝族同胞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食粮。

四、重要价值

彝族“打歌”主要出现在喜庆、祭祀、生产劳作结束、夜晚娱乐时,表现形式以打歌为主。打跳是人们心情愉悦时有组织或自发开始的,在喜事、祭祀上通过打歌释放了自身发自内心的高兴愉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祝福;生产劳作之余的打歌带走了劳作的疲劳,体现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打歌”为挖掘折苴么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习俗及不同社会背景下彝族祖先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依据。

“打歌”更能体现彝族同胞团结、凝聚力量,体现出一种无尽向上的凝聚力。

彝族“打歌”是一朵盛开在彝乡的瑰丽奇葩,在浩繁的民间艺术广阔天地里,以它特有的色彩和浓郁的芳香装点着居住在这块红土地上彝族人民生活,它象征着彝族人民的兴盛,寄托着彝族人民的精神,是彝族人民历史文化产物的结晶,是蕴藏在民间的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打歌这门古老的民间传统,不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较高的现实舞台艺术观赏价值,而且正迈着坚实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着自身。我们要让彝族打歌这个古老的文化活动在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劳作同胞彝族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彝族海菜腔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彝族荞粑粑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春暖劳作花相伴
两岸同胞福建漳浦欢度“三月三”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理想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