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社会福利保障的理念转型与体系重构研究

2016-07-11陶宗雄

市场观察 2016年6期

【摘要】农民居民收入体系的完善,使得农村居民农村收入不断提高,也使农村的社会福利保障建设不断完善。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发展仍处于落后的发展阶段。由于农村居民对农村社会福利的认识存在误区、政府也对农村社会福利疏于管理,所以农村社会福利发展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要求。基于农村社会福利保障的问题,我们提出构建农村社会福利保障新理念,来推动农村社会福利保障的体系重构。

【关键词】农村社会福利;理念转型;体系重构

我国在城市社会福利的前提下,提出农村社会福利的有关议题。目前我国城市与乡村间的经济、基础设施、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农村居民在进入城市后,也能根据制度要求享受部分城市居民的福利。但从根本上说城市与乡村间的经济结构、人均收入、服务水平等方面,仍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享受福利的差距。所以如何缩小城乡社会福利的差距,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构建农村社会福利保障新理念

(一)构建现实的农村社会福利背景

农村、农业、农民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社会结构,所以只有妥善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才能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最终目标。目前我国在农民结构改革中面临两方面的问题: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农村社会福利建设问题。我国长期奉行的发展政策为:以城市发展为主要的发展主题,忽略乡村的发展状况。所以如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仍处于混乱的局面,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不能真正的落到实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与乡村间的经济差距正在逐步增大,农村居民很少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农民的贫困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农村居民不能从社会发展中获得相应的福利增长。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会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所以农村社会福利的建设问题,是关系社会公平正义、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二)构建特定的农村社会福利主体

农村社会福利需要构建出特性主体,只有农民享受到农村社会福利的待遇,才能说明农村社会福利已经落实到位。农村居民指的是没有享受城市社会福利的农村籍人员。由于在整个社会福利体系中农村居民占有的比例非常少,而城市的国有企业居民享有多种住房、医疗、养老保障,所以强调农村社会福利主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根据农民需要提供相关的服务项目与物质资助,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处于平等的地位。

(三)行使农村社会福利的权利

农村社会福利需要包括多种权利要素,只有国家提出明确的权利范围,才能使农村居民较好的行使权利。美国社会福利学家马歇尔提出:公民权利包括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权利,物质权利指的是财产权,私人权利指的是言论、思想与宗教自由权。而公民的社会福利指的是教育权、医疗保健权、住房权、养老权等社会服务保障权利。马歇尔指出,每个社会居民都有行使社会福利的权利,而农村居民也具有行使社会福利的权利。农村居民依法享有农村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的分配也不因社会地位与拥有财富的多寡而发生改变。

(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农村社会福利

农村社会福利不应该是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而应该成为农村居民融入现代社会的发展基础。目前的农村居民贫困不仅仅指生活水平较低、收入较少,而是指农村居民缺乏相应的技术与资金支持,不能根据自身需要发展实业。由于农村居民接受的教育水平低,而且远离高度发达的城市区域,所以他们所掌握的信息也相对闭塞。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农民没有专业的生产技能,所以不能从事技术水平高的生产活动。这种社会排斥情况的产生,不能通过给予相应的物质支持得以解决,需要从职业培训、资金支持等多方面进行帮扶。只有对农村居民进行现代化的教育,才能改变他们头脑中的固有思想,才能真正将农村社会福利落到实处。

二、构建新型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政府的福利责任与福利社会化相结合原则

新型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建构,需要遵从政府的福利责任与福利社会化相结合原则。政府在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中起到协调作用,它协调社会福利保障在城市与农村的分配问题。政府长期施行城镇社会福利制度,而对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保持漠视的态度。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在农村福利保障只是象征性的给予少量的物质支持,农村居民始终处于边缘居民的环境下,这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相比而言城市的社会福利水平较高,能够照顾到大量的城镇居民。这种情况的产生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的工作职能不在于利用资源,而在于有效的整合分配资源。所以政府部门应该给予相应资金,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福利项目,使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带来的实惠。同时要根据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对农村社会福利保障进行合理分配,保证那些极度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与经济发展;也要在农村挑选出富裕程度较高的居民,将他们掌握的资源整合分配,保障农村居民的额外利益。

(二)发展公平与分配效率相结合原则

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需要长时间不断完善,才能实现农村居民的福利需求。当前我国公共财政所关注的主要环节,是城镇化的建设步伐,是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公共财政没有更多的发展资金用于农村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建设,同时由于农村生产效率低下等原因,也使得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发展缓慢。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设立,不是让农村居民直接享受社会的物质福利,而是帮助农村居民提高自身素质与技能水平,帮助农村居民逐渐摆脱贫困的状况。所以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供给与分配,不是按照传统的公平观念进行分配,而是注重发展公平与分配效率有机结合的原则。发展公平与分配效率有机结合指的是改变原来分配均等的公平观念,提倡机会公平、权利公平、发展形势公平的发展公平观;根据现有的资源妥善做好分配工作,不追求最大利益,只追求和諧与合理。

(三)普遍性与区别性相结合原则

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还具有普遍性与区别性相结合原则。普遍性指的是社会福利保障法律应该涵盖所有的农村福利保障项目与所有的农村居民,农村居民依法享有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中的福利,福利发放也应该在所有居民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区别性指的是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不同福利制度的设计与实行。我国农村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不同地区农村居民对于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也有着不同的需要。从整体上来说东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较大,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发展形势较好,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而缓慢。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在福利设施建设、公共福利服务等方面有着较大需求;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仍旧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所以温饱问题是农村居民最关心的问题。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农村社会福利保障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做出妥善的调整,尽量照顾到所有农村地区居民的需求。

三、构建新型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框架研究

(一)农民家庭最低收入保障体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目前的农业经济相比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高新科技服务业来说,其发展速度非常的缓慢。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农业种植收获等一系列生产水平的落后等,使得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剧烈的波动性,也对农村居民的收入造成严重影响。与此同时城乡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步增大,农村经济发展仍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动力,所以农村居民贫困状况成为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村居民的人口基数大、能力低下、收入也较低,因此农村居民的各种权益容易遭受其他强势群体的损害。以上的分析表明:农民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体系的构建,是维护农村居民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要在衡量农副产品生产状况、市场供求状况、农村居民整体收入状况的情况下,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特色农业扶持等多种惠民政策,保障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稳定;也要制定一系列的经济保障制度,来降低农村居民的生产经营风险,提升农村居民在市场销售中的地位。

(二)农民教育福利体系

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主要环节,是农民教育福利体系的构建环节。教育是国家发展与富强的基础,也是科技技术不断改革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农村经济也只有依赖农村教育福利的完善才能逐渐的发展起来。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缺少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缺少完善的教育、完善的技术指导。农村居民相比于城市居民而言,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偏低,思想长期处于传统与保守的阶段。他们不能够接受快速到来的城市化,也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融入城市生活。这种思想、文化的贫困是导致农村居民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这种贫困还会在农村居民的生活中进行代际传递,农村人的后代也会在生活中形成保守的思维方式。这种价值理念的偏差,使得农村居民很难融入社会的主流文化,社会的主流群体也会对农村居民产生强烈的排斥现象。所以农村教育福利体系的建构,能够有效解决受教育程度低、能力低下、思想保守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学习、技能培训,使农村居民逐渐积累起稳固的技术基础,这对农村居民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大帮助。农村教育福利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未成年教育建设、希望工程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农业技术指导等多方面内容。

(三)农村医疗福利体系

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长期存在的医疗问题。很多农村居民在突发疾病的情况下,不能支付起高昂的医疗费用。所以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福利保障体系,加大农村医疗的投入,成为我国农村福利体系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农村医疗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医疗价格、医疗服务。目前农村医院的医疗价格高、诊治的代价高、药品价格不透明、医疗程序不规范等情况仍然存在,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因此农村医疗福利体系建设,不仅要逐渐降低医疗价格、保证医疗服务质量,还要制定出规范的医疗服务体系对农村医疗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不能适应农村医疗发展的需求,低层次的医疗福利保障不能够解决农村居民大病重病的问题,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需要多方面因素进行解决。而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农村医疗各种问题的有效制度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国家出资的基础上融合农村居民资金,这种多方融资的模式一方面能够减轻国家的资金负担,另一方面也能改善农村医疗体系与服务水平,真正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国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的妥善管理,能够全面的保障农村居民的权益不受其他认为利益的损害。

(四)农村就业福利体系

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时期,正由原来的以农村居民为主的落后局面,逐步转变为与城市居民为主的现代化国家。农村居民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所承受的冲击要多余城镇居民。目前农村居民的福利保障还不完善,特别是关乎农村居民收入的农村就业福利保障还不完善。农村居民在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青壮年劳动力背井离乡到大城市寻求发展,而农村自身的就业保障没有得到落实,农村居民的就业压力仍然存在。农村就业福利体系的构建,并不是建立农村独有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要将农村居民、城市居民放在同等的地位上,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所以城市的劳动力就业市场要为农村居民打开方便之门,允许农村居民进行不同行业的选择,也要尊重农村居民的自由选择权和就业权,消除对农村居民的就业歧视。同时要开展一系列的农村居民教育培训与劳动就業活动,使农村居民掌握专业的技术技能,逐渐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农村就业福利体系也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扶持特色产业来提供给广大农民就业机会,使本地产品获得较快的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政府对农村社会福利事业不够重视,其次是农村居民对农村社会福利事业认识浅薄。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涉及到农村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保障又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需要结合实际的经济状况,进行妥善的分配处理。

参考文献

[1]吴慧芳.社会福利理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15).

[2]段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2,(7).

[3]周凤华.中国社会福利政策:迈向社会公民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4]张佳宁.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以海尔海外投资为例[J].知识经济,2012,(10).

[5]陈治.论我国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之构建:观念、原则与框架[J].农村经济,2012,(11).

作者简介:陶宗雄(1994-),男(苗族),重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