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山西煤炭企业再整合研究

2016-07-11梁锋

市场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整合煤炭企业

【摘要】一直以来煤炭产业都是带动山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将占据山西产业发展的主导地位。煤炭的“黄金十年”,山西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但2012年以来,随着产能过剩、下游行业需求不足、进口加剧竞争等因素,山西煤炭的价格也一路走低。严重的产能过剩,已经把钢铁、煤炭等行业逼到了全行业亏损的悬崖边上。在煤炭产业层面,淘汰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激发企业活力,也成为山西“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

【关键词】山西;供给侧改革;煤炭企业;整合

2016年2月5日,国务院发文《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从2016年开始,用3年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虽然2009年以来,山西省在全国率先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对提升煤炭产业发展水平方面做了多方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全省煤炭工业“多、小、散、低”的粗放发展格局和模式仍未彻底改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仍然不强。

在“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式下,山西在“十三五”期间,对现有生产煤矿产能核定“只减不增”,严格控制新建煤矿新增能力,不再新上新建、扩建煤矿项目,坚决淘汰关闭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但现实中,随着整合后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对于降低现有产能,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企业不能停产,一旦大面积减产、停产,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现金流短缺、员工无岗、市场萎缩、社会稳定等问题纷至沓来。因此,现实条件下,需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山西煤炭资源实行再整合,对上次整合的遗留问题和在整合过程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剖析,避免老问题再次发生,只有进行新一轮的整合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大集团的集约优势和规模优势,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大型煤炭集团的企业竞争力。

一、跨区域大集团整合

经过2009年山西煤炭企业的整合,山西已经形成山西焦煤集团和同煤集团两个年产量过亿吨的大型煤炭企业。五大集团中同为沁水煤田的潞安集团、晋煤集团和阳煤集团产量都超过五千万吨,煤种相似度很大,具有很大的可替代性。潞安、晋煤、阳煤三大集团又同为全国重要的高炉喷吹煤生产基地和化工煤生产基地,根据资源的相似度,三大集团具备合并重组的基础条件,如果三大集团能够优势互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整合,谋求更进一步的合作,对于全国喷吹煤市场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大型煤炭集团的再整合可加强行业自律,以需定产,避免“价格战”,更不会低价倾销,对山西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在山西省煤炭厅主导下,同煤、晋能集团已经开始准备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战略性重组,构建现代化大型煤炭企业。

二、五大集团加强区域内煤炭企业的属地整合

以潞安为例,在过去整合的过程中,不惜代价在晋中、临汾、忻州等地整合了103座小矿,最终形成34座有生产能力的矿井。但随着市场的变化,仅有几家矿井勉强维持生产,整合后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综合效益并不乐观。由于地域关系,对整合矿井的安全管理、生产管理、人员管理、销售管理等环节的管理成本高,管理难度相当大。由于山西煤炭整合过程完成时间短,市场变化快,整合的煤礦存在共性问题,七大主体在整合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比较多,因此,新一轮整合应在政策的扶持下,理性开展兼并重组。

潞安集团地处长治,长治是全国重要的高炉喷吹煤和贫瘦煤生产基地,煤种稀缺。但除潞安10个主力矿井(产能在5000万吨)外,还有晋能集团、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和晋煤集团的襄垣煤矿、三元煤矿、小常煤矿、经坊煤矿、华晟荣煤矿、赵庄煤矿、霍尔辛赫煤矿等总产能达2000多万吨的各大集团所属矿井。因此,区域内煤炭竞争十分激烈,在有限的需求下,价格战导致煤炭全行业亏损,对长治地域经济影响也相当大,有些以煤炭为主的县财政收入急剧下滑,发工资都成为问题。因此,根据各大集团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降本增效,应该进行新一轮的置换整合,即通过五大集团对在非集团所属地的整合矿井进行矿井置换,股权置换等形式开展有利于大集团集约高效发展的煤矿再整合。

三、煤焦化、煤电化产业链环节专业化整合

过去各大集团发展纷纷发展循环产业链,在取得一定发展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产业扩张快,技术跟不上,管理跟不上,多元化发展带来非专业化发展问题。因此根据各集团的优势,应鼓励煤基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专业化合作,对电力、化产等非煤产业进行再剥离,再整合,实现集聚化、园区化、链条化发展,协作构建以煤炭及其伴生资源为基础的循环经济链条,最大限度地提升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山西五大煤炭集团可以对其非煤产业互相参股,重点推进同五大电力集团、重点钢企和焦化厂战略层面的相互参股合作,着力构建煤电、煤钢、煤焦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实现由重规模向重效率、重总量向重均量、重产出向重效益的转变。

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然而如今的山西经济发展确实非常困难,随着近年来产能的严重过剩,煤炭的价格的不断下行,煤炭行业陷入全面亏损。在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出台后,山西应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控制煤炭总产能,从山西省煤炭厅出台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山西已经在采取措施促进各地区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新一轮的煤炭资源整合大幕正缓缓拉开,希望通过煤炭企业再整合可以使山西煤炭企业走出困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梁维维.重庆、山西:供给侧改革的两个突破口[N].时代周报,2016-01-12.

[2]卜昌森.对山西煤炭产业绝地突围的思考.人民网,2016-02-29.

作者简介:梁锋(1976-),男,山西长子人,山西潞安煤炭经销有限责任公司计采部煤炭销售管理。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整合煤炭企业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煤炭企业开发成本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