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与防范

2016-07-11延华

市场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合同管理施工企业风险防范

延华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竞争不断激烈,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压力不断增大,这就意味着其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风险也因此而增多。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好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成为众多施工企业亟需解决的首要难题。对此,文章将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阐述了施工企业应该如何防范财务管理的风险。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成本控制;合同管理

一、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概述

(一)财务管理风险的含义

财务管理风险指的是在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由于各方面不确定因素或是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而使得企业实际财务结果与预期财务结果出现偏差,并产生经济损失或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可能性。在施工企业中财务管理风险具有可变性、普遍性、损失性与客观性等特点。

二、施工企业产生财务管理风险的原因

(一)集资方式和渠道过于单一

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的集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以及自有资金两方面。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部分施工企业过于追求短期利益以及局部利益,盲目的扩大贷款比例,而将企业资金平衡与整体发展不顾。然而由于银行贷款具有较多限制条件,并且筹资数额也有一定限度,而如若短期贷款在企业银行贷款中的比例较大,施工企业资金周转周期又长,这样极易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

(二)财务管理不善

财务管理不善是施工企业产生财务管理风险的最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财务相关制度与条例不够完善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而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出现管理混乱、资金利用率低、资金使用与管理上存在权责不明的现象。

(三)成本控制失控

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失控将会对项目整体经济效益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能够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可否严格把控工程施工所需的机械、材料以及人工等直接费用,能否严格按照施工工期以及预算的要求将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一环节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施工企业合同原因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加之当前在工程项目中普遍实施招投标制,这就使得某些施工企业在此过程中为了让自己能够获得项目而在于招标方签订合同时放宽了部分条件。除了这一情况外,部分施工企业在制定合同时由于缺乏经验,导致合同中出现不全面、不严谨的条款、业主方订立合同中要求垫付资金或收取保证金等。上述这些合同方面的因素都会使得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五)工程竣工结算延期

通常情况下,施工企业在完成一个项目后还要承担着较大的结算风险。如若无法按期收回资金,则势必会对企业资金的周转产生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竣工结算的延期,致使工程保修费用增加、保修时间延长,给施工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一)积极拓宽施工企业集资渠道

充足的资金是确保施工企业得以顺利运转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应当积极拓宽企业资金筹集渠道与方式,对施工企业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保证资金能够正常运行,且不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除此之来,还应构建完善的资本积累体制,以对企业资本进行不断充实。与此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企业融资决策,决定施工企业的负债规模,降低施工企业偿还债务的压力,切忌进行盲目决策。

(二)优化施工企业财务结构与制度

第一,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让每一项财务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从而将财务风险控制到最低。第二,应当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实时对施工企业的财务运营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与预报,如若发现企业财务出现异常,则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扩大。第三,应当设立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高的财务专业管理人员,以提高施工企业抵御财务管理风险的能力。

(三)强化施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力度

第一,施工企业应当构建一套系统的成本控制体系,来对企业内部成本进行科学控制。第二,科学制定成本管理指标,并以此为指导来对企业目标利润进行管理。第三,应实行施工成本管理责任制,将成本管控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成本费用如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等的监控力度。第四,应定期开展调价索赔工作,将施工成本控制在责任成本范围当中,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成本。第五,应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将施工条件、目标责任成本以及相应的施工预算都考虑在内,为后面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施工工期的缩短,企业成本的降低奠定良好的基础。第六,应重视对施工过程中的资产管理,严格把控施工材料采购、入库、使用、出库等环节。

(四)加强合同管理

针对上述施工企业合同出现的问题而造成财务管理面临巨大风险的局面,完善合同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对此,笔者认为施工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对合同进行加强管理:第一,施工企业投标过程中必须严守利益底线,即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签前通过科学地计算出该项目所获利润,随后再对该利润目标进行核算并最后确定出一个合理的报价,一旦招标方价格低于此则间距不予以签订合同;第二,提升合同制定水平。首先施工企业应通过聘请行业专家的方式对企业中制定合同的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水平。其次,施工企业在制定好合同后必须对其中每一项条款进行复核,特别是针对某些需要承担一定责任条款必须要谨慎,从而确保所制定合同的科学合理性。第三,严格审核业主方合同。施工企业在中标某一项目后,应对业主方所提供合同进行严格审核,对于其中诸如垫付资金或收取保证金比例较高的情况必须第一时间向业主方提升,争取降低这些比例或者直接不出,以此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

(五)及时办理竣工结算

施工企业在完成项目施工后应及时办理竣工验收以及竣工结算工作,并在合同规定时间内进行决算办理与送审。如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业主方原因等因素所造成项目费用增加部分,施工企业必须及时针对具体原因做好相应的措施,从而在追加合同价款以及尾款回收前提下切实有效地保障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郭恒君.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来源及规避[J].经济视野,2012,(12).

[2]韩学军.浅析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2010,(24).

[3]张程先.新形势下做好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11,26(2).

猜你喜欢

合同管理施工企业风险防范
探究企业劳务用工和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浅谈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建筑工程承包项目施工合同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