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食堂创新经营模式的经济分析

2016-07-11孔梦燕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校食堂创新

孔梦燕

摘要:本论文对当前高校食堂经营发展中的社会力量参与投资的开放型经营模式、高校自主经营的封闭式经济模式以及向社会招标,采用个体经营的合作型经济模式等三种经济模式进行了细致分析,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这三种经济模式的优劣势,指出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所在。

关键词:高校食堂;经营发展;创新;经济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一、概述

高校不仅要成为学生们学习专业性知识、提升自己素养的理想场所,而且还应该承担起保障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职责。在高校中,学生除了学习专业性知识外,最重要的便恐怕是吃饭问题了。舌尖上的中国向人们展示了全国各地不同的美食,而高校的食堂在向学生呈现美味食物的同时还要注重其安全性,由于在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承载了国家、民族的希望,他们在高校中的就餐情况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早在上世纪末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便统一部署了高校后勤实现社会化改革的具体实施步骤。高校后勤在实现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其将以前高校后勤服务中拥有的经营职能分割了出来,将市场机制、市场经济规律等引入到高校的食堂中,提升了食堂服务学生的层次和水平,解决了高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困难问题,在维护高校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平衡,为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对高校食堂经营发展的经济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使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道路更加畅通,也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探求全新的发展思路,为高校食堂的改革增添新的发展活力。

二、当前高校食堂经营发展中的经济模式分析

(一)社会力量参与投资的开放型经营模式

1.社会力量参与投资的开放型经营模式的界定

在高校后勤实施社会化改革的早期,由于高校急于与市场化运作模式相对接,便将学校中一切服务全面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出现了社会力量参与投资的开放型经营模式。社会力量参与投资的开放型经营模式意思是指高校食堂的基础设施、桌椅板凳等日常饮食用品、食堂工作人员等等细节内容都由参与投资的社会力量全权负责,而高校则不需要考虑食堂的运作细节,只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管理即可。

2.该经济模式的优劣势

社会力量参与投资的开放型经营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也显现出了其劣势所在。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减轻了高校资金方面的压力。由于食堂中大到基础设施建设,小到餐饮用品的购置等都是由投资者全权负责的,这部分费用便由投资者全权解决,而无须高校再额外投入这方面的资金。此外,投资者还负责招聘食堂工作人员,自负盈亏,即使食堂出现了亏损的问题,高校一方也无须向其进行资金上的支援,从而形成了明确的职责范围和管理权限。第二,由于投资者以利润为第一位,所以他们会采取各种措施例如:引进各个地方小吃、美食等来吸引学生的关注,也会不断提升对师生的服务水平,以获得较高的利润。第三,提升了管理食堂的效率和水平。在市场规律的指引下,每一个企业都是追逐高的管理效率和层次,减少不必要的员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等都可以提升对食堂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也可以极大地减少纠纷的产生。劣势主要表现在:第一,在高校食堂的建设、经营、管理过程中主要是以投资方为主,而投资方的确定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标准,主要以出资额为准,所以会由于资质上的差异、管理水平上的差异而导致一些低层次经营者进驻到校园中,对校园的稳定、用餐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由于食堂经营者以谋利为主,客观上便忽视了公益性,其为了尽快收回投资的资金会采取各种方式例如提高租金、提高饭菜价格等来获取利益,但是这样随意性的抬价,会使承租者、学生产生巨大的资金压力,不利于高校的稳定。第三,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食堂经营者在利益的驱使下,会购进一些低价的食材,一旦被师生食用则可能会产生安全事故。

(二)高校自主经营的封闭式经济模式

1.高校自主经营的封闭式经济模式的界定

高校自主经营的封闭式经济模式指高校一方专门负责建造食堂、购进食堂所用的一切物品、负责招聘食堂的工作人员等,食堂的具体工作细节主要由高校的后勤部门来具体操作。

2.该经济模式的优劣势

高校自主经营的封闭式经济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优劣两方面特点。优势表现在:第一,由于高校是事业性单位,其根本出发点是公益性,所以其也会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来建造食堂、购进合格的餐饮用品以及食材等,从而为高校师生的饮食安全提供了切实的保障。第二,由于高校是公益性质的,所以其会全面考虑师生的负担能力来制定饭菜的价格,使其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既保证师生可以品尝到可口的饭菜,又不会对他们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第三,高校在招聘食堂工作人员上,也会本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挑选那些烹饪技术强、综合素质高的员工,有利于提高师生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校园和谐。劣势表现在:第一,经济效益、管理水平低下。由于高校负责食堂的全程管理,所以其始终秉承着计划的管理体制机制,在人员的聘用上、食材的购买、使用上等方面都有计划的影子,而这和高效率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是相背离的。在人员聘用上,会出现托关系、走后门等现象,这样招聘的食堂工作人员不仅技术水平无法保证,还会出现懒散的工作状态。在食材的购买、使用上,由于依靠高校兜底,所以食堂在购买食材时会本着贵的原则,在使用食材上会本着浪费的原则,这样会增加购买成本,浪费原材料,最终给高校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第二,由于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所以其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形成一种得过且过的思想意识,而这意识也传递到了高校的食堂之中。食堂的工作人员持这样消极的思想意识,不肯在烹饪的技术和水平上下功夫,也不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不具备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竞争和服务意识,使学生对其的怨言颇多。第三,食堂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直接影响了食堂工作的持续稳定推进。食堂的工资本就不高,其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与正式员工存在很大的区别,也没有一个可以上升的空间,所以一些食堂员工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会选择离开,而某些员工的离开也可能使该环节的工作无人及时承担起来,而导致食堂工作出现一些突发情况。

(三)向社会招标,采用个体经营的合作型经济模式

1.向社会招标,采用个体经营的合作型经济模式的界定

向社会招标,采用个体经营的合作型经济模式指的是高校自身建造食堂,并自主购买一些食堂所需的设施设备等,然后以招标的方式,将食堂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移交给这些招标个体,使他们自主经营自己权限范围内的食堂工作,该经济模式使高校和中标个体形成了一种合作的关系,既兼顾到了公益性,又引入了市场性,向高校食堂注入了活力。

2.该经济模式的优劣势

该经济模式的优势表现在:第一,采用的招投标模式将高校对食堂的经营权转移到了中标的个体经营者的手中,使高校成为了独立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可以更好地监督食堂个体经营者的日常工作,更好地维护师生的权益。第二,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水平。该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直接将市场化机制、竞争机制引了进来,在竞争压力的作用下,每一个经营个体都会把心思用在提升食品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上,进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就餐需求,提升他们的用餐满意度。劣势表现在:第一,利益分配不均,容易使饭菜价格产生波动,进而对学生的就餐产生直接性的影响。第二,食堂的基础设施等得不到后期的维护。由于高校将经营权转移到了中标者手中,所以高校也就不会对食堂的设施维护提供相应的费用。而个体经营者由于逐利性,也不会将较少的利润投入到设施维护中来,进而对食堂的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三、结语

通过对当前高校食堂经营发展中的经济模式进行分析,可以知道社会力量参与投资的开放型经营模式、高校自主经营的封闭式经济模式以及向社会招标,采用个体经营的合作型经济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这三种经济模式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也对高校、经营个体、教师、学生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对经济模式的探索也是不断地深入、完善的,而高校食堂经营发展的经济模式的最终选择还是需要既兼顾公益性,又兼顾市场性的,这样才能使各方都获得满意,最终成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所在。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0378029。

猜你喜欢

高校食堂创新
浅析高校食堂的管理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