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革命引导的通信产业革新

2016-07-09赵琛李兴扬

科技风 2016年13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赵琛 李兴扬

摘 要: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互联网+”被引入到各个行业,作为互联网的承载行业,信息通信业的改革也已迫在眉睫。围绕着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业务创新,信息通信业在“互联网+”的国家战略下,必将迎来又一次大发展。

关键词:信息通信产业;互联网+

2015年国家正式提出了“互联网+”,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推动产业整合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国内企业的自身实力,使我国经济能够适应当今国际市场的快速发展。这标志着我国未来将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朝气蓬勃的数据时代。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万物联网的思想迅速蔓延到各行各业,传统行业也急于把新思想投入到实际生产中。

“互联网+”迎来以下六大趋势:一是网络的价值化,二是数据资产化,三是让一切互联,四是安全核心化,五是生态重构化,六是虚实结合化。

1 “互联网+”背景分析

目前,各领域针对“互联网+”都有一定的论证与探索,实际上“互联网+”早已进入了人们的热场生活,如在线支付、在线理财、在线贷款就是“互联网+金融”的代表,在线问诊、在线挂号、在线买药的“互联网+医疗”形式让老百姓看病更加方便,还有各种网络课程的“互联网+教育”使人们更快更方便的获得知识。可以说,互联网无处不在,需要各行业开拓视野,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契机。

“互联网+”的拓展是全国性的,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将主导推进“互联网+”的实施工作,引领各行业融入互联网产业。

1)寻找潜力行业,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改革。

2)树立行业标杆,重点培养符合政策的好企业,为其他企业指引方向。

3)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建立“互联网+”产业孵化基地,寻找外部资金,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邀请”互联网+”领域的先锋人物为本地企业传授最前沿的知识,同时督促企业对在职员工的再培训。

5)积极联络各大互联网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信息资讯、人才、网络软硬件等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帮助,多角度交流让传统企业与科技前沿接轨。

2 “互联网+”促进通信业发展趋势分析

2.1 “互联网+”催生通讯业外扩潮

中国作为通信大国,4G的普及速率正在迅速提升,在3G时代,国内通信业产能获得快速提升,部分通信设备、器件及光纤光缆均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海外出口成为解决产能的重要途径。而中亚、西亚等国移动通信普及率尚低,网络升级拓展需求旺盛,将为国内通信企业开拓市场空间。

“互联网+”通讯,在国内通讯领域遍地开花,尤其是最近两年中国智能手机研发制造发展迅速,诞生出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品牌。国产手机厂商在CES上大放异彩,纷纷发布会新品进军高端手机市场,剑指苹果、三星。国内市场已经渐渐出现饱和迹象,而像印度、非洲等新兴市场成为国产手机下一个扩张的目标。

预计未来10年,移动视频业务将迅速增长,产生的数据量可能会占到总数据量的80%以上,视频数据流将主导互联网的发展,智能终端行业必将迎来快速爆发期。

2.2 信息通信业的“互联网+”

早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就提出了两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随着两化融合的深入,“互联网+”的概念在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中被提出,可以说“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更进一步,将互联网作为信息化的核心,与工业、商业、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进行全面的融合。融合的关键必然是创新,开拓新的思路,将传统产业进行换代升级,达到互联双赢,互联网带动传统产业创新,传统产业促进互联网发展。

“互联网+”时代,新需求新业务推动了科技的变革,对通信网络和通信终端加大了要求。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概念将在“互联网+”的战略下得到推广。以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将业务范围迅速延伸到通信的诸多领域,将加速信息通信产业的整体升级。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有了即时通信,如微信、微话、直播APP等应用,人们通过这些应用程序进行文字、语音、视频的实时交流。面对新的通信方式,导致传统语音和短信的收入大幅减少,传统运营商如临大敌,但随着用户量的增加,数据流量大幅增加,运营商的总体收入未减反增,所以,“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像原来预计的那样彻底颠覆通信行业,只是促进了运营商的变革升级,对整个行业的加速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3 改革时需关注的重点

3.1 网络转型

为迎接万物互联的时代,通信运营商不仅要保质增效,更要充分利用通信运营商的优势,用新技术、新业务为国家、为产业、为用户顺应互联网和“互联网+”时代的要求。网络的转型就是让用户能够更多地从2G/3G向4G网络迁移。在提供现有服务的同时,仍需不断跟进5G的研究,从技术、业务、商业模式等方面紧锣密鼓地推进实施工作。

3.2 终端转型

首先,当下TD移动终端产业链十分完整,几乎世界各国的芯片厂商和终端厂商的产品都能够支持TD标准。其次,中国自有的通信终端品牌在市场上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华为、联想、中兴、小米、VIVO等诸多品牌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地位,而且他们的产品也是在走向国外。最后,移动终端标准逐渐形成,市场认识趋于稳定,在加速新产品推出的同时,更应大力创新打破常规。

3.3 营销方式转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通信运营商的收入模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从以传统的语音和短信业务为主,数据流量业务为辅,转变到以数据流量收入为主,语音为辅,短信业务在新的变革中迅速衰落。

数据流量的消费方式与传统语音业务不同,自然在营销上也会产生很大的不同,对网络环境的要求也大有不同。数据流量营销会经过三个阶段,规模经营、体验经营和价值经营。终端、资费、网络环境都是影响经营的重要因素。

目前,在智能终端渗透率不足40%的情况下,加大智能终端的推广力度,仍将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优化资费配置,改善网络环境,增加自由应用,多角度全方位改善用户体验,增加行业价值。

4 结论

“互联网+”的帷幕已经拉开,一味固守传统模式已让通信行业感到越来越大的压力。由此改革而引发的产业边界交融,以及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结合所诞生的新业态,将催生出巨大的市场效益,而在这其中留给中国通讯业的发展机遇更是空前的。望通信产业同行都能找到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互联网+”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成良,杨鑫.移动互联网重塑信息通信产业[J].电信技术,2013.

[2] 杨海峰.英特尔浦大卫:移动互联网将重塑信息产业[J].通信世界,2006.

[3] 欧阳洁,李刚.中国移动通信服务行业的竞争发展及其战略调整[J].管理世界,2003年06期.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