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课改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2016-07-09沈建兴

科技风 2016年13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

沈建兴

摘 要:由于高中数学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逐渐深入,导致人们对数学课堂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要求数学教学课程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有关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课堂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并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数学老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并加以改进。本文以此为基础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推进,受到全新教学思想的影响,数学老师已经逐渐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数学课程是高中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大多数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理论以及较强的逻辑要求感到恐慌,身为数学老师,需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以及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学内容以及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题能力。

一、反思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实际上是老师以自身教学模式为载体的反思过程,来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连锁效应进行思考和分析的活动,是通过提高老师自身觉悟来促进其自身教学水平有效提高的一种手段。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效的传授途径,教学反思能够有效帮助老师加强自身能力以及自我强大的主要因素,正确的教学反思将会直接影响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质量和整体效率。

反言之,若无效的教学反思将会使得老师止步不前,难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过教学反思,老师应该不断在反思过程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以及提高教学水平,与此同时,需要对目前的教学现状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使其能够成为研究性教育者。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课时与教学任务完成之间的矛盾、教学方法在改进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等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而是需要老师进行反思教学,并针对自身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现状,通过不断交流和探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二、反思教学中数学教学的有效举措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老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并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老师需要将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数学成绩与认知情况予以针对性教学,因此,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需要对学生的个体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并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习提供延伸发展的机会,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需要予以更多的关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特长,在实际教学时,结合学生的自身优势,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通过对于不同成绩的学生予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其次,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中,课堂授课是一种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教学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欲望,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讲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老师提出利用坐标的方法,研究圆与直线之间的相关位置关系,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力度,老师采取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通过研究和讨论的方式得出相关答案,讨论结束后,老师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回答,并使用教学设备或者教学工具,以及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演示直线与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判断其两者之间关系的有效方法,进一步利用圆与直线观习解决数学问题。

接下来,让学生通过使用教学用具,亲自将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表达出来,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学生通过自身实践的方式,能够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记忆,上述方法不仅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思考,除此之外,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发散,掌握解题思路。通常情况下,高中数学的考试题目是对于教材内容的考查,因此,学生还需要对课后例题的认真练习,做到举一反三。

(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具体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明显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和质量。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单一、机械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得数学教学课堂变得乏味和枯燥,从而将会直接导致学生对数学教学失去学习热情。

因此,老师为了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必须重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挖掘,为学生创造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

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生动的图片以及影像,为学生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手法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在学生表现较好情况时,对学生做出肯定性的评价和激励,给予学生积极向上的支持和鼓励。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奖励和肯定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此外,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师生合作以及学生之间合作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是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一种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数学老师需要通过教学反思,改善自身的教学手法与教学理念,从而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丽.新课改下高中数学中教学反思策略的研究[J].电子制作,2015(20).

[2] 李珍.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反思[J].学周刊,2013(32).

[3] 龚娅.试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