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华派”导演谈《超级中国》续集

2016-07-08

环球时报 2016-07-08
关键词:东亚韩剧三国

本报记者 白云怡

朴晋范是一个在东亚文化圈中十分响亮的名字。身为韩国KBS电视台导演的他2015年推出《超级中国》,这部纪录片在海内外获得盛赞,被认为是少有的以外国人视角讲述当代中国崛起的作品。而今,朴晋范即将推出《超级中国》的“续集”——《超级亚洲》。从中国到亚洲,这位被称为“知华派”的导演(如图),世界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亚洲真的正在崛起吗?在西方文明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亚洲文化又该何去何从?且听他对《环球时报》记者一一道来。

从“超级中国”到“超级亚洲”

适中身材、细边眼镜,公文包里整整齐齐的文化类稿件,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在《环球时报》记者眼中,比起一名电视台导演,朴晋范似乎更像是文化学者。对于中国、韩国乃至亚洲在世界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他总是有独到见解。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文化人”的特性,在拍摄完关注中国崛起的《超级中国》后,他的目光又转向一个更为深邃宏大的主题:亚洲的命运。

“目前我们KBS正在着手拍摄的是名叫《超级亚洲》(SuperAsia)的电视纪录片”,朴晋范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说,这部纪录片由韩国KBS电视台和中国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合拍,预计今年10月在中韩两国同时播出,影片将关注中日韩印及东盟、中亚地区的多个国家。

《超级亚洲》中最值得期待的是什么?拍摄时有什么难忘故事?面对记者的追问,朴晋范透露说,这部纪录片共有6集,将聚焦跨越东亚-中亚-欧洲的洲际铁路等庞大的物流体系、亚洲生产与消费的核心力量——亚洲年轻人、中国的科技力量、印度的改革与崛起以及越南和东盟国家的潜力。“《超级亚洲》算是《超级中国》的续集,换句话说,没有之前的《超级中国》,就不会有现在的《超级亚洲》”,朴晋范这样概括说。

现年47岁的朴晋范毕业于首尔大学中国文学系。2008年,年近不惑的他来到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担任了3年韩国KBS电视台驻华记者。从河南农村到云南地震现场,被称为“知华派”的他几乎走遍整个中国。这不仅让朴晋范对中国有了方方面面的了解,也让他得以用国际化视角审视中国在亚洲扮演的角色。

“在世界迈进亚洲时代的进程中,中国将扮演领导性角色。一方面,通过‘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多数亚洲国家有望扩大共同利益,保持友好关系;另一方面,中国不再仅仅意味着广大的市场和制造能力,其创新力也将为亚洲和世界做出重要贡献”,朴晋范这样解释自己拍摄《超级亚洲》的原因。“《超级中国》取得非常高的收视率,第三集甚至超过10%。我期待续集《超级亚洲》也能受到广泛关注”。

“若近若远的邻国”

在包括记者在内的很多人眼中,自19世纪以来,亚洲各国一度大大落后于世界潮流,在面对外来世界的挑战时,不得不采取退缩、妥协的姿态。但不少学者认为,从20世纪中叶开始,亚洲各国依次搭上经济全球化的顺风车,不仅自身得到发展,还逐渐从世界格局的参与者变为引领者。对此,朴晋范也持类似观点。在采访过程中,他反复强调,“这是一个亚洲复兴的时代”。

朴晋范对记者说,如果回顾上个世纪的经济发展,不难发现亚洲的再度崛起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七八十年代的韩国、90年代到今天的中国,这3个国家顺次主导了全世界经济的发展。尽管其间三国的国运各有起伏,但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复兴已经到来。正因如此,对亚洲加以关注再正常不过”。

在朴晋范看来,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东亚将在“亚洲时代”中扮演重要角色。“韩国有句话叫‘若近若远的国家,这恰似东亚三国目前的状况。一方面,邻国之间的关系紧张难以完全避免,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难题;另外,20世纪之后,一些大国介入东北亚地区,这让地区态势更为复杂”。“我为很多国家制作过纪录片,但我觉得东亚地区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区域。目前东亚三国的GDP总量已经相当于整个欧盟。倘若三国能通力合作,建立一个互惠共荣的东亚共同体,那我们将有可能对全球发展起到核心作用”。

亚洲文化如何抱团

采访过程中,朴晋范最喜欢谈的还是文化。在这位文质彬彬的导演眼中,东亚文化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如果自由女神、圣经、摇滚乐、可口可乐和麦当劳是西方文化的代表符号,那东亚文化的代表符号就是汉字、孔子、围棋、春节等等。这些元素是所有东亚国家共同的文化记忆”,朴晋范这样对记者说。

风靡全球的好莱坞大片正承载着西方文明覆盖世界,与此相对,韩剧是否能承担起传播亚洲文化的重任?朴晋范认为,“日剧、港剧、台剧以前都走红过,但我认为现在韩剧的流行度更深远。韩剧讲故事的方式很新颖,风格也摩登,而内容上又能包含亚洲人共有的传统价值观,比如家族文化等。这些特质对韩剧成为亚洲文化代表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在有些层面要更加开放,强化民间文化的力量”。

尽管西方各国之间的文化存在诸多细微差别,但没有人否认,相似的价值观和频繁的文化互动使得西方文化共同体取得前所未有的统一,这对于确立西方在世界上的地位非常重要。亚洲是否可以复制这条路?对此,朴晋范认为,整个亚洲太广太复杂,无论宗教、民族还是历史背景都有很大区别,这就导致亚洲恐怕难以建立起欧美那样的统一文化圈。不过,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等亚洲内部的各地区可以分别建立文化共同体,尤其是东亚地区。

“中日韩三国在古代处于同一文化圈,汉字和儒家思想至今还在影响三国民众”,朴晋范说,随着时间推移,三国也呈现出不太一样的发展路径,有了更多的文化独特性。以书法为例,中国叫书法,韩国叫书艺,日本叫书道,但这3个词翻译成英文都是calligraphy。尽管三国都有用毛笔写字的传统,但中国强调格式,韩国强调艺术,日本强调精神。“其实,在世界范围内看,文化的多样性都有超越统一性的趋势”。

和亚洲内部的复杂多样相比,全球化生活带来的挑战恐怕更大:那就是导致亚洲共同的文化记忆消退。今天的亚洲年轻人会通宵排队抢购苹果手机,为追到NBA球星兴奋不已。与之相反,越来越少的人懂得“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面对记者的忧虑,朴晋范似乎也没能给出一个明确答案,“在接纳西方文明和传承本土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矛盾,尤其是当年轻人更倾向于接受西方文化时,我们该怎么做?韩国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法。这是一个亚洲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希望我们能携手研究,一起找到答案”。▲

猜你喜欢

东亚韩剧三国
三国乱谈(1)
学霸“三小只”
为什么 女生都爱看韩剧
东亚港口联盟在青岛成立
搭把手
感不感动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