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报纸经济新闻创优的探索与思考

2016-07-07王秋莉

采写编 2016年2期
关键词:柯桥新闻报道报纸

王秋莉

一、体现地域特征

“经济新闻的覆盖面之大,渗透性之强,使它不仅对经济工作发挥直接作用,对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社会工作也能发挥多层次作用,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产生影响。”绍兴市柯桥区是一个以纺织印染业为主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纺织印染业为地方GDP增长提供贡献率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曾经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笔者认为,地方报纸的经济新闻报道既要真实反映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更要把党和政府的主张落实到具体的报道之中。为此,在平时的采访中,笔者对当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题材进行了重点关注。

2011年3月,当时的绍兴县(现为柯桥区)决定实施“清水工程”五年计划,加快推进印染产业集聚区建设,投资三亿元打造美丽乡村……这些举措,都指向一个目标,就是创建省级生态县,推进城乡环境整治。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创优题材,应该做深做透。于是与同事合作,采写了一篇题为《三突破,让生态给力经济强县》的深度报道,文中还设置了三个小标题,即“突破 印染产业集聚升级”“突破?水环境大气环境改善”“突破?城乡环境卫生大提升”。由于这篇报道既传播了读者关心的有效信息,又分析了存在的实际问题,更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为当地绿色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环境建设步伐的加快营造了浓郁的舆论环境,因而获得了2011年度浙报集团县市新闻奖一等奖。

地方报纸的经济新闻报道,在选题、收集素材时要从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立足本土化,即使是对国家相关经济政策的解读,也要结合本地事例找准切入点,并定好报道基调。在从事经济新闻报道中,记者要有全局意识,并善于用局部经济事件和经济活动的报道来为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不同地区的读者对报纸所报道的热点经济新闻关注度会有差异,绍兴市柯桥区的百姓更希望了解环境治理方面的事,对此,笔者所在的《柯桥日报》记者就都会及时抓住这类能体现地方特征的题材进行深入报道。

二、寻找热点内容

“经济类报道与时政报道、社会新闻不同,它追求的并不完全是‘快。一个经济现象、经济事件、经济数据,其背后往往蕴涵着国内的、国际的和历史的背景,读者也希望透过表象把握经济的未来走向。”优秀的经济新闻作品,既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又要围绕热点,揭示重大主题。只有深入实际、贴近经济生活,才能采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形式鲜活,并具有影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引导力的优秀经济新闻稿件。

现在部分地方报纸中的经济新闻报道既没有深度、广度和力度,又程式化、模式化现象严重,枯燥乏味,读起来干巴巴。症结就在于脱离经济生活,偏离读者需求,游离时代背景,要在年度评比中获奖就比较难。“社会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和人之间的活动,所以经济新闻报道应坚持以人文关怀关注经济生活,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去报道经济新闻。”要抓住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经济新闻事件,尤其是那些政府部门正在实施的工作重点,通过揭示问题的本质,以理服人。“热点新闻在经济领域里毕竟不都表现在表面。往往是某个很有内在功力的记者挖出一条新闻后,其他记者意识到了才去‘炒,使这条新闻热起来。谁能成为第一个从冷门中挖出热点的那个记者,谁就是一个成功的记者。”

三、突出指导作用

经济新闻报道既要有故事、有情节、有细节,又要有深度,有思辨色彩,在注重可读性的同时强调指导性。“经济新闻的深度,不仅仅是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发掘,更需要将事件升华到本源思考的层面上,以及深度报道给当事各方带来的建设性思考。”要突出经济新闻报道对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记者就必须在采访和写作时进行理性思考并注重报道策划。作为一项创造性思维活动,报道策划对经济新闻主题的提炼作用很大。要坚持人无我有的特色性原则,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新闻的报道策划要注意对报道事实经济内涵的挖掘,报道出来的新闻要有经济的特色,有浓郁的经济味;二是要结合媒体自身的定位特色进行报道策划。”

经常刊发优秀的经济新闻报道稿件,能进一步增强地方报纸的权威性,而这又离不开报道的通俗性与可读性。为此,记者应该以平民化的视角去进行采访与写作,稿件刊发后,既能对面上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又能为读者所接受,这就应该明确经济报道所要揭示并解决的问题,找准经济新闻报道与宣传的结合点。要在一般题材中找出新意,记者还必须摒弃陈旧的思维定势,独辟蹊径,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来报道经济新闻,写出经济新闻的人情味。在报道经济新闻时,多用经济现象的非经济视角,就是“在报道经济新闻时,不仅仅局限于用经济角度报道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而强调把经济现象、经济活动放到整个社会背景中进行透视,从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甚至哲学的角度来把握和剖析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

地方报纸经济新闻的报道重点,也应该是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的关注点。这样的报道内容不但鲜活、读者喜欢,并且稿件也容易获奖。2011年6月初,位于绍兴市绍兴县(现为柯桥区)滨海工业区的“盛鑫印染”腾出1000多平方米的场地,专供浙江慈溪一家中水回用企业入驻,让对方为本公司实施中水回用技改项目。笔者去现场采访时,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用花一分钱,投资、管理和服务全部由对方包揽,他们从节能效益中回收投资成本,公司则‘零风险实现减排目标。”笔者认为,柯桥区作为纺织印染产业的集聚地,部分企业只顾片面追求产值利润,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盛鑫印染”的做法对面上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深入采访时,笔者又发现,同样位于滨海工业区的海通印染公司也与海亮能源公司开展合同能源管理,轻松尝到了节能增效的甜头。报道刊发以后,当时的绍兴县就有30多家印染企业与外地公司合作共同推进节能减排,即第三方专业管理服务模式。由于这篇题为《“第三方”节能减排凸显新优势》的经济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因而获得了2011年度中国县市区域报新闻奖一等奖。

优秀的经济新闻报道也能激励人、感染力、引导人。把创优意识贯穿于经济新闻报道采写的全过程,能有效提升地方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大潮中,作为主流媒体的地方报纸更要发挥好自身的固有优势,不断做大、做强、做优经济新闻报道,围绕经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舆论氛围。地方报纸的经济新闻报道只有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才能吸引更多读者,同时稿件又能成为精品。

参考文献:

1.刘保全.经济新闻如何才能出精品——兼评“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J].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09(3).

2.戴群.试论如何搞好经济新闻报道[J].新闻论坛,2011(5).

3.赖文忠.经济题材深度报道的创新之道[J].青年记者,2008(30).

4.王龙飞.论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中国学术研究,2014(1).

5.赵春玲.浅论新闻记者如何做好经济报道[J].魅力中国,2010(33).

6.栗亮.深度报道的多角度思维——以〈安徽经济报〉徽商报道为例[J].新闻世界,2015(9).

7.李道荣.论经济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J].当代传播,2010(1).

8.张学冬.经济新闻写作的创新之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8-30.

(作者单位:绍兴《柯桥日报》)

猜你喜欢

柯桥新闻报道报纸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幼儿绘画展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柯桥区稽东镇中心幼儿园幼儿美术作品展示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柯桥区稽东镇中心幼儿园幼儿美术作品展示
确实不容易
郁嘉绮??《松》
非常魔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