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雄无悔航天本色

2016-07-05孙忆鸿

国际太空 2016年4期
关键词:火药中国航天航天

本刊记者 孙忆鸿



英雄无悔航天本色

本刊记者 孙忆鸿

2016年的2月14日,不只是情人节,因为有一个叫“徐立平”的名字在一夜之间广为人知,有一个叫“大国工匠”的称谓响彻神州,有一个叫“中国航天工作者”的群体备受敬仰。

徐立平,1968年10月生,1987年参加工作,国家高级技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发动机药面整形组组长,坚守岗位28年,潜心发动机火药微整形的世界难题。他在“炸药堆”里战斗,在“导弹心脏”上整形,在生死一线间独舞;他用手里的刻刀与死神搏斗,他用心中的信念为祖国“铸剑”,他用航天人的意志创造奇迹;他勇敢,他坚毅,他进取,他创新,他凭借“国家至上”的情怀和高超的技能,展现航天人独一无二的风采。

1989年,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进入攻坚阶段,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药面出现裂纹,为彻底查明原因,确保型号研制进度,专家组决定,首次探索就地挖药,寻找问题部位。一支挖药突击队迅速成立,当时还不到21岁的徐立平主动请缨加入突击队。在装满烈性火药的发动机壳体里操作的高危险让人产生强烈的紧张感,狭小的仅容一名操作人员半躺半跪的操作空间、推进剂散发出的刺激气味等一系列困难,给操作带来重重考验,而对身高近一米八的徐立平来说挑战更甚。工作时,他小心的用木铲、铜铲一点点抠挖,每次最多只能挖4、5克推进剂,除了铲药的沙沙声,还能听见咚咚的心跳声。高度紧张和缺氧,使人每次最多只能在发动机壳体里干10多分钟。为了让同伴们多休息一会,徐立平总是每次坚持着多干5、6分钟。就在这样艰难的过程中,徐立平和队友们历时2个多月挖出300多千克药,成功找到并排除发动机故障,为国家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争取出宝贵时间。

2005年冬,为查明某重点型号发动机质量问题,急需在发动机特定部位打孔取样,技术过硬的徐立平挑起了这份重任。时值寒冬,发动机内空间狭小、操作不便,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钻进发动机内操作。即便这样,徐立平在浑浊的空气里仍是满头大汗,他不停钻进钻出发动机,测量、取样、调整设备,刺鼻的气味熏得他头痛欲裂,饭也吃不下,但仍没有停下工作。由于徐立平的精准判断和操作,预定样块被准确取出,顺利找到故障,保证了发动机试车圆满成功。

固体燃料发动机是导弹装备的心脏。在上千道制造工序中,发动机固体燃料微整形极为关键。徐立平就是在固体燃料上动刀做“微整形”的人,他的绝活儿是仅用手摸一下,就能雕刻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药面。这项工作极为危险,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mm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mm,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2种获得国家专利,1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作为危险岗位的班组长,徐立平针对大小整形组各自擅长手工和机械整形技术的特点,开展手工和机械整形技术的双向培训,使全组成员都掌握了手工整形和机械整形相结合的整形方法。他从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入手,规范班组各项管理制度,经常性开展安全教育和隐患查找工作,提高调动了每位组员的安全意识和积极性,完成了30多项技术革新。

28年来,徐立平一直行走在危险的边缘,甘于奉献和寂寞。他多次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力挽狂澜,保证了国家重大型号任务的圆满完成。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

徐立平先后获得最美航天人、航天技术能手、航天基金奖、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被誉为“大国工匠”。2016年正月初七,徐立平被评为CCTV“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之一。

感动中国颁奖词这样赞扬他—

“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28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徐立平荣获“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奖

也是这一晚,“中国航天”因为徐立平再度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然而,徐立平只是无数航天人伟岸身影的其中一个缩影。50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更是塑造了中国航天三大精神。

从航天传统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航天人用血与汗铸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研制传奇,塑造了一座又一座的人物丰碑,未敢一刻懈怠地为祖国航天事业添砖加瓦、献上满意答卷无数。

2016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46年前的这一天,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正值首个航天日来临之际,中国航天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珍贵的发展契机,航天科技工作者必将用更加踏实勤勉的态度和奋力进取的行动践行伟大的航天精神。

祁首冰/本文编辑

链接:

航天三大精神

航天传统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The Hero is Eternal,Space Spirit is Imperishable

猜你喜欢

火药中国航天航天
神奇的火药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火药的来历
逐梦航天日
“火药弟弟”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