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案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以秦淮河为案例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2016-07-04李发志

中学政史地 2016年17期
关键词:水文局秦淮河水循环

李发志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乡土案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以秦淮河为案例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李发志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为了使学生进入上述学习情境,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用学生熟知并感兴趣的南京本地的秦淮河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一、思考本课地位,确定教学重点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地理现象,水循环把地球上四大圈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课在地理课程中的地位极高。基于此,笔者确定本课教学重点: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人类对待水循环的态度。

二、调动各方资源,收集教学素材

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素材的收集。根据本课需要,笔者认为需要收集如下的素材。

序号素材获取方式责任人目标1秦淮河流域地形、水系、湖泊水库分布图网络搜索,水文局咨询,电脑绘制2秦淮河流域的植被分布网络搜索,水文局咨询,实地考察3秦淮河流域干支流自然景观照片实地调研,水文局咨询4秦淮河水患历史资料网络搜索,水文局咨询5秦淮河近期治理措施新闻稿网络搜索,水文局咨询教师与学生1.培养科学实践精神2.培养合作意识3.培养动手能力

三、设置课堂问题,学生探究提升

乡土案例教学中问题是主线,一个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探究,以达成教学目标。问题的设置尤为重要,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学生设置的问题应是自然生成,因为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免会对自然现象产生疑惑。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

笔者结合教学需求,设置如下问题。

序号问题设置目的1秦淮河的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让学生思考秦淮河水的循环过程,通过现象看本质,使学生的思维上升一个高度,那就是水循环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2赤山湖河段河流和湖泊之间具有怎样的补给关系?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河流和湖泊的补给关系,使学生理解湖泊对河流流量变化的意义3自然界还有哪些水体和河流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自然界具有平衡河流水量的能力,除了湖泊有这个功能之外还有地下水和植被等4秦淮河的水最终可以流向海洋,是不是所有地方的河流水都可以流入海洋呢?归纳水循环的三个类型,深入思考陆地内循环对内陆地区的影响5通过秦淮河的一组图片,思考水循环给秦淮河流域带来了什么。总结水循环的意义6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学生深入理解人类引以为傲的巨大工程实际是在影响水循环,影响自然规律7秦淮河南京段水患的人为原因可能是哪些?通过现象看本质,使学生通过地理的视角更深层次地认识水患发生的本质原因8如何治理秦淮河水患?情感的升华,能力的提升,运用自然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克服不利因素,确保教学顺利推进

乡土案例教学有众多的教学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面临很多困难,倘若能够消除这些困难,必将推进乡土案例教学实施的广度和深度。

乡土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不可替代,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激活了地理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水文局秦淮河水循环
硫酸法钛白粉水洗及水循环膜处理工艺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夜航
南京内秦淮河中段底泥的污染与再利用
秦淮河水冷,战事几回伤
南京城与秦淮河
水循环经济措施对漓江经济带水资源的影响
水循环高效矿井乏风热泵系统分析与应用
水利部水文局与中科院声学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作推进会在北京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