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分析

2016-07-02吴亮亮

商场现代化 2016年16期
关键词:预测影响因素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精神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旅游收入也不短攀升,据统计,自从21世纪中国加入WTO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内旅游收入迅速增加,远高于同期GDP增长率。本文利用往年的国内旅游收入的样本数据,建立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具体研究这些影响因素与旅游收入的关系,并对未来旅游收入增长趋势进行准确预测,希望能给相关部门带来一点借鉴意义。

关键词: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增长趋势;预测

一、引言

我国旅游业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基本格局。我国国内旅游事业收入的不断增长,有效的促进我国国内旅游也的发展,将对我国GDP产生重要作用,在我国国内收入中已占据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从1991年到2002年这十余年间,国内旅游总人次从3亿人次提高到8.78亿人次;国内旅游总花费从170亿元人民币提高到3878.36亿元人民币;国内出游率从25.9%提高到68.35%,所以分析旅游业的影响因素也将对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意义。有相关学者指出,未来旅游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多,旅游收入未来将直接反映某一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旅游经济的运行状况,是衡量旅游经济活动及其效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综合性指标,也是某一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我认为对旅游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很有必要。

本文采用1994年-2013年度的我国国内旅游收入样本数据,以建立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我国国内旅游收入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得出相应函数模型,以达到精准预测的效果。

二、理论模型

1.影响因素

研究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如下图所示为我国1994年-2013年度国内旅游收入趋势图:

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国内旅游收入在逐年不断地增加,时间序列所代表的影响因素不可忽略,所以观测时期所代表的解释变量可以反映被解释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自发变化趋势,因此本文选择时间变量为这个影响因素作为其中一个解释变量;(可能的结果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收入还会持续不断增长)

(2)国内游客是旅游消费的主体,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越多的游客量,一般来说会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旅游收入与游客数量呈正相关关系,所以本文选取国内游客总量为一个解释变量来反映旅游收入与游客总量的关系;(游客越多消费越多,消费越多,收入越多,因此可能的结果就是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旅游收入越多。)

(3)学者认为,经济状况是影响旅游收入的重要因素,国际旅游学者专家根据多年的统计材,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美元时,居民就会产生国内旅游的需求,并开始进行短途旅游,除此之外,国外也有很多研究表明经济状况与旅游业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本文拟采用“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代表经济状况来作为另一个解释变量,研究经济状况与旅游收入的关系;(经济越发达,人均可支配相对来讲就会越多,选择区旅游及消费就越多,因此,经济状况越好,旅游收入越多。)

(4)伦德格伦、皮尔斯等对交通运输在旅游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交通是旅游业的命脉,是沟通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的桥梁和纽带。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都受到了交通条件的制约,毋庸置疑,交通设施是影响旅游的基础因素,所以交通是否发达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影响旅游业的交通主要有铁路、公路和民航,为此本文拟采用“航班航程”指标代表交通状况来作为一个解释变量,研究交通发展程度与旅游收入的关系。

2.理论方程式

三、实证分析

1.样本数据

选自中国统计年鉴1994年-2013年度各项记录数据,数据容量包括期间的我国的旅游总花费、国内游客数量、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航班航程;

观测期旅游总花费、观测期国内游客数量、观测期航班航程均直接从中国统计年鉴1994年-2013年获得;观测期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1994年-2013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农村人口数量及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处理,具体公式为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口)/(城镇人口+农村人口)。

2.估计参数

R2=0.9961说明整个拟合优度较高,F=1212.482,说明F检验是高度显著的。但是X1的t检验不显著,且系数为负,不符合常理,所以怀疑模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由检验结果可知,相关性检验可知相关系数都较高,均在0.969423以上,说明存在多重共线性现象。

四、检验说明

1.异方差性检验

由结果分析可得,其中F值为辅助回归模型的F统计量值。取显著水平α=0.05,由于,所以可以认为存在异方差性。

Gleiser检验:

由检验回归可知,各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的系数估计值显著不为0且均能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认为存在异方差性。

2.调整异方差性

根据Gleiser检验依次生成权数变量:GENRW1=1/X2^0.5 GENRW1=1/X3^0.5 GENRW2=1/T^0.5.其中F值为辅助回归模型的F统计量值。取显著水平α=0.05,由于,且P值较大,所以可以认为不存在异方差性。

3.自相关性检验

(1)DW检验:因为n=20,k=3,取显著水平α=0.05,查表得dL=0.998 dU=1.676,而dL=0.998

(2)偏相关系数检验

模型的第2期偏相关系数的直方块超过虚线部分,说明模型仅存在二阶自相关。

(3)自相关性的调整:加入AR项

由结果估计可知,很明显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综上可知,最佳最理想的模型

五、结论及政策

我国国内旅游业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2015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将达3.9万亿,再达新高。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影响国内旅游总收入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内旅游人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发展状况以及时间这些虚拟变量。

从数据可以看出,其他因素不变时,我国国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元,将给我国国内旅游业带来1.3043亿元的收入,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带来旅游业收入的增长,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可理解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结果,故可认为,经济的增长对旅游业有促进作用,呈正相关关系。

其他因素不变时,当我国航班航程每增加1万公里,将给我过国内旅游业带来18.7971亿元收入,当铁路或者公路行驶路程再增加1万公里时,可以理解为交通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出门旅游更加方便,人们更愿意也有能力去曾经想去的地方旅游,故可认为,交通的发展对旅游业有推动作用,呈正相关关系。

而当其他因素不变时,随着时间的流逝,每年我国国内旅游业会减少278.9773亿元的收入。正常的思路都会认为,在我国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会有更多的收入和更方便的交通来出门旅游,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其他因素不变时我国的旅游业的收入应该会不断增加才对。但实际结果是错的,解释如下:我国人口越来越多,出游会经常遇到“人海”情况,所以收入随着人们“出勤率”的降低而降低;再者,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越来越严重,说营运成本随着污染的增加而出现大幅度增加,增加幅度超过了经济发展引起的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旅游业增加;最后,可能就是因为经济发展导致类似于上班族的白领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而有很少的时间放松。

针对计量的各种分析结果以及目前我国国内旅游业存在的情况,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提高为目标,我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国家注重民生发展,把更多的焦点发在我国国内居民身上,努力提高我国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经济发展是决定我国人民的生活状态,所以我国应当坚持以经济发展为第一目标,建立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并通过一切合理的方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城镇居民的出游欲望,另一方面就是要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养老、医疗、教育和住房方面降低群众生活负担,使居民可以有更多的收入比例用在旅游上,用在追求精神享受上,从根本上激发城镇居民的出游热情,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2.加大对交通业的投入,积极推动交通营运管理现代化,提高交通服务质量。旅游交通的服务必须适应游客的多方面需要,把快捷、方便、安全、舒适作为旅游交通的服务宗旨,不断改善经营,提高服务质量,以游客为中心,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统一协调,增开偏远地区的交通业务;构建立体交通体系,增强景点可入性。

3.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增加了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经济发展既给予了我们机会,也剥夺了我们的时间,经济发展既刺激了人口的增长,也给我们带来了“人海”。所以我建议:首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坚持可持续发展,不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我们政府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我们的环境,为子孙后代谋福;改善我国企业的工作管理制度,不能让“资本家”过多的“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合理控制人口的增加,尽管放开了二胎政策,但是人口问题已经非常严重,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何红霞,李锴,梁磊.我国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2:21-23+88.

[2]郑媛媛.国内旅游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评估[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63-68.

[3]关勇,麻永建,朱诚.我国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及规模预测[J].河南科学,2007,03:513-516.

[4]袁翊茗,邵欣欣.我国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基于1994-2010年的数据[J].科技广场,2011,10:97-100.

[5]王兆峰.旅游交通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张家界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04:112-116.

[6]潘华丽.环境税背景下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7]苏建军,孙根年,赵多平.交通巨变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地域类型划分[J].旅游学刊,2012,06:41-51.

[8]郝琦.基于SPSS分析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国内旅游业的影响[J].山东纺织经济,2014,05:15-17.

作者简介:吴亮亮,安徽池州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

猜你喜欢

预测影响因素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答案与提示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答案与提示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福彩3D中奖公式》:提前一月预测号码的惊人技巧!
预测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