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016-07-02张珂铭

商场现代化 2016年16期
关键词:建筑业工程管理

张珂铭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现代建筑业的前景也随之逐步明朗起来,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地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以此为契机,大量的工程管理问题也开始出现。不可否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之中,建筑业朝着愈发健康的态势发展起来,但必须看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现代建筑工程仍然具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虽然工程管理已然受到重视,在此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并且有效解决,是每一个建筑管理人都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工程管理;建筑业;人才缺失;管理不善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的必然趋势。对于我国而言,我国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部分。但是正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形式的多变性与不确定性,我国的重要行业--建筑业也面临着巨大问题。生存环境、发展前景、技术设备等等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若无法顺利达到当下社会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则对我国建筑业水平的提高产生打击性的阻碍,甚至危害到现代建筑工程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本文针对现代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的挑战进行详细阐述,并且加以探讨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求提高我国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与此同时,亦对促进我国建筑业长远、持续地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建筑管理行业面临的问题

管理制度拘泥于形式。我国采取配套形式的策略,导致了我国绝大多数建筑项目采用了自筹自建的方式,这导致的也是这些建筑项目没有一个合理的管理模式。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采用专家学者参与研究管理方式力图加强监督力度。但是由于施工方的利益需求,没有实地人员参与管理,管理项目的考核不具效力,权利与责任分散等等问题并未真正让这项管理方式发挥其作用。有管理制度,但是并未落到实处,仅仅是拘泥于形式,这就是我国现代建筑管理行业面临的第一大问题。

现代建筑行业的管理人员缺失与能力欠缺。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加之建筑业是一个需要大量劳动力的行业,便成为了很多低学历者选择工作的对象。这也导致了在这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里,真正拥有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少之又少。而真正的问题又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凤毛麟角的高学历、高能力、高素质人才中,存在一种极不平衡的关系--以技术人员为核心,忽视管理人员的必要性。如此一来,真正拥有高质量的管理人员却变成了可遇不可求的人才,建筑行业的管理自然而然无从谈起,管理制度无从实施,管理方式无法适用。其次,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由此导致的是低学历工作者数量庞大,在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缺失的前提下,普通工人因为其低学历与低素养也在影响着行业管理的正常实施,直接导致建筑业管理水平无法有效提高。可以看出,我国建筑行业不仅处于一个管理人员缺失的尴尬境地下,并且普通员工的素养偏低也是导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缓慢,隐患重重的重要原因。

我国建筑行业管理方式落后。建筑行业因为其特殊性,在准备筹划阶段需要大量的信息--图纸、数据等等,这些信息的归档储存、查找使用都成为改革创新必须涉及的方面。信息的查询便捷化、储备完整化、归档的系统化都是我国建筑行业实现管理体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对于我国目前的建筑业环境而言,实体的施工图纸、口头转述的施工方案、随意记录的施工手册,这些“隐患”的存在,都在影响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问题,而查询手段落后,查询过程繁琐,查询效率低下则成为了影响工程进程的因素,归档的分散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连续性与准确性。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尚且不如欧美等国先进,在施工方面又缺少信息的交互与对检,使得建筑工程管理发展停滞不前,导致投入高,回报低的不正常现象大量存在,花费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却不能有效及时的对信息进行处理反馈,得不到有效改善,这又是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

二、完善建筑工程管理途径与策略

建立健全具体的管理制度。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管理制度拘泥形式、未真正贯彻到实际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使得管理体制规范化、标准化。具体来说,其途径可以通过大力整治、完善现有的管理体制,增加设立与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条款等等来实现。此外,在项目管理方面还可参考引用国际上较为完善的制度,坚持学习优秀的制度与规范,结合实地的建筑事业现状,融合创新措施,将优秀的制度与实际有机结合,提出具有较高针对性的方针对策,提升与国际相接轨的力度与机会。放眼国内,建筑工程管理机制还应建立在现有的体制基础之上,坚持贯彻我国制定的基本方针与政策,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行业标准,完善建筑行业管理的制度。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当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履行行政与监督职能,健全和促进我国建筑管理体系的完善,以保证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每一阶段的工作都顺利走上正轨。

提升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与与员工素养。建筑行业管理的人才培养方式应当积极与各高校紧密结合起来,不仅有有利于高校输送优秀的建筑人才,亦可反作用于建筑业管理人才缺失的矛盾,可以采用建筑行业与学院相互合作的教育模式,在各高校建筑工程管理理专业间增加与企业单位互相合作的项目,以教促学,教学结合。对充分扩展在校学生的视野、转变其对建筑行业管理的错误观念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建筑工程管理作为一门专业性与实践性较高的学科,将理论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际实践中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院校与企业的互联以满足我国建筑企业对综合管理人才的需求。同时,需要在院校在教学过程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全面展开多媒体、互联网展开数字化的教学教育方式。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实训课程阶段,应当大胆让学生参与到建筑企业的管理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促使建筑管理行业的质量提升。在另一个方面,因为建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所以员工的素养偏低,导致建筑行业管理的不能行之有效。针对这一状况,建筑行业应该尽快创造机会增加在校学生的参与机会,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院校输送人才的综合素质,建立并实施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策略,辅之以工作效率和质量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从而确保建筑行业员工具有较高的操作水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水平。

三、结束语

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建筑业发展亦是日新月异,与过去的趋势相比,当下的状况一方面为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了无法忽视的机遇,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挑战。相比机遇而言,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更应当重视其中出现的挑战,解决的措施必须首先自身为落脚点,坚持完善每个从业人员个人的从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完善理论知识。从社会大环境的角度出发,建筑业企业需要优化管理制度,加强与院校间的合作交流,帮助在校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管理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政府管理部门需要汲取优秀的管理经验,不断修正自身尚未解决的缺陷。只有抱着坚持面对挑战,解决问题的心态,才能让我国建筑管理工程水平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金城.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江西建材,2016(10).

[2]陆茜.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12).

[3]薛青春.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门窗,2016(05).

[4]包向阳.建筑工程管理趋向国际化的创新与改革[J].门窗,2016(05).

[5]李红莉.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江西建材,2016(14).

[6]何振涛.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4).

猜你喜欢

建筑业工程管理
俄建筑业工作对女性开放
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2018年一季度建筑业总产值3.8万亿元
浅议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3600万建筑业农民工纳入工伤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