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与培养对策

2016-07-02闫保安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缺失原因培养对策问题意识

闫保安

摘 要: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智慧的开始、发现的基石,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而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提问积极性不高,怠于思考与思维,提问流于形式,只是简单的教师问、学生答。本文结合具体的实践与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意识;缺失原因;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25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66

综观当前小学语文,学生虽然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是在教学中却很少提问,基本上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题意识缺失,成为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学会提问,自主发现,这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展开论述。

一、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畏于权威不敢提问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是教学的控制者,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学生只能被动接收,而不敢对教师有丝毫的质疑。另一方面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将教材奉为经典与权威,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半步。在学生眼中教师与教材是不可质疑、不可动摇的,即使心有困惑也不敢提问,这种消极的心理占主导,自然很少有学生敢于提出各类问题、发表不同见解。

(二)思维迷茫不会提问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初级阶段,虽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单一,往往浮于表面,而不知道要如何提出问题。即使提出一些问题,也大多是就字面来简单提问,不能深入文章的主题与文字的本质来提问。这也是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动机不强不爱提问

提问是学生主体参与与独立思考后的结果,这必须是建立在学生对学科喜爱的基础之上,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观念落后,只是机械、枯燥而空洞的讲解,无法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习兴趣低下,思维活跃度不高,主体参与度与参与面低,这自然会严重地影响到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二、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

(一)消除障碍,让学生敢于提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处于安全而自由的心理环境之中,才能产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就必须要改变以往对立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打消心理顾虑,这样学生才能勇敢地发表个人不同见解,提出问题。一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高高在上的教者走下来,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学习主体,与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一起参与到教学中来。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与认可,自然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带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与自由,进而让学生能够勇敢地提出问题。二是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引领者,确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要以教师的权威一味地压制学生,而是要营造民主的氛围,不仅要允许学生不同见解的存在,更要鼓励学生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以产生更多的不同见解与感受,并鼓励学生就此来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

(二)传授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

正所谓“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也。”学习更是如此,只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会思考与思维,能够自主地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循环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只是看学生所提出问题的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思维过程,要让学生将自己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发挥教师学习的主导性,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诱导,以帮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思维,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学会自主提问,这样在学习中才能展开独立的思考与思维,进而能够深入文章的本质来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

(三)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自然也是学生主动提问的内在因素。我们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导入这短暂的几分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活学生思维能力,以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与思维状态参与到教学中来。如音乐导入,音乐富有极强的感染力,音乐的加入使得语文作为语言学科的教学更加富有生命的活力,更能直击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特定的情感。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便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主题思想。另一方面激励评价,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学生的提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并不能对提问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发挥评价的激励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不要只是就是否具有探索价值来展开评论;而是要关注学生思维全过程,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等纳入评价机制,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提问做客观评价,同时更能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提升学生学习动机,进而让学生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参与到提问中来。

总之,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扩大学生教学参与度与参与面,这样才能逐渐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成为新一代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缺失原因培养对策问题意识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策略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对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兴趣缺失原因及对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