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情境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有效运用

2016-07-02谢秀青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思想品德教学效果

谢秀青

摘 要:教师的教学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进行的。良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学习的主人。思想品德教师更应努力创造有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体验、讨论,以主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如何在思品课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作进行如下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情景教学;思想品德;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16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07

新课程理念的推广从根本上改变了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课堂不再是那种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情境教学理念的提出与实践,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此,我根据初中阶段三个年级不同年龄的认知特点、不同的知识点,采取了不同的情境创设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逐步探索三个年级情境教学的模式

(一)健康心理的培养

初一阶段,结合正确认识自我、社会、国情的知识,为学生创设大量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和自觉道德行为的评判。初一阶段主要采取“情境贯穿、自主活动”的活动式情境教学,学生乐于参加,积极准备。

(二)提高道德品质,树立法律意识

初二阶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生活特点,结合学生经历过或关注的法律道德问题设置多种情景、通过视频案例、设问、选择、判断、模拟、评价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参与情景再现的活动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道德素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关注国情了解国策

初三阶段,根据知识点、热点和应用点是中考考查的重点的考情,确立了“以知识点带动热点,以热点落实运用”的情境教学,将国情、国策方面的时政热点情境带入课堂,让枯燥的理论在鲜活的热点情境中生动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学生在众多的热点材料学习中,提高了鉴别、归纳、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情境的创设

(一)预设情境、导入教学、激发求知欲望

主要是通过录音、录象、图片、挂图、多媒体课件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也可是教师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在激发情感引发联想的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认真思考问题,由此导入新课。例如,在进入“我和父母”的教学时,首先电脑显示:幸福的家庭——全家福照片,问:看这幅照片,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想到自己的童年,弟弟妹妹、想到父母等,接着教师顺利地进入新课的学习——“我的父母”。导入情景,一旦达到引入教材的目的之后,教师往往依旧恢复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去,难以使学生迅速对学习焦点的变化作出反应。因此,教师必须再通过创设情境,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有序、深入地进行。

(二)贯穿情境、挖掘教材、营造体验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来激发其学习动机、兴趣及意志情感,促进其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如在讲《爱国情操的表现》的过程中,我采用了一段日本侵华和南京大屠杀的录象剪辑,学生在沉重的观看录象的同时,也激发出了爱国情感,认识到了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当代中学生应用哪些行为来热爱自己的国家?这时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创设一系列情境展开教学。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维度的多样化,也使情感体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对我们生活的世界产生深层的思考,为他们未来的深入探讨积累情感体验。这种课堂教学,改变了利用单一情境导入新课的简单模式,而且创设多重情境,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然而这些情境是教师按个人主观意图而预先设计安排的,其创设与营造的主体都是教师,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其主体性与自主学习的精神没有展现。所以,为了使学生在课堂情境教学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主体性作用,那么情境的创设必须建立在师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从而真正实现学生情感体验的主体性和自觉性。

(三)情境互动、融情于境、增进情感交流

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亲和的人际情境和互动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课堂教学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投入中获得生动发展,以主体互动为过程,以主体构建为结果,建立一种相互平等、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主体参与来完成教学,实现发展。比如,在进行初三“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了“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含义的基础上,出示两幅2010——2013年任丘市人民生活变化的状况图表和贫富差距图表,并请学生讨论:现在任丘的小康与全面小康在发展上的差距在哪里?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达到全面小康呢?四人小组讨论后,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市委书记、旅游部门官员、普通农民等,以不同的主体身份对我市的发展发表看法。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归纳出差距的原因和实现全面小康所采取的一些发展措施,避免了满堂灌,效果很好。这类角色情境的创设,并通过角色的转换,使学生由知识的受体转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主活动的环境,教师加以诱导、点拨,促进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发展。

总之、思想品德的教学,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断地去更新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只是其中的一种。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思想品德教学效果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