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创新要制造需求

2016-07-01

商界评论 2016年6期
关键词:贫富差距牛市升级

当下如果还以投资为导向,将会导致利润降低,经济问题加剧。

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下滑后,金融化改革的要求就越来越迫切了。通过金融创新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金融创新屡屡被政府文件提及,说明政府意识到了这点,要鼓励金融创新。然而金融创新的手段并非一种,其有效性则需要实践检验。

金融创新的头等举措,莫过于股市注册制改革,由此塑造的牛市。通过牛市的高杠杆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这是规模宏大的金融创新。然而金融创新欲速则不达,牛市出现的风险也更难以控制,注册制改革本身是要造成熊市的,而被塑造出来的杠杆牛市,就只能看谁会先下手做空。

股灾的来临令股民猝不及防,社会失血,中产阶级的财富由此进一步缩水,需求将更加不振。虽然国家试图力挽狂澜,但早已于事无补,后果已经形成,而注册制改革并未如期推出,这样的金融创新是失败的。再如“中期借贷便利”的金融创新,定向借贷防止资本流向房地产。然而最终的结果呢?房地产还是暴涨了。

当社会需求成为问题时,消费信贷成为解决需求问题的手段,由此扩大消费信贷也是一种金融创新。网络信贷、P2P,纷纷以响应此金融创新的口号而崛起,这的确解决了部分消费不足的问题,然而得小失大。大量民间信贷陷入了庞氏骗局的境地,又纷纷陨落,如e租宝等,动辄让社会损失数百亿元。

这实际是让普通中产或者消费者丧失消费能力,是削减需求,让需求不足变本加厉。轰轰烈烈的各种金融创新,并没有带来预想的结果,金融创新要么是创错了地方,要么是中途夭折,这并非有效的金融创新。

这些都是无效的,甚至是适得其反的金融创新。如今当局又在推动地方政府债务的“债转股”方案了,上万亿元的不良债务规模。不出预料的话,最终的风险承担者仍旧是公众,是难以解决问题的。这些金融创新,实际是让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什么样的金融创新是有效的?是趋向平等的创新。金融评论人士总是对金融创新的各种方式津津乐道,但对根本的目标却置若罔闻,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当下中国经济不振的病症,合理的药方是什么?还是看经济不振的根源在哪里。经济增长的来源有两条——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平等的实现。这对应的是产业升级状况与贫富差距的控制。至于为什么是这两条,因为产业升级本身创造新分工、新需求,而贫富差距缩小,则提高社会需求能力。

金融创新离不开这两点,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低效而不平等。只有顺应产业升级的要求和控制贫富差距程度,才是它的根本社会任务。然而当下的各类金融创新,如以上提到的几点,与这两个基本的硬要求大相径庭。在控制贫富差距方面,根本属于背道而驰。

当下中国的金融观察家们,对中国金融化的主要批评意见在于顺应产业升级的要求,如互联网等高新科技,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金融体制本身要向西方看齐等。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全然无视了第二个要求,就是缩小贫富差距,这才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

如果细究中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我们会发现根本问题在于贫富分化,需求总体不足,造成资本过剩状况——放水搞通胀只会加剧这个过剩状况,而需求问题根本没有解决。这与分配方式有关,当下的社会财富分配,根本点还是金融的分配。同时我们却发现,金融与科技已经密切关联,要提升金融效率,促成产业升级,会造成诸如互联网科技领域更加疯狂的造富能力。这不啻是一方面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创造问题,这是创造需求的同时又在消灭需求。而产业升级与缩小贫富差距扩大的要求,形成了对抗关系。

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金融创新?实际上就是消弭两者的对抗关系,这是重大的全球性金融创新困境,解决不了的后果就是动荡,时代要求的不仅是效仿美国的金融化。

这个创新任务解决似乎有些困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门道。比如资本视为私有财富还是公共权力的分歧,或许就是解决金融分配创新的要点。不过无论如何,对中国来说,要合理的金融创新,至少要做到不做无谓的折腾。金融创新,需要有个清晰的格局意识。

猜你喜欢

贫富差距牛市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牛市或延续至全年,甲鱼接下来还会再涨一轮吗?
利剑能否终止美股十年牛市
回暖与升级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几点思考
资本占有量差异、收入机会不平等与财产性收入增长——基于扩大贫富差距的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
遗产、赠与和贫富差距——美国学者的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