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衰之间:巴西政经桑巴剧

2016-07-01周莹

财经国家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政坛巴西国家

周莹

对巴西这一拉美资源型国家结构性痼疾的思考,可以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道路提供借鉴。

“贱卖,贱卖,二元卖一元!”——巴西一家报纸日前在头版评论国家经济困局时用了如此标题。

伴随着政坛此起彼伏的权力更迭,这个拉美大国的经济魅力也“大打折扣”:2012年的100元巴西货币雷亚尔尚能兑换近60美元,而4年后已不足30美元。其背后,可以寻见资源依赖型经济模式、社会福利型制度安排、拉美式民主挑战下的决策失效与腐败等种种因由。

对于和巴西一样正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桑巴王国相距虽远,但镜鉴就在眼前。

政治“宫斗”不断

先说“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巴西政坛宫斗剧:两年前,被称为“巴西未来”的该国最大企业巴西石油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就被陆续查出向政府高官巨额行贿,组织洗钱网络,虚报工程造价骗取大量财政资金等。最终,在重重压力下公司最高管理层集体辞职。

巴西石油案的爆发最终将巴西总统罗塞夫牵扯其中,剧情波折并在今年4月达到高潮:巴西铁娘子最终遭国会参众两院弹劾,被迫被停职180天。她面对的早已不是千万人拥戴政坛登顶的盛景,而是背负贪腐指控,将自己的执政党变为在野党,个人政治命运和声誉也深陷叵测难料的窘境。

而特梅尔,原来罗塞夫的副手,则乘机接手成为代理总统。这位70多岁的老牌政客一方面顶着“忘恩负义,背后放箭”的名声,一方面忙着维持政府运转、组织班子、管理国家。尽管面临左右为难的境地,特梅尔迄今在执政合法性上还没“通关”,未来国会投票将决定其是否能正式转正。

前众议院议长库尼亚力主拉罗塞夫下马,罗下台后不久就被巴西最高法院11名法官全票裁定与腐败和洗钱等犯罪相关,被暂停议长职位。他的副手马拉尼昂,也因巴石油腐败案正在接受调查。有资料显示,在巴西参众两院的众多议员中,近三分之一的人都在接受与腐败相关的调查。

经济颓势难抑

和政坛波澜相对应和联动的,是巴西经济的颓势难抑,滞胀难消。

官方数据显示,去年巴西经济衰退3.8%,是25年来的最差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还可能出现3.5%到3.8%的负增长。这将是巴西1930年以来首次连续两年出现经济衰退。

同时,巴西的失业率逼近8%,通胀率达到10%,最新的财政赤字额估算高达485亿美元,比去年翻了一倍。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都已把巴西的主权债务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

巴西国家资产、服务和旅游贸易联盟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这个国家的家庭消费意愿指数落至2010年1月份的最低水平。在调查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家庭认为现在的工作有保障。

资源模式脆弱

政坛角斗中的阴谋阳谋、面孔转换;经济生活里的市井凋敝,民怨升腾,还都只是表面光影。深藏其下的,则是巴西这个拉美最主要经济体的多年痼疾。

巴西的失业率逼近8%,通胀率达到10%,最新的财政赤字额估算高达485亿美元比去年翻了一倍。

“最后的伊甸园,南美的香格里拉”——巴西,这个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笔下的国度可谓人间沃土。但丰富的自然资源却导致巴西经济特别是出口长期严重依赖农牧产品、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巴西经济的基础其实极为脆弱。金融危机过后,随着全球需求低迷、供给过剩、美元走强等多因素叠加,包括石油等在内的资源类商品进入漫长熊市。与此同时,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巴西落后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未能挺身而出。目前巴西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不到四分之一,制造业比较优势指数在世行被调查的176个国家中排名百名之后。

长期以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便利,使得巴西长期工业化动力不足,再加上工资薪酬上升,技术人员缺乏等,“比较优势”变成“要素魔咒”,令巴西经济从云端跌落。相较巴西,中国也曾长期依靠“人口红利”等建立起全球分工的比较优势。随着近年这一优势的消退,中国决策层意识到从“人力”向“智力”转变,从全球“生产中心”单车道向“生产、消费和创新中心”多车道跨越的重大意义。

高福利隐患

除了相对单一性的经济模式,巴西“不切实际”地攀比发达国家高福利也给经济社会埋下重大隐患。全民免费医疗、从小学到大学的免费公立教育、高额救济金、养老金和退休金……,在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巴西提供着发达国家的待遇。

例如,这个国家的退休金制度非常宽松:只需缴费累计达到15年,男性在65岁、女性在60岁时就可以领取全额退休金。男性如果缴费达到30年,就可以在53岁退休。女性如果缴费达到25年,可在48岁时退休。与巴西平均工资相比,退休金相当于税后收入的97%,远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69%的平均水平。

没有强大的经济作为支持,巴西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就像海沙堆砌出的城堡,根本经不起风雨。人口达2亿的巴西为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如果没有长期可持续的财富积累与分享,如果未富就要先乐,未来多半会是苦果。

国家制度缺陷

除了穷大方,“民主挑战”带来的决策失效等则是巴西的另一巨大缺陷。

一位阿根廷独立观察人士皮拉·卡斯特罗就提出了这样的诘问:对于发展中的拉美国家,议会制民主到底是带来了有效的权力制衡和集思广益,还是被政治流氓、腐败分子糟蹋的千疮百孔,造成经济和社会的动荡不息?

沿着历史路径走来,巴西在各种观念和利益的多重影响下,逐渐形成今天以总统制、多党林立政党制、国会两院制以及地方自治权极大的联邦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在多党林立的政党制度下,总统总是难以在议会中获得稳定多数支持,国家政策常常难产。

由于特别侧重个人权利等原因,对于巴西政客而言,变换党派身份的成本极低,因而很多人将党派视为寻租工具,而且在“每一个决策时刻,巴西国会都选择了最具分散化的形态”。这些因素的叠加,令巴西政坛不断反复、乱象迭出,腐败难绝。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调查,巴西政府的清廉程度和决策透明度在被调查的140多个经济体中排名长期在130位前后。此前提及的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腐败案虽已牵连甚广,震动朝野,但也只是这个国家腐败问题的“冰山一角”。这些现象和背后的原因,使人们不得不深思发展中国家在民主进程中的一些重大选择问题:何种制度安排才能使国家保持长期稳定,而不出现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叠加互动,最终出现恶性循环的“拉美病症”。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巴西就已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但至今没有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其现状及得失,值得深思和警惕。

猜你喜欢

政坛巴西国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政坛人事变动
政坛人事变动
巴西战舞
政坛人事变动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政坛人事变动
2014巴西世界杯赛程
何处得清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