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粉新规剑指配方乱象

2016-07-01李鹏王先知

财经国家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乳粉食药监奶粉

李鹏+王先知

“精简”配方,治理市场乱象,并不会引起行业巨震。

6月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并将于10月1日开始施行,《办法》明确规定,每个企业不得超过3个系列9种产品配方,比之前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的“5个系列15种产品配方”更加严格。

“配方过多、过滥是当前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表示。配方之间的区分缺少科学证实,品牌与配方的混乱使消费者选择困难,生产过程中频繁更换配方也会对产品质量造成安全隐患。

“精简”配方只是《办法》的一部分,按药品管理婴幼儿奶粉、实行注册管理、将国内奶粉和进口奶粉全部纳入监管,这些措施的叠加,使《办法》的“杀伤力”倍增。按照业内的说法,我国本土取得奶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103家,或将有四分之一的奶粉企业出局。不过,食药监总局人士表示,这一“史上最严”奶粉新政并不会引发行业大洗牌。

按药品管理

从公开征求意见到向WTO(世界贸易组织)递交文件,再到《办法》出台,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的管理酝酿历时近一年。滕佳材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办法》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对症下药、要求明确;二是内外一致、统一规范;三是标准更高、程序更严。

《办法》规定,婴幼儿配方奶粉将参照药品管理,明确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均实行注册管理,并严格限定申请人资质条件。

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上长期存在着“一方多品”乱象,很多奶粉厂商拿配方来打营销牌,用一个奶粉配方却生产出多个品牌,与此同时,不少企业拥有的配方数量相当惊人。统计显示,目前我国10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共有近2000个配方,个别企业甚至有180余个配方,有些配方制定随意,更换频繁等问题突出。

以往,监管部门对婴幼儿奶粉配方的管理是“备案”,主要是企业方提供奶粉配方资料、企业生产资质等材料由专家进行预审,审核通过后在食药监登记,对配方本身没有过多要求。备案制只是让监管部门大致掌握企业奶粉数量、品牌资料等,起到的只是一个登记作用。

随着婴幼儿配方奶粉注册制的实施婴幼儿奶粉市场迎来变局。

而注册制则意味着该配方需经监管部门审核通过、领取相关生产证后,才能生产。“注册”相对于“备案”,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审核,从原来的了解情况,到现在对配方的严格审查,这是进了一大步。

为何每家企业要求不得超过3个系列9种配方?食药监总局食品监管一司司长张靖介绍,婴幼儿配方乳粉是按3段生产的,这是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确定3个系列的一个直接来源,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终极研发目标是接近母乳,从本质上说每段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实际上只有1个配方,每个段位3个配方,是鼓励企业不断地研发创新。

不会大洗牌

奶粉配方注册制被业内认为是“大考”,此前,业内盛传此举将带来巨大的市场变局。

按照业内的说法,我国本土取得奶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103家,平均每家企业有近20个配方。业内估算,或将有近三分之二的奶粉配方被淘汰,四分之一的奶粉企业出局。

在国内市场,大部分婴幼儿奶粉企业都热衷产品多元化,以此来抢占细分市场,《办法》实施后,这些乳企的产品策略或将被打乱,需要重新布局市场,这样会导致渠道铺货困难、销售积极性下降。

“我们的工厂产能规模大,按照这个《办法》,配方数量会减少,势必会带来更大市场销售压力。尽管有压力,但我们很拥护新政,新政有利于行业良性发展。”贝因美奶粉公关部相关负责人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飞鹤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规模企业而言,市场越规范,机会就会越多。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办法》实施后,拥有工厂和完整销售体系的规模乳企,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优势。相比之下,国内中小乳企会受到较大冲击。

陕西一家中小奶粉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由于品牌集中度不高,也没有过于强大的渠道,这场配方注册制带来的市场洗礼,他们这些中小企业有些招架不住,大家普遍对生存担忧。

张靖则认为,奶粉行业“大洗牌”的现象并不会出现。“基本上103家企业都有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和销售区域,除非产品质量发生严重的状况,否则不会出现大洗牌的情况。”

张靖谈到,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当前可能比较困惑的是营销策略、战略问题,要选择哪些留下哪些舍弃。

利好消费者

对于洋奶粉来说,这也是一次市场净化升级的难得机遇。

《办法》明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这意味着进口奶粉也正式被划入监管范围。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出台的政策兼顾了公平。因为,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配方注册制只限制境内生产企业,对境外生产的产品并未涉及,“管内不管外”也被质疑为双重标准。

洋奶粉市场乱象惊人。“配方多的市场乱局,也是主要受海外市场影响,仅从新西兰这一个国家,境内市场上就出现过几百个配方,当然很多都是‘假洋鬼子代工生产的。”一位乳业界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有消费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5年,我国乳粉产量从120万吨增长至142万吨,七年间增幅仅为18.3%;而同期,进口乳粉量则从14万吨增长至72万吨,增长了四倍多,这还不包括消费者通过海外代购、跨境电商等方式从境外直接购买婴幼儿配方乳粉。

不过,从长期看,《办法》对进奶粉企业也是利好。因为,进口奶粉大多品牌单一,知名度高,配方的数量也较少,所以配方注册制对它们的影响并不大。淘汰出局的中小企业留下来的市场份额,会带给进口奶粉企业更多机会渗透其中。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办法》的实施,体现多重利好。比如,产品价格将趋于稳定,并逐步与国际接轨,消费者可以买到物美价廉、安全放心的奶粉。另外,即使淘汰一批品牌,市场上仍会有600个左右品牌存在,竞争依然充分,随着消费集中度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及品牌认知度会大幅提升,这也助于恢复对国内奶粉的消费信心。

食药监总局有关人士表示,考虑到企业的适应期,也会考虑设置一定的过渡期,与《办法》相配套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报资料项目与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生产企业现场核查规定》等文件,也在进一步制定当中。

猜你喜欢

乳粉食药监奶粉
奶粉危机
加强食药监行政调解工作的探讨
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安全 加强监管少不了
“史上最严”奶粉新政来了
浅析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所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奶粉放冰箱对吗
奶粉罐上没写的秘密
乳粉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