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程教育社会性交互策略研究
——基于网络教学

2016-07-01李倩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期
关键词:远程教育

李倩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远程教育社会性交互策略研究

——基于网络教学

李倩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由于远程教育是教师和学生时空分离情况下的教育活动,使得远程教育中的交互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实现有效交互才能使远程学习者获得良好的学习结果,提升远程教学的质量,凸显远程教育的优势。本文从社会性交互和网络远程教育的概念出发,总结在网络远程教育中的社会性交互出现的问题,并从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交互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信息交互两个方面提出策略。

关键词:远程教育;社会性交互;交互策略

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由于远程教育是教师和学生时空分离情况下的教育活动,所以远程教育中的交互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传统课堂教学仍占主导地位,加上不同地区限制,现代远程教育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其中主要是由于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时间空间分离,导致师生交互异地或异时,反馈不及时,使得师生交互不良成为制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问题,从而使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本文根据这个问题来探讨在远程教育中社会性交互的策略。

1社会性交互和网络远程教育

1.1社会性交互。首先分析陈丽提出的“远程学习教学交互层次塔”,见图1。将远程教育中的交互分为操作交互、信息交互、概念交互。其中信息交互包括了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

图1 远程学习教学交互层次塔[1]

结合Beats的分类方法,可以看作为信息交互的分类。将Bates的分类方法按照上述分析进行修订,就形成新信息交互的分类方法,见图2。从信息交互的分类表中可以看出,社会性交互包括了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信息交互,根据社会性交互的分类我们就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提出策略。

图2 信息交互的分类[2]

1.2网络远程教育。网络远程教学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技术,通过各类教育资源和双向通信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交互活动。网络远程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在时空上相对分离,教与学的行为通过网络和课程资源实现联系、交互,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的相对分离是网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的本质特征。其次,网络远程教学是建立在对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基础上的,例如多种混合媒体课件等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远程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入网上虚拟班级获取各类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活动,以及远程学习者与远程教师进行同步或异步的交互活动,所以网络远程教学还具有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和自主性等特征。[3]

2网络远程教育社会性交互出现的问题

2.1学习者。对于学习者而言,在远程教育交互中最大的问题是信息素养的缺失,对于计算机和新媒体的操作不熟悉以及对远程教育的认识错误,造成学习者在交互中遇到重重阻碍,疑问不能够及时得到解决,以至于学习者最终对学习丧失了原本的兴趣,影响了远程教育最终的教学结果;其次远程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无拘无束的,时间地点都可以根据自身而定,由于学习者自身的自制力不强、学习环境的不理想、实时交流的困难也可能会造成远程教学结果的不理想。

2.2教师。在远程教学中,教师的重要性并没有削弱。在远程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面授辅导和作业反馈是远程学习中师生交互的主要途径,这两种交互只是局限于知识的交流,对于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学习情感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4]大部分远程学习者表示在交互中不是很满意,缺少个性化交互。这说明,远程教学主要是侧重于传授新知识和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和思想动态并没有重视。远程教育中师生情感交流的缺失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被支持感,倍感孤独和无助,容易对未来的学习丧失信心和激情,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最终导致远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2.3交互媒体。在远程教育中面授仍然是最重要的交互方式。但很多远程教育学校的教学课程仅仅是播放电视教材,师生之间的交互也只局限于信件、电子邮件等传输速率低、反馈效果差的媒介,管理者对于师生之间的交互行为没有任何监督与鼓励措施,教师对学习者的冷漠、不关心,学习者对教师的不信任与疏远,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5]

2.4交互评价体系。交互评价体系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师生良好的交互离不开交互评价体系。但是大多数网络课程的交互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大部分学生反映在进行网络远程教育课程时评价系统过于僵化,比如每个部分的评价都是总结性评价并且有固定的要求,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几乎没有,这也会造成部分学生因为丧失学习兴趣而浑水摸鱼,利用僵化的评价体系投机取巧的取得高分值,并没有真正的达到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交互评价体系中忽略了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在学生没有参与或没有及时参与学习任务时,没有提醒或鼓励学生及时学习,这样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下降。

3网络远程教育社会性交互的策略

3.1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交互策略

3.1.1教师

3.1.1.1课程资源设计。在教学包的设计过程中,除了符合成人学习特点和过程外,还需充分发挥教师作为课程资源与学习个体间的媒介作用,进行有指导的教学交互。教师在培训阶段应设计自我测试和学习指导,测试是否达到了所要求的学习目标。其次,实现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有效整合,提供多种交互方式,使交互能基于学习者的特征和要求来进行。[6]

3.1.1.2对学习者的关心及鼓励。在远程教育中,某些教学交互具有一定的迟滞性。这种迟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远程教学的效果。[7]例如远程学习者的问题、作业、成绩以及与自信心有关的情感因素等非专业知识之外的问题,在得不到教师及时而有效的反馈或关心、鼓励,或者这种关心、鼓励无法持续时,将逐渐降低远程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影响远程教学效果。此外,远程学习者的主动交互性、学习自控能力等需要在远程教育服务机构和教师的持续关心指导下才能有效地保持。所以远程教学中的持续关心策略必须贯穿于整个远程教学过程的始终,且这些功能的提供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持续的。[8]

3.1.1.3教学反馈与指导。在远程教学交互中,教学反馈属于强化过程,如赞扬、处罚信息,组织主题讨论等。指导属于编码过程,即学生的认知过程,如言语信息、概念、规则、问题解决等目标类型的知识。对远程学习者,最为重要的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反馈与指导,缺乏充分的交流而产生的孤独感,例如问题解答、咨询建议、评价等偏于形式化。这必将使得学习者获得有效学习结果的程度降低,教学交互变成走过程。其次远程教育服务机构(组织机构、指导教师等)的敬业精神、服务态度、业务水平、学识、科研能力、以及服务时的精神状态等对教学反馈与指导的有效性也有巨大的影响。[9]

3.1.2学生

3.1.2.1信息素养。在学习开始前首先了解学习平台以及多媒体的基本使用技能,通过练习能够掌握怎样进行网络平台学习。这是进行网络学习的基础。

3.1.2.2课前预习。在课前就了解课程的策略、目标和任务。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可以完成课前学习目标,并且出现不会问题时要及时、用于发问。

3.1.2.3时间管理。要具备合理的时间管理技能。学习者要在实现课程目标的整个过程中,有规律地自觉按时登陆学习。网络课程与而授课程相比,需要投入相同甚至更多的时间,而且要准备有规律地投入,努力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学习环境,防止外界环境对学习产生干扰。

3.1.2.4评价方式。恰当的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合适的利用评价不仅会检测出问题点,并且会为自身学习增加动力。

3.1.3交互媒体。交互媒体的使用对师生交互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媒体中有两个制约因素,即已有媒体的使用情况和新媒体的使用情况。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它的师生交互媒体中,对于已有的媒体设备应进一步发挥其师生交互优势,使其成为教学交互的重要载体;对于新媒体设备,应开发新媒体的显著优势,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已有的媒体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填补原有媒体的某些不足,利用各种新技术优化交互条件。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由于受教育人数的不断扩大及远程教育中师生分离的影响,必须认识到:当教师和学习者的空间距离不断拉大时,技术含量越低的媒介,所产生的亲近感反而越强,越容易与使用者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也就是说,我们在远程教育中不能过分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媒介,对所有的交互手段都生搬硬套,而忽视了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造成教学中师生交互的某些断层。[10]

3.1.4交互评价体系。师生交互点评体系,其交流的途径和方式具有多样化、双向性的特点。在点评体系中,不仅应考察是否完成了师生交互口标,更应该在交互过程中时刻关注学习者的参与程度及学习热情。教师在交互中不仅应采用总结性评价,更需要利用各种形成性评价帮助学习者更合理地利用交互媒介。譬如利用问卷调查对师生交互进行点评,可以克服学习者学习时间分散和个别学习者不敢当而表达意见等因素,让学习者把与教师交互中的一些感受、意见和建议反馈出来,从而使教师找出问题并及时和学习者交流,以不断提高师生交互效果。对于网络教学,还可以采取传媒式点评,利用网络、电话等现代通信方式实现高效快捷的点评。由于网络教学中师生交互的间接性,还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等实时性交互媒介与学习者进行交流,及时准确地掌握学习者的交互情况,根据学习者的意见完善交互平台,提高下一步的教学效果。

3.2学生与学生的信息交互策略。学生与学生的信息交互策略与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交互策略在本质上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主体只有学生,没有教师的参与。因此在学生与学生的信息交互策略是学习者应具有主动性,主动问问题,主动解答问题,主动交流问题;其次学习者应当选用适当的媒体进行交互,同时交互会使交互更加及时,对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的产生也会带来正面促进作用,适当的异时交互也会产生更加深刻的交流。

4结束语

经过以上研究,远程教育社会性交互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交互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精确的理论辅导,并且在心理上给学生增加了自信和归属感;学生与学生的信息交互会使不同的思想发生碰撞产生火花,学生在交互中不仅会学习到更多不同的方法,并且会极大增强自信。当前最大的任务应该是改善远程教育交互体系,弥补交互体系的不足,使远程教育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总之,网络远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使用正确的远程教育交互策略,远程教育交互体系的出发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并获得有效的学习结果。

参考文献:

[1]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3).

[2]陈丽.远程学习中的信息交互活动和学生信息交互网络[J].中国远程教育,2004(5).

[3]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

[4][5]余泰.现代远程教育中师生交互控制策略探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01).

[6]裘伟廷.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交互作用[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3-6.

[7]闰海波,刘洁.影响教学交互质量的因素分析[J].天津电大学报,2005(3):22-24.

[8]武丽志,丁新.学生支持服务:大卫·西沃特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8(1):25-29.

[9]曹晓明,林君芬.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活动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7):81-86.

[10]卢正芝,左小娟.师生交流的传播学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4(4);43-45.

作者简介:李倩(1993-),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大学本科,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155-02

猜你喜欢

远程教育
多媒体教学古诗有感
探究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模式创新
2005—2015年中国远程教育机构及其学习者成本效益研究的量化分析
远程教育中教学交往策略探究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教育信息处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行为及效果的分析研究
基于IPoverDVB—S单向传输模式的远程终端系统与数据维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