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降速趋缓成因研究

2016-06-30张哲晰穆月英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

张哲晰+穆月英

摘要: 恩格尔定律表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会逐渐下降 ,然而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降速放缓,从理论上与食物收入弹性缺乏相矛盾。文章从在恩格尔系数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食品消费中居民行为特征变动中分析恩格尔系数变动的原因,在考虑城镇化背景、政府干预程度及地区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两阶段LES-LA/AIDS需求系统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七大类消费需求和八种食品项目的消费需求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论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城镇化对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产生显著影响;不同地区之间食品消费结构具有各自的明显特点;消费结构的变动及其所对应的较大支出弹性是造成恩格尔系数变动趋缓的主要原因。最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LES;LA/AIDS

中图分类号: F3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16)03-0016-1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消费理念和经验陆续被传播到中国,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一国居民贫富和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在相关研究中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1]如图1所示,从1978年至2012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表现出波动中下降的长期趋势,分别从57.5%、67.7%下降到36.2%、39.3%①,根据FAO的恩格尔系数评价标准,2012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均达到富裕水平,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可喜成就。这虽然体现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相比于同期(2011年)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的15.2%、22.5%,19.7%和23.6%②,表现出了较大差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消费主力的城镇居民,其恩格尔系数自2002年起降速放缓,并有几年出现不降反增现象,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自2002年起,虽降幅大于城镇居民,但始终保持高位。在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较快(24年保持7%以上的增速)和人均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的背景下,恩格尔系数间断性速率变化放缓甚至停止,意味着我国居民会以接近GDP增长速度来扩大食物消费支出,然而这与食物收入弹性,即食物支出增长速度应慢于GDP增长速度相矛盾。[2]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造成了看似阻碍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的现象,对这一问题值得探究。

恩格尔定律成立的基本前提是市场商品供给充分[3],因此,对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此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0%大关,2013年达到53.73%,城镇人口数已占据大部分。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2)。伴随着城镇化带来的人口和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高密度聚集,会引发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并会对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包括食品内部结构)产生影响,随之对恩格尔系数产生影响。此外,我国的城镇化率刚刚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虽然我国高于同为金砖国家的印度,但距英、美、日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如图2所示),因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在我国将是较为长久的趋势,更是一个追求目标。根据诺瑟姆城镇化发展曲线,当城镇化率处于30%70%区间时,属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4]因此有必要把握城镇化大背景下,我国居民的消费变动对于恩格尔系数变动的影响。城镇居民数量众多、收入水平较高,所处的是市场化程度更高的环境,且其消费具有多样性特点,因此,本研究以城镇居民为分析对象,具体分析居民生活消费以及食品消费系统,一方面破解恩格尔降速缓慢之谜,另一方面较为系统地把握消费需求特点,从而为产业结构调整、产品供给及消费引导等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其余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回顾,第三部分为理论框架,第四部分介绍模型方法及数据,第五部分为计算和检验结果及分析,第六部分为结论及建议。

二、文献回顾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与全部生活消费支出之比值)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厄恩斯所提出,恩格尔定律表明居民家庭中食品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二者共同揭示了只有满足生存需要还有剩余时才会考虑发展和享受的需要的基本事实。生存需要中最基本的是食品需要,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食品支出占总支出比会不断下降,这种下降便意味着消费结构的改变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尽管由于时间与空间的推移,发生了诸如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观念、价格水平、产品结构以及相关福利政策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3],[5]],[6],恩格尔系数的适用性与被创建时期相比已存在较大的区别,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其在经过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大量研究和印证的基础上,且又富有数据易得计算简便等特点,仍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对我国城乡及国内外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描述性比较研究[7]~[10]、对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考察[11]、对最低保障标准的制定与减贫效果的测量[12],[13]以及恩格尔系数的改进及跨领域运用[1],[14]等,既有从时点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通过时间序列直接或间接反映出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的过程。恩格尔系数的变动对反映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揭示生活品质升级、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反映了人们消费结构的改进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然而,近年来,在恩格尔系数大体下降的过程中出现了降速减缓甚至停滞的现象(如图1)。甘健胜[2]运用分型分析方法对近年来我国恩格尔系数变动情况进行拟合,亦得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速度具有放缓趋势的结论。将该现象放在国民经济增速和人均收入水平背景下看,这种反常值得思考,是否意味着我国居民消费与生活的停滞不前?为何食物支出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如此相近?近年来,学者们从现实描述、收入水平、年龄结构、收入分布、人口结构,以及其他影响因素角度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生活状况及其变动特征进行了探讨。李辉尚等[15]对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并趋于稳定。王恩胡[16]发现尽管如粮食、蔬菜等的消费量有所下降,但品质有较大的提升,且随着收入增加、城市化水平提高及生活节奏加快,在外就餐、加工食品购买已成为我国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ELES模型的测算,得出我国食品总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仍较高,我国城镇居民的食品需求还会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有一个较大增长。而结合国际发展经验,刘慧[17]指出,人均 GDP5 000美元以下时,消费结构处于缓慢升级阶段,人均 GDP 在 5 00013 000美元时,消费结构处于快速升级阶段,在13 000美元以后,消费结构趋于稳定,这一阶段,主要的经济部门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开始大量利用高科技的成果。考虑到社会老龄化的影响,茅锐[18]对2002—2009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年龄是消费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年龄居民的消费结构存在明显差异。食品在老人的消费结构中占比较大。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导致食品的消费份额不断扩大。考虑到宏观消费指标的均值效应和不同收入层次人群的消费偏好的差异性,孙巍[19]选取CHIP2002/2007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根据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非线性特征划分出不同的收入组群来进行分析,得出了收入分布的变迁对城镇居民消费带来了结构性的转变的结论,其中,食品和边际消费倾向持续走低。陈建宝[20]从收入分配及人口结构角度,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和非参数可加模型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和人口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的关系,表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劣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反向关系,消费结构的优化要以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作为代价,而生存型消费支出比例与城乡人口比例成反向关系,说明加快城市化的政策有利于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此外,刘毅[21]用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住户的调查数据对中产阶层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中产阶层的消费结构体现出强烈的发展需要与现实性,重实用、非奢华、不炫耀,2002年起,食品、衣着和居住支出维持在稳定的比例水平。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大体看出,随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收入分配状况改善、消费群体收入结构变动、老龄化程度加深,会一定程度上造成恩格尔系数降速趋缓。尽管各个侧面都显示了恩格尔系数降速有趋缓趋势,但并没有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行为特征来直接揭示食物支出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相近这一怪异现象。反映消费结构与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变动是对消费行为的一种反应,因此,定量把握居民消费行为尤其是食品消费变动特征对于恩格尔系数变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恩格尔系数再创新低意味着什么
贵州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关系研究*——基于ARIMA模型
浅析恩格尔系数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恩格尔系数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中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度的灰色建模与预测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