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吾姓

2016-06-30周是

环球人文地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姓氏部落

周是

电影《解救吾先生》热映之时,导演丁晟却突然在个人社交网站上给“吾先生”们道歉,原因是他曾在采访中说“吾”字不是姓氏,只是觉得其含义有趣,才将主角设定为吾姓,后来却被吾姓网友留言纠正。

吾姓不仅罕见,而且源流单一。据南宋史籍《路史》记载:“系出己姓,夏昆吾之后。”由此可得知,吾姓源于己姓,是夏商时期昆吾部落的后裔。昆吾部落位于今河南濮阳,盛产陶器和铜器,曾为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夏启铸鼎,后来被商汤所灭,部落中的己姓人便改为了吾姓。而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吾姓的得姓始祖是黄帝的第八世孙己樊,传说他就是陶器的发明者。

纵观历史,虽然吾姓稀有,但也不乏名人。《姓氏考略》里说:“春秋时楚有吾氏,三国时吴有吾粲”,吾粲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幼时,有位老妇人观其容貌神态,便对他的母亲说:“是儿有卿相之骨。”果然,吾粲初入仕时虽是小官,但很快就升为长史,后来因政绩突出,被孙权任命为主簿,在吴地拥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到黄武初年(公元222年),吾粲和吕范、贺齐率领水军抵御魏将曹休,立下军功,升为会稽太守,后来与吕岱平定山越,官拜太子太傅。但就在吾粲仕途亨通之际,遭逢“两宫之争”,被人设计陷害,最终冤死狱中。西晋时的史学家陈寿评价吾粲说:“一代卿相因正直而丧身,可悲啊!”

吾姓名人中不仅有武将,还有文人名士。元朝时期的金石学家吾丘衍,又名吾衍,他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又熟悉音律,善于辩音;还擅长刻印,被印学界赞为“起八代之衰”、“印学奠基人”。鲁迅曾在《蜕龛印存》中写道:“元吾丘子行力主汉法,乃复见尔雅之风。”

此外,明初也有一位有名的吾姓文人——吾绅。吾绅自幼聪颖,对所看书籍过目不忘,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考中举人,两年后又中进士,后来还被选拔为翰林院庶吉士。在翰林院中,吾绅的年纪最小,却满腹才华,深得明成祖朱棣赏识,被任命参与修撰《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和《四书五经》等经典。

到了现代,吾姓中出了一名“文武双全”的大师——吾如仪。他不仅是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还是体育家,曾担任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宣传司司长等要职,获得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工作贡献章”。

如今,吾姓人主要分布在浙江省,这与吾粲的第二十一世孙吾渭有关: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吾渭从苏州调职到三衢(今浙江省衢州市),于是吾姓人士便在浙江开枝散叶。

猜你喜欢

姓氏部落
有趣的姓氏
一读就错的姓
姓氏拆解
哼哈部落
姓氏知多少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