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的春天

2016-06-30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6年6期
关键词:阿喀琉斯中国科协纲要

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就在此前10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除了媒体常规性报道,《纲要》的发布似乎有些波澜不惊,直至10天之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讲话中重点提及,他称“党中央今年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参加会议的4000多名科技工作者代表,对于中国的创新“时间表”,有了更为清晰具体的认识,大家将这次会议与1978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相提并论,称为第二个“科学的春天”,其实,这应该是创新的春天,大家更期盼的,是一个收获的“秋天”。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时隔两个月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发布。

这份由科技部会同20多个部门开展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组织专题研究和国内外调研的文件,完成了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和科技重大专项中期评估、12大领域未来技术预测等工作。这个过程历时两年,80多位院士和8000多人次国内外专家参加,召开了20多次座谈会听取地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各方专家的建议。在广泛达成共识、汇聚各方智慧的基础上,经党中央、国务院多次研究讨论,《纲要》审议通过。

在《纲要》里,中国的创新战略被以年为单位列出日程,同时各样明确的数字目标,将宏观的战略细节定格在一组组古老灵动的阿拉伯符号上。

《纲要》提出,我国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纲要》进一步细化,“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

2030年,我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而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要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

《纲要》提出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习近平在5月30日的讲话中如此阐述科技之于中国的重要性。

习近平曾明确指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

阿喀琉斯之踵,一个略让大众生疏的名字,在近期科技的相关会议中被一次次提及。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阿喀琉斯,出生时母亲忒提斯为了让儿子炼成使刀枪不入的“金钟罩”,将其倒提着浸进冥河,遗憾的是,阿喀琉斯被母亲捏住的脚后跟却不慎露在水外,全身留下了惟一一处“死穴”。后来,阿喀琉斯被敌人一箭射中了脚踝而死去。后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

明显,创新成为我们这个世界经济体强国的死穴。

习近平甚至在讲话中举出了一些生动的事例:地球内部可利用的成矿空间分布在从地表到地下1万米,目前世界先进水平勘探开采深度已达2500米至4000米,而我国大多小于500米;材料是制造业的基础,目前我国在先进高端材料研发和生产方面差距甚大,关键高端材料远未实现自主供给。我国很多重要专利药物市场绝大多数被国外公司占据,高端医疗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成为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实近几年中央财政对科技创新扶持的力度不断加大。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4年,中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从1009亿元增加到2899.2亿元,并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快速增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说,2015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4万亿元,其中企业研发经费逾1.1万亿元,政府属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研发经费约为3000亿元。

根据财政部、科技部此前发布的《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间接费用中绩效支出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绩效支出即“人头费”。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李克强提起北大考察的经历时说:“提高人员费用比例,就是承认人才和智力劳动的价值。”

科研涉及的费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

《纲要》提出到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10年之后的2030年这一比例提升到2.8%。

2015年,全社会研发资金达到14000多亿元,企业支出占了77%。而在技术市场交易中,80%由企业转让和吸纳。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在会议发言中说,华为有八万多研发人员,每年研发经费中,约20~30%用于研究和创新,70%用于产品开发。很早以前我们就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经费,未来几年,每年的研发经费会逐步提升到100~200亿美元。endprint

其实解决“阿喀琉斯之踵”,依靠的不仅仅是投入,还有制度。

《纲要》对于战略部署,认为“实现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这与习近平的讲话高度吻合: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5月23日出现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说:“实现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根本上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一方面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产业转型的技术供给;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环境,进行制度创新。”

其实制度的痼疾一直被认为是制约中国创新发展的主要原因。《纲要》既明确了改革的总体目标、原则,同时又对发展的任务做了全面部署。比如在发展方面,任务规定非常全面,涵盖了产业技术创新、原始创新、区域创新、各种创新主体等;同时提出了在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增加创新投入、开放创新等方面的改革保障举措。

6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措施,以此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在这场国家最高级别的会议中明确了多项被认为是为科研人员“松绑”的决定:简化中央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大幅提高人员费比例;科研差旅会议管理不简单比照机关和公务员;合理扩大中央所属高校、科研院所基建项目自主权,简化用地、环评等手续,对利用自有资金、不申请政府投资的项目由审批改为备案;同时,落实和研究完善股权激励政策,建立科研财务助理等制度,精简各类检查评审,营造更好科研环境。

万钢在5月23日以科技部部长的身份介绍科技管理改革的一些最新进展,他称中国目前基本形成了新的五类科技计划,原有的100多个科技计划现在已经整合了89项,形成新的计划体系。重点研发计划在信息、海洋、空间、国家安全等领域率先启动了36个重点专项。“我们力争加快项目的立项和经费的拨款工作。”万钢说。

一周之后,万钢履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同时担任中国科协主席一职。

万钢在全新履职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中国科协这个“科技工作者之家”要“进一步了解科技人员所思所想所盼、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他提到习近平的讲话: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

创新的变革应该是一场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彻底的变革。

此次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是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中央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出台的纲领性顶层设计文件,是对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好创新驱动战略进行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这一个部署,需要依靠中国8100万科技工作者去完成。

在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团体组织称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有“科技工作者之家”的称号,被科技工作者视为“最接地气”的科技组织。媒体称新身份使万钢成为了中国8100万科技工作者眼中“熟悉的新朋友”。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三天前,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还在海南全面了解该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和海南省科协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情况。

而在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指出科协系统要“改革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体制机制,改革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创新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机制”。

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的社会组织被认为是除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共性之外的中国科协的另一个重要属性。

中国科协选择了大约50个全国学会进行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改革试点,并将上海、重庆已作为第一批改革试点,打响这场重点在于“服务”的创新改革攻坚战。

在这个创新的春天里,中国科协正筹划启动将“中国科协会员日”更名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让所有的科技工作者一起,春播秋收,用最有创造力的思维和活力的环境,淬炼“阿喀琉斯之踵”,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endprint

猜你喜欢

阿喀琉斯中国科协纲要
中国科协党组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重要精神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阿喀琉斯之踵,特洛伊木马之父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
阿喀琉斯形象的演变和还原
中国科协关于表彰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获奖者的决定
2011—2015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网站建设进展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