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与改进对策

2016-06-30郝海燕

财会学习 2016年12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影响因素事业单位

文/郝海燕



浅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与改进对策

文/郝海燕

摘要:2012年,财政部颁布并实施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在规范中明确规定: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提高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做人民满意的服务性政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业单位放松了对内部控制的管理,导致了徇私舞弊、贪污腐败等各种问题丛生,引起社会较大反响。随着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内部控制规范的法律法规,事业单位切需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着力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笔者结合一线的工作经验,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逐项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改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 影响因素

与企业相比,国内大多事业单位是以公益性和服务性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开展经济业务较少,资金来源一般也是财政拨款。因此,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不同于企业的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

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非常有必要,主要基于以下目的:第一,对于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完善内部监督体系,能够起到制度笼子的作用,限制权力的滥用,有效的规避徇私舞弊。第二,保护国有资产。建立内部控制规范,就是要保证各项财务记录的精细化和准确化,从购入到报废全过程都有据可查,每个岗位和个人的权利义务非常明确,从而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第三,提高了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将大大提高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提高办事效率,促进事业单位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水平。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

(一)内控制度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

内控制度是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基础保障,严格有效的内控制度能够保证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从容面对各项困难,但如果内控制度不健全或者落实不力,将不能完全发挥内部控制的效力,甚至不能保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随着2014年1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实施,多数事业单位已顺应要求制定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实际情况仍不乐观,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程度不够。部分事业单位领导仍固守传统的管理方式,没有深刻了解到内部控制的内涵,制度设计上简单认为是内部会计控制,甚至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等于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诸多缺陷,不能真正起到监督、控制作用。二是制度不健全。很多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不健全,不能全方位覆盖内部控制流程,内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找到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三是执行不力。制度执行过程中随意性大,仅对选择性的事件按章办事。甚至很多事业单位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真正付诸实践,成为放在文件柜中的一纸空文,只在上级检查时拿出来应付了事。

(二)会计队伍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

内部控制的会计基础工作多是由会计人员完成的,会计队伍的构成、素质等各方面直接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但是,当前事业单位受制于编制和新老更替等影响,具备专业会计素质的人员严重缺乏,甚至单位内一个会计专业毕业生都没有。这样,人员的捉襟见肘导致财会岗位设置上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比如一人兼任多个财会岗位,这不仅违背了财经纪律,也留下了财务管理的漏洞。

会计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也导致了许多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比如,报销的原始凭证书写不规范,应填的内容有缺失;购置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入账;见到审批人员签字,便报销账单,没有核实报销标准等等。会计基础工作的不规范,影响了财会数据的准确性,限制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效果,给贪污腐败留下了可乘之机。

(三)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

在内部控制体系中,预算管理处于核心地位,具有事前控制的特征,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当前,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活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使得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中没有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第一,预算编制不够合理。很多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比较草率,内容比较粗糙,不能细化到具体项目,且预算编制缺乏预见性,限制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第二,预算频繁改动。在事业单位管理运行期间,没有按照业已制定的计划开支费用,费用花销没有进行严格审核。第三,预算考核忽略实际效果。很多事业单位简单地认为预算管理的目的是节约费用开支,只要不超出预算便算成功。在实际运行中,很多单位通过减少正常工作量、消极怠工达到消减开支的目的,这与预算管理的目的背道而驰。

(四)内部监督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

内部监督负责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全过程进行监督,对内部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反馈,对发现的偏差进行矫正,是内部控制最终执行情况重要防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部门主要包括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但目前,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没能发达到预期效果,这主要在于内部监督部门的独立性不强,不能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第一,因领导不重视或人员欠缺,很多单位没有设立单独的内部监督机构,或是由会计人员或领导兼任,关键岗位上自己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第二,事业单位都是一把手负责制,事业单位内设监督机构也在单位一把手的领导之下,内部监督部门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等很多情况也是取决于一把手的评价。内部监督部门怕得罪领导而给“小鞋穿”,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不得已放水,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改进对策

(一)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科学设置内控岗位

为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活动的有序开展,完善的内控制度和科学设置内控岗位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从国家已经出台的与内部控制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入手,参考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系统地完善自身单位各项内控制度,从而极大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明确内部控制制度覆盖到本单位各部门和所有员工,在此基础上,对事业单位组织机构进行合理划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进而将职责分解到个人,使其明确本身职责所适用的内控制度,时刻提醒自己,防微杜渐,将制度落实在日常工作习惯中。同时,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对各部门和责任人的权力分解中注重平衡和制约,这样将大大强化单位内部的内部控制体系实际效果。

(二)提升会计队伍素质,强化内控意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活动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人员尤其是单位领导是否深刻领会内部控制理念。首先,作为单位的领头人,单位领导自身要强化内部控制意识,转变内部控制只是财会和审计部门的工作范畴的旧观念。只有领导提高了内部控制意识,从内心领会到它的实际作用,并在工作实践中贯彻内部控制的理念和程序,才能真正有助于内部控制的效力发挥。其次,广大事业单位要通过宣传发动和集中培训等各种途径,让广大员工明白任何人都不会脱离内部控制的约束,深刻了解内部控制内涵,自觉将内部控制意识付诸于日常工作中,才能自上而下地共同执行内部控制要求,提高内部控制工作效率。

作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节点,会计岗位和人员的素质显得尤其重要。在资金收付、项目管理和预算管理等内部控制环节上,会计人员能直接接触到第一手资料,很容易发现相关问题和隐患。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除了具备内控意识,在业务素质等各方面都要全方位提升。首先,提升会计人员的爱岗敬业、不贪不占的道德素质。在形形色色的经济利益诱惑下,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面临严峻的考验。事后监督总会百密一疏,而事前预防才是内部控制的重点。培养恪尽职守的职业素质,会计人员在自我约束的情况下,扎实做好会计工作,为单位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好主体作用。其次,在业务素质的培养上,除了提升会计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教导会计人员熟悉单位各项业务流程,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三)树立风险意识,强化预算管理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员道德风险下,事业单位所有人员都应认识到作为公益性质的非营利性单位也存在风险意识。为防止风险发生及其破坏作用,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明确风险控制目标。对单位内外的风险点进行仔细鉴别,并实时监测。除此之外,详细记录各项风险发生情况,作为以后重点防范的目标,更加迅速有力的处理相似风险,提高事业单位应对风险能力。

预算管理是提高风险防控意识的重要手段,并且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管理势在必行。首先,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尽量详尽并细化到每个具体项目。预算编制不仅是财会岗位承担的事项,要吸收其他业务部门的预算计划,并结合此前单位开支情况,对下一期的各项经济业务和费用开支进行仔细分析预测。其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专款专用,每笔开支要根据相应规章制度和报销依据,进行严格审核,并按照预算列支,约束资金使用。第三,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依据预算指标对超出预算的开支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追根溯源,查明具体原因。

(四)加大监督审查,堵塞内控漏洞

通过依靠内外监督审查部门的监督审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才能全面而有效地执行。首先,事业单位要确立内部审计、纪检部门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并保持其独立性。这样才能确保内部审计、纪检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顺利地开展财务审计和财务检查。在加大内部控制基础上,事业单位也配合外部审计、纪检、财政等部门的审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引入第三方的审计机构对本单位的专项资金等进行专业审计,更大限度地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在内外审计和外部监督审查的合力下,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督促评价中展现更大的作用。其次,对于内外监督审查的反馈结果,特别是暴露出来的一些漏洞和问题,事业单位要从根本上进行纠正,完善规章制度,将改正举措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并以此为戒,不断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的发展与完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对于权力的制约平衡、保护国有资产和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等各方面意义重大,加强内部控制不仅是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内控制度、会计队伍、预算管理和内部监督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各项因素,及现实中这些因素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事业单位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切实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锦山.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7).

[2]董新平.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J].经贸实践,2015(12).

[3]史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03).

[4]张晓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质量的制约因素及改进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9).

(作者单位:山西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影响因素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