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退化防护林现状及成因分析

2016-06-30卜军

防护林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防护林成因

卜军

(辽宁省林业基金管理总站,辽宁 沈阳 110036)

辽宁省退化防护林现状及成因分析

卜军

(辽宁省林业基金管理总站,辽宁 沈阳 110036)

摘要防护林是辽宁省一个重要林种,面积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49.58%,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防护林严重退化,防护功能下降,经济效益低下,林地生产力降低。文章通过对辽宁省防护林退化林分的现状梳理,分析退化防护林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防护林;退化;成因

1防护林退化现状分析

1.1全省防护林现状

据辽宁省200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表明,全省有林地面积533.98万hm2,林分蓄积23 527.63 m3,其中防护林面积264.76万hm2,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49.58%,蓄积12 649.05万m3,占全省林分蓄积的53.77%。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表明,防护林是辽宁省最主要的一个林种,面积、蓄积所占比重最大,防护林质量的高低,将决定全省总体林分质量的好坏。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辽宁防护林退化现象

比较严重,表现为林木生长发育衰歇,病虫害发生频繁,防护效益减弱,生态功能降低,系统功能退化或丧失,形成大面积的退化林分,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势在必行。

1.2退化防护林分布

2009年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全国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并将退化林分修复工作纳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2011—2020年)》,2014年,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对全省防护林现状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全省47个县(市、区,含省生态林场)有退化防护林分布,见表1。

表1 辽宁省退化防护林分布区域

防护林总面积207.25万hm2,其中,农田防护林面积6.12万hm2,水源涵养林114.85万hm2,水土保持林68.66万hm2,护路林2.02万hm2,护岸林3.06万hm2,防风固沙林12.43万hm2,其他防护林0.12万hm2。

1.3退化防护林现状

在防护林总面积207.25万hm2中,退化防护林面积24.7万hm2,占总面积的11.9%,退化防护林蓄积1 325.06万m3,占总蓄积的11.8%。

在退化防护林中,按照公益林等级划分,其中,国家二级公益林8.4万hm2,占退化防护林总面积的34%;国家三级公益林6.02万hm2,占退化防护林总面积的24.4%;地方公益林10.27万hm2,占退化防护林总面积的41.6%。

按照防护林退化程度划分,我省重度退化防护林面积4.68万hm2,占退化防护林总面积的18.9%;中度退化7.08万hm2,占退化防护林总面积的28.6%;轻度退化12.94万hm2,占退化防护林总面积的52.3%。

重度退化是指防护功能严重下降,枯死木、濒死木比例占单位面积株数40%以上的防护林;中度退化是指防护功能明显下降,枯死木、濒死木比例占单位面积株数10%~40%的防护林;轻度退化是指防护功能出现下降,枯死木、濒死木比例占单位面积株数10%(含)以下的防护林。枯死木是指树冠枯死三分之二以上的林木。濒死木是指树冠枯死不到2/3,难以恢复生长发育而濒临死亡的林木[1]。

2防护林退化林分成因分析

辽宁防护林退化主要是由于病虫鼠害、生理过熟、未适地适树、立地条件恶劣以及干预失当等原因造成。其中,由于病虫鼠害导致防护林退化的林分占34.80%,由于林木生理过熟导致防护林退化的林分占26.84%,由于未适地适树导致防护林退化的林分占19.18%,由于立地条件恶劣导致防护林退化的林分占9.71%,由于干预失当导致防护林退化的林分占9.47%。

2.1病虫鼠害

多年来,由于受造林成本、经济效益等因素影响,辽宁省防护林建设大多以纯林为主:东部山区水源涵养林建设以落叶松、红松为主,中部平原区农田防护林以杨树为主,科尔沁沙地防风固沙林以樟子松为主,西部山地水土保持林以油松、侧柏、沙棘为主。树种结构单一,纯林面积过大,极易导致病虫害侵袭,形成衰弱木和风倒木;建平县沙棘木蠹蛾集中爆发,导致全县4万hm2沙棘全军覆没;朝阳地区油松松毛虫危害严重,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防治,并形成大量的油松小老树;樟子松由于纯林面积过大,导致出现全省范围的樟子松衰退现象。另外,随着全省植被盖度的增加,生态环境的好转,鼠、兔增加明显,危害严重,啃食幼树现象随处可见,造成树木死亡或者生长不良。

2.2生理过熟

当林分进入过熟期后,林木生长逐渐衰竭,当达到终止防护成熟龄或更新龄时[1],其防护效用不可避免的下降和衰退,最终进入防护衰退期[2]。

全省47个县(市、区,含省生态林场)防护林总面积207.25万hm2,其中,幼龄林面积80.92万hm2,中龄林面积55.14万hm2,近熟林面积41.68万hm2,成熟林面积23.87万hm2,过熟林面积5.64万hm2。成、过熟林面积占防护林总面积14.24%。这些大量的成、过熟林已经进入自然成熟期,生理机能衰退,导致单位蓄积下降,防护效能降低。

2.3未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是造林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树木生长的一个关键因素,多年来,由于部分地区基层林业技术力量薄弱,或者盲目追求林木的经济效益,导致造林树种选择失当,形成大量的退化林分,比如前几年盲目引种的欧美速生杨,由于土壤、气候等立地条件的不适应,导致树木生长不良,病虫害侵袭严重,防护效能得不到发挥,形成退化林分。

2.4立地条件恶劣

几十年来,随着造林工作的逐渐深入,辽宁省立地条件比较好的地块已经大部分造完林,剩下的大多是高山、远山、石质山地和沙化严重的土地,干旱少雨,土层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立地条件恶劣,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极低,即使成活也生长缓慢,长势不良,比如辽西尤其是朝阳地区大量的杨树和油松的小老树,生长几十年,只有几米高,几乎没有蓄积量,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立地条件恶劣所导致。

2.5干预失当

干预失当主要体现在对林木乱砍盗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过度经营等方面。农民过度樵采导致林分质量下降;过度放牧,牛羊等动物啃食树木,导致树木生长不良;毁林开荒导致林分结构失调,出现“天窗”和林带残缺;高强度修枝等过度经营,对林木生长也会造成损害。以上各种人类的不当干预,也是造成辽宁出现大量退化防护林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姜凤岐,朱教君.防护林阶段定向经营研究Ⅰ[J].理论基础.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0):1352-1355

[2] 王红春,崔武杜,寇文正.关于防护林的成熟概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2(3):81-85

文章编号:1005-5215(2016)06-0101-02

收稿日期:2016-05-10

作者简介:卜军(1968-),女,辽宁沈阳人,大学,助理工程师,从事生态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S7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6.040

猜你喜欢

防护林成因
营造农田防护林的作用及造林技术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工程款超付的成因和应对措施
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幼儿自信心的缺失成因及培养策略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