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那木斯莱湿地植物组成调查初报

2016-06-30吴晓文

防护林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湿地调查

吴晓文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辽宁 阜新 123200)

辽宁省那木斯莱湿地植物组成调查初报

吴晓文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辽宁 阜新 123200)

摘要通过调查那木斯莱湿地植物组成认为: 那木斯莱湿地有高等植物49科110属183种,主要植物群落包括沉水、浮水、挺水、水生、湿地、草甸和灌草丛植物群落。那木斯莱湿地植物群落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瑰宝,构成辽宁省保持较好的沙地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那木斯莱湿地植物组成调查结果将为深入研究湿地植被演替变化、生物多样性奠定实践基础,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关键词那木斯莱;湿地;植物组成;调查

1概况

辽宁那木斯莱湿地位于彰武县四合城乡马连侵村东部(122°44′43″—122°45′08″ E、42°39′27″—42°41′07″ N),东西长3.7 km、南北长2.9 km,总面积502.1 hm2。位于我国典型的农牧交错生态敏感带,属于亚湿润干旱区森林-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7 ℃,年平均降水量为512 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820 h,≥10 ℃积温为3 299 ℃。无霜期约154 d,冬季多为西北风,夏季多为西南风,平均风速约为3.6 m.s-1。土壤主要有风沙土和草甸土等, pH值呈中性。有较多的植物群落类型,生物资源丰富,是该地区鸟类和兽类丰富的食物与良好的栖息场所。那木斯莱湿地对改善当地环境条件、维护地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意义。

2植物及群落

2.1植物科、属、种比例

那木斯莱湿地植物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兼有蒙古植物区系成分。现有高等植物49科110属183种,植物多样性丰富。其中蕨类植物1种、约占总组成的1%;裸子植物4种、约占总组成的3%;被子植物178种、约占总组成的97%。科、属比例,详见表1。

表1 湿地植物科、属、种比例

高等植物有49科:禾本科、菊科、豆科、莎草科、蔷薇科、蓼科、菱科、紫草科、香蒲科、藜科、杨柳科、毛茛科、十字花科、泽泻科、眼子菜科、茨藻科、车前科、茜草科、金鱼藻科、睡莲科、松科、萝藦科、睡菜科、旋花科、牻牛儿苗科、堇菜科、水鳖科、远志科、灯芯草科、小二仙草科、浮萍科、黑三棱科、槐叶苹科、木贼科、柏科、榆科、桑科、罂粟科、锦葵科、苦木科、唇形科、千屈菜科 、鸢尾科、杉叶藻科、狸藻科、伞形科、大戟科、百合科和天南星科。

2.2植物群落

调查7个3 m×3 m的样方主要包括沉水、浮水、挺水、水生、湿地、草甸和灌草丛。

2.2.1沉水植物群落由穗状狐尾藻、茨藻、小茨藻、细叶茨藻和丝叶茨藻组成,穗状狐尾藻长达80~100 cm,在水中形成密集的群体。沉水植物作为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在维持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

2.2.2浮水植物群落浮水植物包括漂浮植物和浮叶植物。由浮萍、紫萍和槐叶萍等漂浮植物形成面积较大的群落,为了适应环境,有些浮水植物叶柄或叶背的部分会膨大形成气室,用来储存空气。在水面上漂浮并随着风在水面上移动。同时,也有由菱角(细果野菱,耳菱,格菱、东北菱、丘角菱等)、睡莲、芡实、眼子菜(竹叶眼子菜、菹草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等组成的浮叶植物群落。

2.2.3挺水植物群落由香蒲属、芦苇、莲、菖蒲等组成群落,其中香蒲属植物为建群种。香蒲属植物群落为浅水沼泽型湿地植物群落,也是最重要的湿地植物群落之一。湿地内有宽叶香蒲、狭叶香蒲等,在各种植物群落中所占的面积最大,植株高约2.0~2.5 m,中上部一般高出水面1~1.5 m。一般与芦苇、菖蒲、水葱、慈姑、泽泻及蓼属植物等混生。湿地内芦苇群落是最重要的植物群落之一,植株成体高1.5~2.0 m,植株中上部高出水面0.5~1 m。莲群落是典型的湿地美景观,植株成体高1.5~2.0 m,中上部高出水面0.5 m左右,此外,还混生有格菱、浮萍、槐叶萍等。

2.2.4水生植物群落水生植物群落包括紧穗三棱草植物群落、萤蔺植物群落、槽杆荸荠群落3种。其中:紧穗三棱草群落中紧穗三棱草高35~40 cm,占总盖度的一半,下层优势种为圆叶碱毛茛,高3~4 cm,群落中混生少量生于深3~4 cm积水的本氏蓼、槽杆荸荠等;萤蔺植物群落的萤蔺高30~40 cm,盖度30%~40%,下层以圆叶碱毛茛为主,槽杆荸荠、芦苇为辅;槽杆荸荠群落的槽杆荸荠高35~40 cm、盖度达60%,群落中还有少量高25~30 cm的荩草、圆叶碱毛茛和两栖蓼。

2.2.5湿地植物群落那木斯莱湿地有鹅绒委陵菜和野大麦两种群落,其中鹅绒委陵菜群落的鹅绒委陵菜高4.5 cm、盖度80%。群落中还混生有大量的鹤甫碱茅、高约4 cm,以及少量的羽毛荸荠、芦苇、藨草和灯芯草等;野大麦群落高50~60 cm,在稍高的甸子上盖度可达40%,其下层为高20 cm的鹤甫碱茅、盖度约30%,群落中还混生有鹅绒委陵菜、长叶碱毛茛、小花鬼针草、旋覆花、剪股颖、冰草、拂子茅、羊草和草木樨等。

2.2.6草甸植物群落那木斯莱湿地主要为中生草本羊草群落,高约20~30 cm、盖度40%~50%。分布在保护区的堤坝(坡度15°~20°)顶部和斜坡上,分布不连续。群落中混生有小远志、糙隐子草、黄花蒿、欧李、细叶胡枝子(高10 cm、盖度20%~30%)和万年蒿等。

2.2.7灌草丛植物群落主要包括细叶胡枝子灌草丛、欧李灌丛、杠柳灌丛、叶底珠灌丛、山杏灌丛和万年蒿草丛。(1)细叶胡枝子灌丛分布在湿地东侧,建群种为细叶胡枝子,一般高40 cm、盖度约40%,灌木丛中混生有欧李、兴安胡枝子等。灌木丛中草本植物以羊草为主,高25 cm、盖度15%~20%,还混生着万年蒿、野艾蒿、火绒草、细叶柴胡、草木樨状黄芪、草木樨、鹅观草、黄花蒿和知母等;(2)欧李灌草丛分布在坡度20°~25°的坡面上,优势种欧李高35 cm、盖度30%~40%,其中混生有兴安胡枝子、细叶胡枝子和叶底珠等。灌木丛中草本植物以中华隐子草为主,高15 cm、盖度30%~40%,混有万年蒿、羊草、鹅观草、委陵菜、黄耆、棉团铁线莲、糙隐子草、草木樨、小远志、狭叶米口袋和知母等。欧李灌草丛有少量的贝加尔针茅和线叶菊等中旱生植物,指示生态环境有旱生化趋势;(3)杠柳灌丛主要成小片生长在湿地的斜坡上。杠柳高60cm,盖度30%-40%,灌丛中有少量欧李、兴安胡枝子和细叶胡枝子等。灌丛草本植物优势种为高40 cm的羊草,分布均匀。羊草中混有草木樨、远志、鬼针草、狗尾草、黄花蒿、万年蒿和老鹳草等;(4)叶底珠灌丛分布在坡度为25°~35°湿地的坡地上,叶底珠高130~140 cm,盖度70%~80%,灌丛中混生榆树幼树、欧李、细叶胡枝子等。叶底珠灌丛中草本植物主要是鬼针草、黄花蒿、野大麻、棉团铁线莲、野艾蒿、狗尾草、抱茎苦荬菜和茜草等,没有明显的优势种,总盖度<30%;(5)山杏灌丛分布在坡度为15°~20°的斜坡上,山杏高1.5 m,盖度60%。共有山杏12丛,混生有少量榆树幼苗、欧李和兴安胡枝子等。灌丛中草本植物有羊草、细叶胡枝子、柴胡、草木樨、野艾蒿、棉团铁线莲、老鹳草、火绒草、黄蒿、委陵菜、中华隐子草和糙隐子草(草高约10 cm);(6)万年蒿草丛分布在湿地的坡地上,万年蒿高40~50 cm,盖度达30%以上,其中混生有细叶胡枝子、兴安胡枝子、苦参和欧李等,灌草丛总盖度50%~60%。草丛中植物的总盖度约40%,贝加尔针茅为优势种,高为40 cm,盖度达30%以上,其次有线叶菊、羊草、中华隐子草、柴胡、远志、知母等。同上,万年蒿草丛中也有贝加尔针茅和线叶菊等中旱生植物,指示生态环境有旱生化趋势。

3小结

那木斯莱湿地有高等植物49科110属183种,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体,兼有蒙古区系成分,主要包括沉水、浮水、挺水、水生、湿地、草甸和灌草丛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较丰富。摸清这些植物资源将为深入研究湿地植被演替变化、生物多样性奠定实践基础,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以说,那木斯莱湿地是保持较好的沙地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同时,通过湿地研究,普及湿地植物与人类生存等知识,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从而更好地提高湿地的科学管理水平。

文章编号:1005-5215(2016)06-0089-02

收稿日期:2016-04-11

作者简介:吴晓文(1966-),女(蒙古族),大专,助理工程师,从事防护林研究.

中图分类号:Q94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6.034

猜你喜欢

湿地调查
关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探讨
基于遥感数据的黄河口湿地变化研究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