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障碍因素的诊断

2016-06-30刘璇

防护林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障碍因素黑龙江省指标体系

刘璇

(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省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障碍因素的诊断

刘璇

(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黑龙江省地方林业的实际,从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科技可持续进步等四个方面出发,对森林保护、生态建设、森林生产力、生态效益、森林健康、资金投入、经济基础、经济结构、经济效益、人口发展、生活水平、社会效益、社会保障、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等二级指标障碍度进行量化计算,进而诊断出生态效益、森林生产力、经济效益、科技投入等4项指标是当前影响黑龙江省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对主要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障碍因素诊断

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重点关注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等环境生态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寻求一条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需求构成危害的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1992年世界环境发展大会开始,世界约100多个国家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掀起了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热潮,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指明了行动方向。国内外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大多围绕着环境、经济、社会与能力建设等方面展开,根据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所侧重。众多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中,运用统计学原理与指标体系定量分析某一区域或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及动态变化趋势得到广泛接受,成为一种有效的研究途径。

黑龙江省的林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位和战略地位。黑龙江省林业包括地方林业和国有林业,其中,黑龙江省地方林业(以下简称“地方林业”)林地总面积959.0万hm2,

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38.0%,森林面积704.5万hm2,活立木总蓄积5.33亿m3,森林覆盖率24.35%。多年来,由于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深入实施,地方林业的局部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林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林区职工收入低、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林业建设,实现地方林区资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尝试对黑龙江省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障碍因素进行诊断,为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提高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通过查阅相关的年鉴、调查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等途径获得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实际数据,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值,经标准化处理后得到各单项指标的标准化值,详见表1、表2。

表1 2008-2013年黑龙江省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一级指标定量计算结果

表2 2008-2013年黑龙江省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二级指标定量计算结果

2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障碍因素的诊断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个复杂系统,各因素对系统影响程度不同。为确定影响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主要因素,采用因子贡献度(F)、指标偏离度(D)和障碍度(h,H)等3个指标对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分析,其中F为各单项因素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影响程度,即各单项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D表示各单项指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即各单项指标的标准化值与100%之差;h和H分别表示各单项指标和各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层影响程度的大小,它是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障碍因素诊断的目标和结果。各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1)

(2)

(3)

根据以上障碍因素诊断方法,得到2008—2013年影响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层及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障碍因素及其障碍度大小。详见表3、表4。

表3 2008-2013年黑龙江省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

从表3看,2008—2013年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度平均值为27.628 9。在一级指标中,影响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集中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2个因子,分别占总障碍度的52.10%和25.43%,是主导目标层变化的重要因子。而社会可持续发展、科技可持续进步障碍度之和占总障碍度的22.47%,且呈持续下降趋势。

表4 2008—2013年黑龙江省地方林业

从表4看,在二级指标中,排名在前5位的障碍因素分别是生态效益、森林生产力、经济效益、科技投入、资金投入等,这5项指标障碍度之和为19.611 3,占总障碍度的70.98%,其中,生态效益障碍度最大,为7.557 4,占总障碍度的27.35%。要素层中,排名在前5位的障碍因素分别是水土保持率、单位面积林分生长量、科技经费比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比例等,其中,水土保持率障碍度最大,为6.592 7,占总障碍度的23.86%;其次是单位面积林分生长量障碍度为3.243 5,占总障碍度的11.74%。可见,水土保持率和单位面积林分生长量是影响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也是今后推进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因素。

3影响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诊断分析

3.1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影响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单项指标障碍度分析表明,经济效益中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林业产值增长率是影响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均GDP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地方林区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也是制约黑龙江省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研究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把林业放入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来把握。林业产业纵跨第一、二、三产业的特性,决定其结构必然具有双重演进的趋势,因此,地方林业应以发展商品林促进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以发展林产工业带动资源培育业的大发展,以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带动森林服务业的大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把林业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满足社会对森林产品和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3.2分析单项指标障碍度表明,在科技可持续进步子系统中,科技经费比例已成为当前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科技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林业企业不能成为投入的主体。国外发达国家的林业科技投入主要分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两种。要加快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施更有力的科技投入政策,推动林业企业的研发投入,走科技强省的发展道路。

4结论

障碍因素诊断表明,生态效益、森林生产力、经济效益、科技投入等4项指标是当前影响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其合计值占总障碍度的63.76%,其中,生态效益障碍度占总障碍度的27.35%;森林生产力障碍度占总障碍度的17.76%;经济效益障碍度占总障碍度的10.6%;科技投入障碍度占总障碍度的8.05%。可见,提高生态效益、森林生产力是促进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文章编号:1005-5215(2016)06-0076-03

收稿日期:2016-04-28

作者简介:刘璇(1986-),女,黑龙江黑河人,大学,助理工程师,现从事森林经营工作.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6.029

猜你喜欢

障碍因素黑龙江省指标体系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低频脉冲电治疗在妇科快速康复护理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分析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苏北盐城地区小麦高产稳产障碍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