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西部平原区地锦引种试验

2016-06-30石春玲邵伟庚闫敦梁

防护林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抗寒抗逆性物候

石春玲,邵伟庚,闫敦梁

(1.松花江林管局森防站,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2.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黑龙江省西部平原区地锦引种试验

石春玲1,邵伟庚2,闫敦梁2

(1.松花江林管局森防站,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2.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通过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进行的地锦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地锦在黑龙江西部地区平均抗寒指数、抗旱指数、抗虫指数分别为3.00、1.12、1.05,没有病害,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开花结实正常,地锦能完成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地锦绿化效果好,能提高该地区的园林绿化整体水平。

关键词地锦;抗逆性;物候期;园林绿化

黑龙江西部属高寒半干旱地区,园林绿化树种少,绿化形式单一,色彩不丰富,缺少垂直绿化树种。为提高本地区的园林绿化整体水平,增加新树种和新型绿化方式,我们在1999年4月引进了地锦等垂直绿化树种,进行适应性观测和绿化应用试验,筛选出了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垂直绿化树种,并取得了良好的绿化景观效果。

1试验地概况

黑龙江西部地区主要包括齐齐哈尔市和大庆两个市,44°40′—48°56′ N,122°54′—125°59′ E。该区属多风少雨的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8 ℃,极端最低气温-39.0 ℃,极端最高气温36.5 ℃。全年≥10 ℃活动积温2 700 ℃,无霜期120~150 d。年日照时数2 847 h,年太阳总辐射112 Kcal.m-2。年平均降水量430 mm,蒸发量1 620 mm。

试验主要在齐齐哈尔市绿源林业科技示范进行(位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引种栽培试验、适应性观测、物候期观测、苗木繁育试验、试验示范模式的建立等主要在该基地进行。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1999年4月,按照气候相似论及品种同源性理论分别从银川、沈阳、哈尔滨引进地锦种子和幼苗,进行本地播种和栽培试验[1]。

2.2研究方法

采用《林木引种GB/T 14175—1993》标准的方法[2],观测抗寒程度、抗旱程度、病虫危害情况、物候期及生长节律。根据抗逆性指数、物候期等指标,综合评价树种的适应性。

2.2.1抗逆性调查方法对抗寒、抗旱、抗虫性的观测,按受害程度划分为5级,通过计算抗逆性指数的方法进行分级;抗病性也按受害程度划分为5级,通过计算感病指数的方法进行分级。

2.2.2物候期观察方法每一树种选取标准株10株(不足10株的,每株观测),萌动期、开花期1~2 d观察1次,其他生长期5~7 d观察1次,记入物候期观察记载表。连续观察3年以上,汇总。

3结果与分析

3.1抗逆性分析

表1 抗寒指数及抗寒等级统计结果

从表1可见,经过2各阶段,6年的观测,地锦在黑龙江西部地区的平均抗寒指数为3.00,通过观测当年新生枝条有冻伤,枝条冻伤程度在30%以下,2年生以上枝条没有冻害,不影响其攀缘生长。

表2 抗旱指数及抗旱等级统计结果

从表2可见,地锦在黑龙江西部地区有轻微的旱害,平均抗旱指数为1.12,仅在栽培初期有旱害,受害轻微不影响生长。

表3 抗虫指数调查结果统计

虫害调查结果见表3。从表中可见,地锦平均抗虫指数为1.05,受葡萄天蛾(Ampelophagarubiginosa)轻微为害,表现出较强的抗虫性。

10多年来,地锦未发生病害,病情指数均为0,在本地区表现出了较强的抗病性。

3.2物候期

2012年、2013年、2014年对物候期进行了观察, 3年的观察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地锦物候期

由表4可知,地锦从4月上中旬开始萌动,至10月份完全休眠,均能正常开花、结实,而且所结的种子,在本地区均能播种出苗,这表明地锦能在本地区完成其整个生长发育期,能适应黑龙江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已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安家落户。

3.3生长情况

表5 地锦生长量

由表5可知,在黑龙江西部地区10年生地锦,平均地径为1.8 cm,主枝平均长度14.2 m。

3.4绿化效果

地锦吸盘密集,吸附能力强,附着牢固,适宜从低层到高层建筑墙壁及立交桥的绿化。试验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地锦可用于1~6层楼房、立交桥的墙壁绿化。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地锦能适合黑龙江省西部高寒地区自然环境,能完成生长发育,开花结实正常,种子饱满,并能进行本地播种育苗,长势良好。

4.2讨论

地锦在黑龙江西部地区具有很高的绿化观赏价值,能提高本地区的园林绿化整体水平。另外,黑龙江西部地区尚有很多石质荒山,能否用地锦进行荒山绿化治理也很值得探讨。

参考文献:

[1]郑万钧,等.中国树木志:第三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2]游应天,潘志刚,傅紫芰,等.林木引种GB/T 14175-1993[M].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

Introduced Experiments ofEuphorbiahumifusain Plain Area of Wester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i Chunling1,Shao Weigeng2,Yan Dunliang2

(1.Forest Fire Control,Forest Management Bureau,Songhua River,Harbin 150008,China;2. Academy of Forest and Environ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Qiqihar 161005,China)

AbstractIntroduction & cultivation experiments of Euphorbia humifusa were conducted in western reg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ean cold-resistant index,drought-resistant index,insect-resistant index of E. humifusa in western region of Heilongjiang average is 3.00,1.12,1.05,respectively. E. humifusa have no diseases,but have strong resistance. E. humifusa have normal flowering & fruiting; the growth & development of E. humifusa is normal,with good adaptability;greening effect of E. humifusa is optimal; E. humifusa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landscaping.

Key wordsEuphorbia humifusa;resistance;phenology;landscaping

文章编号:1005-5215(2016)06-0049-02

收稿日期:2016-02-25

作者简介:石春玲(1966-),女,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和森林保护工作.

中图分类号:S72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6.018

猜你喜欢

抗寒抗逆性物候
华中农业大学揭示SaCBL1-like基因调控马铃薯抗寒能力形成的机制
GEE平台下利用物候特征进行面向对象的水稻种植分布提取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抗寒桂花香飘果博会
气候增暖对3种典型落叶乔木物候的影响1)
——以长白山区为例
气候变化对民和杏发育期影响分析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L组六枝点总结
体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
戈壁红柳
简易抗寒气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