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抚州市散装水泥工作回顾与展望

2016-06-28倪贵祥

散装水泥 2016年2期
关键词:供应量砂浆全市

倪贵祥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抚州市散装水泥工作回顾与展望

倪贵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五个春秋过去了。“十二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抚州市散装水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散预办、市工信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的宏伟目标,稳中求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以推进简政放权转变工作职能为工作重点,科学决策,依法兴散,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十二五”散装水泥工作回顾

1、散装水泥发展迅速。“十二五”期间,散装水泥供应量逐步提高,由“十一五”末的46.6万吨发展到2015年的170万吨,增长了265%,年平均增长率达31%;“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640.7万吨,是“十一五”期间累计供应量的4.26倍;水泥散装率逐步提高,由“十一五”末的47.3%提高到2015年的58.3%,提高了11个百分点,年平均提高2.24个百分点;农村散装水泥使用量稳步增长,2014年达129.4万吨,2015年有所回落,农村散装水泥使用率达38.1%,农村散装水泥蓬勃发展。

图1.“十二五”期间,散装水泥供应量情况

图2.“十二五”期间,散装水泥增长率情况

图3.“十二五”期间,农村散装水泥使用量情况

2、预拌混凝土快速、均衡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快速、均衡发展,2015年末,全市建成投产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24家,年设计生产能力达1100万立方米;混凝土搅拌车310辆;混凝土泵车88辆;全市预拌混凝土供应量逐年攀升,2014年达251.7万立方米,2015年回落达至232.6万立方米,年平均增长率达22.5%,“十二五”期间累计供应量达到914.1万立方米,是“十一五”期间累计供应量的6.6倍;累计利用固体废弃物84万吨;全市各个县均建成投产了1家以上预拌混凝土企业,预拌混凝土建站普及率达到100%,行业发展均衡、布局趋于完整。

图4.“十二五”期间,预拌混凝土供应量情况

3、预拌砂浆实现“零”的突破。“十二五”期间,预拌砂浆发展纳入工作日程,开展了预拌砂浆的调研、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工作。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投产的预拌砂浆生产企业1家,年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正在筹建中的预拌砂浆生产企业3家,产业布局基本形成。

4、散装水泥综合配套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政策性关闭了全部的机立窑生产线和高耗能小水泥粉磨企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近120万吨。建成投产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1条、100万吨粉磨生产线2条、60万吨粉磨生产线1条;散装水泥综合配套能力显著增强,向高标准、规模化发展,全市有大型散装水泥发放库18座,散装水泥综合配套能力由“十一五”末的120万吨/年,提高到320万吨/年。

5、政策落实到位,执法力度大、效果显著。“十二五”期间,全市各县陆续出台了贯彻落实《江西省促进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条例》实施细则和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通告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县城区全部实现了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加大了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全市累计开展执法检查438次,纠正违法现象110起,决定立案5起。加大了执法频率和力度,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有效遏制了现场搅拌混凝土违规行为,效果显著;积极组织参加和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执法培训和执法交流学习活动,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制作,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稳步提高。

6、行业管理和服务逐步增强。“十二五”期间,加强了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监督检查,每年组织1~2次对全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原材料和出厂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检工作,将检查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在全市内予以通报,约谈不合格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主管,责令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分析查找原因,进行整改,提交整改报告,并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企业现场指导整改工作;开展了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内部试验室能力认证、内部试验室主任和检(试)验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等各项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地促进了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内部试验室建设,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行业检(试)验室水平和产品质量控制水平,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7、加强了散装水泥管理队伍建设。“十二五”末,经抚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市散办经费形式调整为财政全额拨款,市散办机构编制性质的转变,解除了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稳定了队伍。同时,全市各县级散装水泥管理机构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有人员编制、有牌、有工作人员、有办公场所,建立了稳定的散装水泥管理队伍。

8、节能减排增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640.7万吨,节约标准煤14.74万吨,节约水泥近32万吨,减少粉尘排放6.4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8.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0.13万吨,产生社会综合经济效益28.8亿元;累计利用固体废弃物84万吨,节能减排增效显著。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建筑施工现代化,改善了劳动条件,保护了劳动者身心健康和生活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我市大多数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不足,面对困难,创新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意识不强,新技术储备匮乏,开发新领域、新产品能力不足,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既缺乏创新驱动,又缺乏创新支撑,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企业转型升级面临困难。

2、行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技术负责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产品质量波动相对较大;行业对新材料、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技术研发和储备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升级。

3、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结构不合理,全市已投产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24家,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生产规模较小,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行业集中度偏低,2015年供应量低于10万立方米的企业有近70%,产能相对过剩,产能利用率仅21%左右(见图4);产品相对低端,90%以上为C40及以下产品,C6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高端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几乎空白。

4、预拌砂浆发展相对滞后。我市的预拌砂浆还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相对滞后。房地产疲软,预拌砂浆价格,特别是预拌砂浆机械化施工所面临的专业技术的普及应用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投资者持谨慎态度,阻碍了预拌砂浆行业的发展。

三、“十三五”散装水泥发展目标和主要工作

1、散装水泥:以提高水泥散装率为核心,以发展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制品和住宅产业现代化等为手段,创新发展、开拓进取,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到2020年散装水泥供应量达到280万吨,水泥散装率达到68%以上;同时开拓农村散装水泥新市场,到2020年农村散装水泥使用率达50%以上。

2、预拌混凝土: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进预拌混凝土下乡工程,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到2020年全市50%以上乡镇实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到2020年预拌混凝土供应量达到380万立方米;转变发展方式,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企业,推动预拌混凝土产业向绿色、全封闭式环保型方向发展,实现清洁化生产。

3、预拌砂浆:加快预拌砂浆发展步伐,2018年市城区禁止现场搅拌砂浆,计划到2020年全市建成投产预拌砂浆生产企业4家以上,形成90~100万吨产业规模,到2020年全市预拌砂浆供应量达20万吨。

4、加大预拌砂浆机械化施工的普及和应用。预拌砂浆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施工的广泛应用,随着预拌砂浆机械化施工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工艺技术日益完善,机械化施工作业取代传统人工作业成为必然;加大预拌砂浆机械化施工等专业技术的普及,定期举办预拌砂浆“产用”技术培训,为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和建设、施工等单位培训预拌砂浆机械化施工人员,不断提高预拌砂浆机械化施工水平,全面推进预拌砂浆在建设工程上的应用,推动预拌砂浆产业快速发展。

5、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化解产能过剩为重点,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实施品牌和扶优促强战略,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利用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创优质品牌;优化产业结构,有序推进C6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高端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建立市场退出机制,有序淘汰污染大、产能落后的企业;引导部分预拌混凝土企业转型生产预拌砂浆,发展产业链下游产品——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制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6、创新驱动绿色建材发展。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的相关要求,实施建材绿色生产行动和绿色建材推广应用行动,力争在绿色利用、绿色制造和绿色使用三个环节上有所突破;鼓励和支持生产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设计部门开展技术合作,联合研究开发绿色建材;建立以尾矿、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等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的再生骨料、机制砂生产基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支持现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高绿色制造水平;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住宅产业现代化需求为牵引,促进绿色建材应用,以消费促生产,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7、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提高应用水平。制定出台预拌混凝土下乡、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等政策,落实国家、省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建立长效执行机制,实施部门联合执法监督检查,依法查处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以及使用无资质企业生产的预拌混凝土(砂浆)行为;加强对建设工程在建筑设计、施工、图审、监理、验收等全过程使用预拌混凝土(砂浆)的监督管理,提高应用水平。

8、强化行业监督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对企业内部试验室能力认证的考核验收,加大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对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企业的原材料和出厂产品进行了质量抽检,帮助和督促生产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规范企业内部试验室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9、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制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学术交流、检(试)验能力对比等各项工作,逐步提高我市行业整体技术素质和质量技术管理水平。

10、加强行业管理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行业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开展区域执法交流活动,逐步提高行业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高效的行业管理队伍。

11、加强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重视和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采用多种宣传形式,积极宣传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对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和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大力宣传预拌混凝土下乡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建房使用预拌混凝土的自觉性;畅通信息反映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对拒不执行有关政策法规、造成资源浪费、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予以揭露和曝光,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抚州市散装水泥办公室)

猜你喜欢

供应量砂浆全市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货币供应量 (年底余额)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