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技校学生心理素质能力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6-06-27曾乐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能力培养英语教学

曾乐琪

摘 要 语言学习和学生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培养技校生英语学习心理素质,是技工教育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发展的动力。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强化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心理素质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1英语教学现状

近年来,技工学校生源素质滑坡严重,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为教育带来巨大挑战。我们在英语课堂上经常看到这种现象,烹调专业学生26个字母背不全,汽修专业学生不认识汽车控制界面的英文缩写,旅游服务行业的学生看不懂月份日期。“学习英语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在技工院校中,却常常充斥着“英语无用论”。“不愿学,不会学,学不好”的现象严重,情况令人堪忧。此外,城市与农村,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之间,英语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以本系学生英语程度为例,学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1)基础薄弱,缺乏自信心。(2)英语无用论拥护者。(3)学习方法错误,效率低下。对于英语是否有用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深究。但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中国与世界对话的工具,是了解国际社会的媒体,而技工教育注重培养的就是与世界接轨的技能型人才,如果学校要高端发展,要长远发展,毫无疑问,我们必须掌握英语这门“武器”。英语教育,我们到底忽视了什么?

2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0世纪九十年代,在受“应试教育”浸染的土地上,素质教育犹如清新的春风唤醒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层面上,更加侧重学生精神、心理以及能力层面的发展。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是全面素质发展的心理内在机制和动力。技工院校目前招收的学生,主要为高中生。这类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强烈发展,又处于学习文化专业技术,增长知识才干的教育阶段,抓住他们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状态,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加有效、自觉地建立知识架构。在教学中贯穿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对推动英语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传统的中国式英语教学,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到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灌输”中,背单词、讲语法、做练习、去考试是英语教育的常态。学生面对枯燥的课堂,被动接受知识,加之本身兴趣欠缺,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从本质来说,语言教学往往需要学生出于自身极强的求知和探索欲,需要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以积极向上的心境积极主动学习语言,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3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3.1培养学生英语注意能力

注意,是学生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大脑对心理过程进行引导的指挥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离开了注意,就不能进行系统有效的活动。注意能保证学生能及时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更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培养注意力,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授课过程中不可忽视重要环节。培养学生注意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3.1.1运用直观实物,培养注意力

单词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不会背,怎么背,背过就忘”,是技校学生单词学习的写照。只凭教师机械式重复式拼读复述单词,会让学生加速听觉疲劳,让英语课堂变得昏昏欲睡。因此,教师可以恰当使用直观教具,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和保持学习兴趣。例如:在传授《茶艺英语》辅助器皿时,学生会接触到过滤网(filter)、茶漏斗(tea strainer)、茶匙(tea spoon)、茶滤托(filter tray)等单词。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教学法,让学生暂时“抛开”课本,让学生“读单词”和“看实物”相结合,减少了母语翻译这一中间环节,图像记忆和声音记忆有机结合,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此类单词注意力。当无法实现“实物教学”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电脑动画、录音录像、电影片段等手段,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

3.1.2创造情境,诱发无意注意

注意的种类可以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自觉、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但是,作为技校教师,我们发现,许多技校生往往面临注意力不集中,其实质为欠缺对任务完成的愿望。在教学中诱发学生无意注意,即让学生无意中学到知识,不失为事半功倍的方法。例如:教师上课第一次在黑板上板书“wifi”,全班同学马上说出答案。究其原因,实为语言运用环境,强化了学生对单词的认识。

根据此道理,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融入“每天一句”。具体操作方式为:让班干部在黑板上方一小角,每天写上一个常用单词、短语或者句式。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无意中的抬头、玩耍或者听课中,无形加深了单词印象。久而久之,学生对某些英语词汇敏感度增强,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3.1.3有的放矢,科学分配注意

教学中我们会碰到这种现象:学习单词“蔬菜”时,我们反复强调“蔬菜“的英文是“vegetable”,“v-e-g-e-t-a-b-l-e”。在以此类推按照中文-英文的顺序重复练习这个单词后,当教师以英文-中文角度再次反问“vegetable”的中文意思是什么时,班上同学会有片刻鸦雀无声。这反映了一个事实:同样一个单词在我们和学生互动过程中,单一的教学角度会造就学生对单词片面的注意,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多个角度、多种层面进行强调,让学生把注意力以不同方向投注到一个知识点,这可以有效制止学生注意力分散。

3.2培养学生英语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科学的重要途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实验室上就刻有“观察,观察,再观察”。学生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寻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更深层的吃透教材。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英语观察能力呢?

3.2.1比较异同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会经常因为不同文化价值观或者用语习惯造成误会。例如,出国旅游时我们会听到“Well give you a 10%discount.”按照惯性思维,我们会把这个句子理解为”我们给你打一折“。因为在中国,打一折,就是原价乘以10%,但这只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这个句子的正确翻译,应该是“我们给您九折优惠”。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注意中英文表达方式差异,才能真正领会到英语学习的真谛。

3.2.2全面了解,观察入微

在酒店服务英语教学中,会看到这样的句式“Im afraid we cant do that恐怕我们不能这样做”。“Im afraid its against the hotels regulations.恐怕这是违反饭店规章制度”。“Im afraid youll have to pay the damage我想您必须赔偿损失。这三个句式,都用于表示安慰道歉或者拒绝别人要求的句式。有学生为了记忆简便,避开了单词“afraid”的使用。原句就变成了:(1)We can t do that.(2)Its against the hotels regulations. (3)You have to pay the damage.殊不知,学生以为的“简便”却造成了说话的“不礼貌”。外国人在拒绝别人或者道歉时运用句式”Im afraid…”引导,更能体现一种礼貌、委婉以及谦卑。因此教学中,要时刻提醒学生在全面了解语言环境下进行有效学习,才能避免失误。

3.2.3学习经验,整理和总结观察的结果

学习英语要善于归纳总结。所谓归纳总结,就是按照内容类别,将所学知识分门别类列出来,方便理解、记忆。归纳总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串成知识链,能使学生变得更积极、充实。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呢?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单词、短语和句式。例如:在《酒店服务英语》会接触一个句式“May I have your name?”。这个句式用来询问顾客名字,相对于“Whats your name?”用“May I have…”引导,这种表达方式更加委婉。因此,我们可以做以下总结:

在服务行业中,当需要了解对方信息时,可以用May I have…引导,例如:May I have your check-out time? May I have your nationality?

May I have your phone number? May I have your flight number?通过如此归纳,学生在工作中如碰到相关场景时,可以自由灵活运用句型。

3.3培养学生英语记忆能力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春秋战国时的古籍《列子》中,描述当时著名歌女韩娥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就是指人们听过韩娥的演唱后,歌声仍保留在大脑中。但记忆不是直接以客观事物为对象,而是以保留在大脑中的事物映像为对象,对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培养学生英语记忆能力,说的直白,就是培养学生“记单词”和“背句子”。但是,面对一群不会背诵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3.3.1掌握正确识记方法

我们在电脑储存资料,会将信息分门别类整理储存,这样提取比较方便。如果我们随意存放,资料容易丢失,找起来比较困难。同理,如果让学生每节课只是盲目死记硬背,效果不会很好。记忆时,如果只依靠一种感官,学生会感到疲劳;而利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或者结合实际操作,就会提高记忆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引入“情境教学法”。例如:学生在学习前厅入住(Check-in)时,如果只是文绉绉让他们朗读背诵,学生只会感觉无趣和压抑。相反,给学生一个情境和关键句式,让学生自编对话,并把相关句型串联起来,最后演示出来,学生反而能以最快速度记忆这些句式。

再比如,英语测试题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题目:把ABCD四个选项按照正确顺序排列。

This is a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box.

A. small B. yellow C. old D. beautiful

看到这样的题目,同学们只会感到晕乎乎,每个单词都可以用,到底如何排列呢?其实,只要我们记住一个顺口溜,这道题就迎刃而解“美小圆旧黄,法国木书房“,每个中文代表相对应属性。因此正确答案是This is a beautiful small old yellow box.而这种记忆方式,我们可以称为”自编顺口溜记忆法“。

3.3.2合理进行复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第一个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根据研究结果,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没有适当的复习,单词容易忘记,而复习安排不合理,也不能有效记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进行及时复习,并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采取先紧后松。刚学过的知识不但要及时复习,还要适当增加复习时间。随着记忆巩固,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并新旧知识结合复习更牢固。

3.3.3利用联想

培养良好的记忆力要善于利用各种记忆之间的联系,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另一些事物,或者由当前回忆的事物又联想其他的事物。通过一条线索,把保持在大脑众多信息的有关材料提取出来。开拓学生的联想能力,我们可以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例如:最近的Iphone6plus上市,引起了许多“果粉“注意。有部分学生纷纷询问plus的正确用法。老师可以借此契机普及plus的发音、运用,以及在专业英语上的运用。此外,联想也可以理解为营造“真实的”言语环境。我们无法把外部环境按部就班搬到课堂,但可以把外部一些社会要素“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每次口语练习对话中都自我想象为实际场景,想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把可能遇到的麻烦,把问题代入口语练习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培养感觉和锻炼胆量,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3.4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反映。语言离不开思维,没有思维,语言就失去了表述的内容。思维也离不开语言,特别是抽象思维,只有在语言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中国学生经常会说出“中国式英语”,究其根本,是学生的中国式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非高不可攀,转变观念,可以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精心设计授课思路和方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

授课中,教师可以提出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内在联系。例如,在学习为客人点菜时(Taking Orders)篇章时,学生会接触到美式早餐(American Breakfast)和欧陆式早餐(Continental Breakfast)对话。如果照本宣科,学生找不到两种对话内容的区别,就更谈不上知识点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欧陆式早餐和美式早餐区别。学生结合影视作品经验,经过思考,发现欧陆式早餐比较清淡,没有鸡蛋和肉类;而英美人士的早餐相对复杂,包括果汁、鸡蛋、面包、热饮和谷类。在找出区别后,让学生之间合作探讨,共同讨论,编写西式早餐的点菜对话。在这个教学中,学生动手、动脑、合作讨论、合作表演,并相互弥补、借鉴、启发,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有利于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培养。

4结语

英语教学在于形神结合,形神合一。教师传授的是具体的“知识”,但教师必须打通学生吸收知识的“任督二脉”。英语教学,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过去被动地“教”,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培养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素质能力,能使“学习”更加卓有成效。教师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从根本上是为了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习动机;是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感情;是为了培养学习情绪,坚定学习意志。综上所述,英语的学习不仅是单词、短语和语法结构,最重要是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串联和驾驭。加强技校生英语学习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技工院校英语教育必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李灿佳.旅游心理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 张明时.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4).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能力培养英语教学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